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数字解调方式的混频生物阻抗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313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混频激励模式下采用数字解调方式测量生物电阻抗的方法。采用高低两种频率的混频电流进行激励,针对不同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相移不同的问题,从矢量空间角度,提出了基于虚参考矢量的测量方法,并将该方法与数字解调方式相结合用于生物电阻抗测量。即对高、低两个频率的阻抗信息测量采用虚参考矢量测量结构,通过数字方式构造的两个同相和正交参考信号作为所有测量的虚参考矢量,同时获取两种频率下的电阻抗信息的实部和虚部,且消除了电流转换和传输过程中相移造成的误差,同时采用数字解调有效的消除了大量模拟器件不匹配以及噪声所引入的干扰,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加完备准确的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信息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在混频激励模式下,采用数字解调方式测量生物电阻抗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是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阻抗、导纳、介电常数等)及其变化,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相关的生物医学信息的一种无损伤检测技术。早期,主要采用单频率激励模式,根据生物组织频率阻抗特性,在β频散段内,细胞膜电容基本稳定,随着频率的增加,膜电容的容抗减小,外加电流由低频时绕过细胞膜流经细胞外液到高频时穿过细胞膜流经细胞内外液,为了获取细胞内信息,必须利用高频电流流经细胞内外液的特性,因此单一激励频率下测得的生物组织电阻抗信息不能全面反映生物体状况,目前多采用多频率的激励模式,即分别采用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激励,并测量该频率的生物阻抗,但是人体是动态的,该方法不能分析同一生命活动在不同激励频率下的信息,且不同测量频点切换时,新频率下生物电阻抗信息测量的建立时间较长,所以这种分时测量的方法所提供的数据不能准确反映某时刻生物体的电阻抗信息。由于通过人体的激励电流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往往采用小于1mA的交流电流,因此测量的信号非常微弱,主要通过相敏解调的方法进行信号的测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数字解调方式的混频生物阻抗测量方法,其特征是:采用高、低两种混频数字解调方式,同时获取不同频率下电阻抗信息的实部和虚部,高、低两个频率成分对应的测量信号的幅值分别为A↓[1]和A↓[2],频率分别为f↓[1]=n↓[1]×f、f↓[2]=n↓[2]×f(n↓[1]≠n↓[2]),采样频率为f↓[s]=N×f(N>2max(n↓[1],n↓[2])),采样周期为q,总采样点数为M=N×q,输入信号Vs(k)为:Vs(k)=A↓[1]sin(2n↓[1]π/Nk+ φ↓[1])+A↓[2]sin(2n↓[2]π/Nk+φ↓[2])k=0,1,M-1针对f↓[1]、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孙宏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