一种预制柱和钢梁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332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4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柱和钢梁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和钢梁,所述钢梁为工字钢结构,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通过所述腹板进行连接,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均关于所述腹板所在平面对称设置;所述下翼板的端部搁置于所述预制柱的顶面;所述预制柱上方具有现浇部;所述上翼板和/或所述下翼板延伸方向上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锚固杆件,所述锚固杆件凸出到所述现浇部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配式连接结构,主要应用于混凝土类高层、多层全装配式框架结构,此连接结构可满足全装配建筑简便施工,质量好控制,可以快速装配,缩短施工周期。周期。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柱和钢梁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柱和钢梁连接结构,属于装配式


技术介绍

[0002]框架结构的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柱和预制梁的连接结构复杂,施工效率较低。比如公开号为CN10181852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钢节点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预制柱和预制梁的连接采用了结构复杂的钢节点,使得节点处的连接十分复杂,效率低下。
[0003]另外,框架结构建筑通常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是:梁侵入到室内使用空间,尤其是当楼板完全搁置于梁上方时,整个梁都位于室内使用空间内,在楼板厚度较大的情况下,使用空间进一步压缩,因此对于框架结构建筑,如何提高空间使用率也是行业内一直寻求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柱和钢梁连接结构,有利于简化预制柱和梁的连接节点,提高施工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预制柱和钢梁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和钢梁,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钢梁为工字钢结构,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通过所述腹板进行连接,所述上翼板和所述下翼板均关于所述腹板所在平面对称设置;
[0007]所述下翼板的端部搁置于所述预制柱的顶面;所述预制柱上方具有现浇部;所述上翼板和/或所述下翼板延伸方向上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锚固杆件,所述锚固杆件凸出到所述现浇部内。
[0008]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预制柱固定好之后,钢梁吊装搁置于预制柱上方,对预制柱上方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现浇部,现浇部将锚固杆件固定即可实现钢梁和预制柱的湿接连接,施工方法非常简单高效,避免连接节点处的复杂构造,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0009]进一步地,所述腹板延伸方向上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连接限位钢板,所述连接限位钢板凸出到所述现浇部内。突出设置的连接限位钢板有利于将工字型钢梁与现浇部进行连接,提高工字型钢梁与现浇部的锚固强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翼板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腹板的两侧,所述上翼板具有缺口的部位的宽度小于所述缺口下方所对应的下翼板的宽度;
[0011]所述预制柱和钢梁连接结构还包括有预制楼板,预制楼板包括上翼楼板和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位于所述上翼楼板的下表面,所述上翼楼板的端部支撑于所述钢梁的上翼板,所述加强肋的端部支撑于所述钢梁的下翼板,所述加强肋穿过所述缺口以避让所述钢梁的上翼板。
[0012]加强肋的设置有利于在降低上翼楼板厚度的基础上,保持或者增强整个预制楼板的强度,有利于充分室内使用空间。同时,利用钢梁的缺口就能对预制楼板进行定位,极大地简化了预制楼板的安装定位,进一步地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0013]进一步地,所述钢梁还包括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同时与所述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焊接固定连接。加强板有利于增强钢梁的整体强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肋内设置有钢筋。钢筋有利于增强加强肋的承载力。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翼楼板和加强肋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上翼楼板和加强肋均采用混凝土或者超高性能混凝土制成。
[0016]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肋的横截面均呈倒梯形。呈倒梯形的加强肋更加有利于减轻重量,同时便于加强肋卡入到钢梁的缺口中。
[0017]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柱还包括有竖向钢筋,所述竖向钢筋的顶端凸出于所述预制柱的上表面,所述竖向钢筋的底端与灌浆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灌浆套筒位于所述预制柱的底部;上方的所述预制柱和下方的预制柱连接时,下方的所述预制柱的竖向钢筋的顶端伸入到上方的所述预制柱底部的灌浆套筒内。上方预制柱和下方预制柱通过灌浆套筒连接,结构简单可靠。
[0018]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连接结构,主要应用于混凝土类高层、多层全装配式框架结构,此连接结构可满足全装配建筑简便施工,质量好控制,可以快速装配,缩短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柱和钢梁连接结构的示意图(竖直截面);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柱和钢梁连接结构的示意图(未示意上方预制柱和现浇部,竖直截面);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柱和钢梁连接结构的示意图(水平截面);
[0022]图4是钢梁的示意图;
[0023]图5是预制楼板的示意图;
[0024]图6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柱和钢梁连接结构的多层装配式建筑。
[0025]图中:预制柱1、钢梁2、上翼板2.1、下翼板2.2、腹板2.3、缺口2.4、加强板2.5、预制楼板3、上翼楼板3.1、加强肋3.2、钢筋3.3、竖向钢筋4、灌浆套筒5、现浇部6、锚固杆件7、连接限位钢板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7]参见附图图1

图6,一种预制柱和钢梁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1、钢梁2和预制楼板 3:
[0028]其中,预制柱1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柱,预制柱1包括有竖向钢筋4,竖向钢筋4的顶端凸出于预制柱1的顶面,竖向钢筋4的底端与灌浆套筒5固定连接,灌浆套筒5位于预制柱 1的底部;上方的预制柱1和下方的预制柱1连接时,下方的预制柱1的竖向钢筋4的顶端伸入到上方的预制柱1底部的灌浆套筒5内。
[0029]如图4所示,钢梁2为工字钢结构,包括上翼板2.1、下翼板2.2和腹板2.3,上翼板 2.1和下翼板2.2通过腹板2.3进行连接,上翼板2.1和下翼板2.2均关于腹板2.3所在平面对称设置;上翼板2.1设置有缺口2.4,缺口2.4位于腹板2.3的两侧,上翼板2.1具有缺口 2.4的部位的宽度小于缺口2.4下方所对应的下翼板2.2的宽度。钢梁2还包括有加强板 2.5,加
强板2.5同时与上翼板2.1、下翼板2.2和腹板2.3焊接固定连接。上翼板2.1和/或下翼板2.2延伸方向上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锚固杆件7,腹板2.3延伸方向上的端部固定设置有连接限位钢板8。
[0030]如图5所示,预制楼板3包括上翼楼板3.1和加强肋3.2,加强肋3.2位于上翼楼板 3.1的下表面,加强肋3.2内设置有钢筋3.3。钢筋3.3有利于增强加强肋3.2的承载力;优选地上翼楼板3.1和加强肋3.2一体成型。优选地,上翼楼板3.1和加强肋3.2均采用混凝土或者超高性能混凝土制成。
[0031]施工时,将钢梁2吊装至预制柱1上方,下翼板2.2的端部搁置于预制柱1的顶面,锚固杆件7的一部分凸出到预制柱1上方,连接限位钢板8的一部分凸出到预制柱1上方,对预制柱1上方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现浇部6,现浇部6将锚固杆件7和连接限位钢板8固定即可实现钢梁2和预制柱1的湿接连接,施工方法非常简单高效,避免连接节点处的复杂构造,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0032]钢梁2和预制柱1连接后,吊装预制楼板3,使得装预制楼板3的上翼楼板3.1的端部支撑于钢梁2的上翼板2.1,加强肋3.2的端部支撑于钢梁2的下翼板2.2,加强肋3.2穿过缺口2.4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柱和钢梁连接结构,包括预制柱(1)和钢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2)为工字钢结构,包括上翼板(2.1)、下翼板(2.2)和腹板(2.3),所述上翼板(2.1)和所述下翼板(2.2)通过所述腹板(2.3)进行连接,所述上翼板(2.1)和所述下翼板(2.2)均关于所述腹板(2.3)所在平面对称设置;所述下翼板(2.2)的端部搁置于所述预制柱(1)的顶面;所述预制柱(1)上方具有现浇部(6);所述上翼板(2.1)和/或所述下翼板(2.2)延伸方向上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锚固杆件(7),所述锚固杆件(7)凸出到所述现浇部(6)内。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预制柱(1)和钢梁(2)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2.1)设置有缺口(2.4),所述缺口(2.4)位于所述腹板(2.3)的两侧,所述上翼板(2.1)具有缺口(2.4)的部位的宽度小于所述缺口(2.4)下方所对应的下翼板(2.2)的宽度;所述预制柱(1)和钢梁(2)连接结构还包括有预制楼板(3),预制楼板(3)包括上翼楼板(3.1)和加强肋(3.2),所述加强肋(3.2)位于所述上翼楼板(3.1)的下表面,所述上翼楼板(3.1)的端部支撑于所述钢梁(2)的上翼板(2.1),所述加强肋(3.2)的端部支撑于所述钢梁(2)的下翼板(2.2),所述加强肋(3.2)穿过所述缺口(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实
申请(专利权)人:远大住宅工业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