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物阻抗测量的探测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129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阻抗测量的探测笔。该探测笔包括探测头和与所述探测头可拆卸连接的探测手柄,所述探测头用于与待测组织表面接触获取生物阻抗信息,其中所述探测头包括第一绝缘壳体,且在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前端设有规则几何排布的多个测量电极的第一基板以及其后端设有导电单元;所述探测手柄包括第二绝缘壳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前端设有能与导电单元电性连接的电极连接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使实现彼此连接可靠,而且易于拆卸更换,从而有效地测量生物组织样本;而将探测头与探测手柄进行分离设计,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避免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物阻抗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物阻抗测量的探测笔
技术介绍
人体的基本构造单位是细胞。人体内所有的生理功能和生化反应,都是在细胞及其产物(如细胞间隙中的胶原和蛋白聚糖)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细胞被一层薄膜所包被,这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性膜,称作细胞膜或质膜。它允许某些物质有选择地通过,但又能严格地保持细胞内物质成分的稳定。它把细胞内容物和细胞的周围环境分隔开来,又使细胞通过细胞膜与周围环境进行有选择的物质交换而维持生命活动。细胞膜不但是细胞和环境之间的屏障,也是细胞接受外界或其它细胞影响的门户。细胞环境中的各种物理性刺激,体内产生的激素和递质等化学性刺激物,以及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等,很多都是首先作用于细胞膜,然后再影响细胞内的各种生理过程。细胞膜还和机体的兔疫功能和细胞的分裂、分化以及病变变等生理和病理过程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所有活细胞的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着内负外正电位差,而当细胞在没有受到刺激的时候,膜电位保持在一个恒定值。当我们给细胞一个适量电流激励时,细胞膜就会有正电荷被放出而形成电容电流。在恒定激励电流的情况下,细胞膜受刺激所形成的电容电流根据激励电流的频率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我们称作频响特性。而不同组织的频响特性可以准确测量并且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由于细胞内外间质和细胞膜的存在,人体组织阻抗Z可表示为Z=R0//(ZC+R1),其中的R0,R1和C分别为细胞外液电阻,细胞内液电阻和细胞膜电容。总的来说,采用生物电阻抗技术可以从细胞层次上提取与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变化相联系的电特性信息,从而检测到组织与器官在尚未出现结构性改变之前,在细胞水平开始发生的生理与病理事件,给出疾病的早期预报或前瞻性信息。通常,在生物阻抗测量中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双电极法、四电极法等。由于生物组织的特殊性,离体组织的复阻抗随着离体时间延长而发生一定变化,对离体组织的一次扫频(驱动频率由低频到高频或由高频到低频依次加载到被测目标)必须在足够短的时间内完成。而对被测生物组织进行阻抗频谱测量,要保持被测组织的生理指标处于平稳状态不能使分泌物和血液等玷污被测组织,而且不能用水冲洗,以免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现有技术中有用于测量人或动物体组织阻抗的探头,但不易拆卸替换且操作不便,尤其对于固定安装于测量设备的探头存在因清洗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导致交叉感染;并且当该探头使用寿命完结时,更换所需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拆卸以及可一次性使用的用于生物阻抗测量的探测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生物阻抗测量的探测笔,该探测笔包括:探测头,用于与待测组织表面接触获取生物阻抗信息,其中所述探测头包括第一绝缘壳体,且在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前端设有规则几何排布的多个测量电极的第一基板以及其后端设有导电单元;与所述探测头可拆卸连接的探测手柄,其包括第二绝缘壳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前端设有能与导电单元电性连接的电极连接单元。优选的,所述导电单元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后端的第二基板和内嵌于所述第二基板表面呈规则几何排布的多个电性接触部,所述电性接触部与所述测量电极——对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性接触部设为四个,且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四个角落处且呈方形分布ο优选的,所述电路板分为三段,其包括第一段电路板、第二段电路板和第三段电路板,其中所述电极板前端为所述第一段电路板,且在所述第一段电路板上设置定位孔以及位于所述定位孔之间的第一段电路板表面内嵌第二焊接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段电路板的宽度为dl、所述第二段电路板的宽度为d2以及所述第三段电路板的宽度为d3,且dl ^ d2 ^ d3。优选的,所述电极连接单元包括绝缘体、弹簧电极、定位柱和与所述第二焊接片固定连接的第一焊接片;所述弹簧电极安装于所述绝缘体的一表面;所述定位柱分别设置于与安装所述弹簧电极的绝缘体一表面垂直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两侧端,且通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绝缘体连接片;所述第一焊接片与所述弹簧电极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焊接片形状呈“ L”型,且内嵌于所述绝缘体一表面设有弹簧电极的相对面以及所述绝缘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壳体的后端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卡,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前端设有与所述固定卡相对应的卡扣部,其中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前端的两侧设有退位按钮。优选的,当所述探测头安装于所述探测手柄时,所述弹簧电极与所述电性接触部垂直挤压电性接触。进一步的,所规则几何排布包括长方形、正方形、棱形或圆形排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采用一次性使用可拆卸结构(比如:卡扣连接结构),通过四个电性接触部的接触面与相对应的弹簧电极接触连接,不仅能使实现彼此连接可靠,而且易于拆卸更换,从而有效地测量生物组织样本;将探测头与探测手柄进行分离设计,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避免交叉感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探测笔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探测头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B-B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探测头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探测头的右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安装有电极连接单元的电路板的俯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安装有电极连接单元的电路板的主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安装有电极连接单元的电路板的右视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极连接单元的主视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极连接单元的俯视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极连接单元的仰视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极连接单元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0-探测头,11-第一绝缘壳体,12-第一基板,13-导电单元,131-第二基板,132-电性接触部,14-固定卡,15-导线,16-测量电极,20-探测手柄,21-第二绝缘壳体,211-卡扣部,212-退位按钮,22-电路板,221-第一段电路板,2211-通孔,2212-第二焊接片,222-第二段电路板,223-第三段电路板,23-电极连接单元,231-绝缘体,232-弹簧电极,233-定位柱,234-第一焊接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下面的描述中,为描述的清楚和简明,并没有对图中所示的所有多个部件进行描述。附图中示出了多个部件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提供本技术的完全能够实现的公开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许多部件的操作都是熟悉而且明显的。在本文中,使用方向性术语(例如“上表面”、“下表面”、“后端”和“前端”等)以及类似术语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的部件表示附图中示出的方向或者能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方向。这些方向性术语用于相对的描述和澄清,而不是要将任何实施例的定向限定到具体的方向或定向。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规则几何图形排布包括长方形、正方形、棱形或圆形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物阻抗测量的探测笔,其特征在于,该探测笔包括:探测头(10),用于与待测组织表面接触获取生物阻抗信息,其中所述探测头(10)包括第一绝缘壳体(11),且在所述第一绝缘壳体(11)前端设有规则几何图形排布的多个测量电极(16)的第一基板(12)以及其后端设有导电单元(13);与所述探测头(10)可拆卸连接的探测手柄(20),其包括第二绝缘壳体(21)和安装于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内的电路板(22),所述电路板(22)前端设有能与导电单元(13)电性连接的电极连接单元(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奕刚戴涛向飞徐现红高松
申请(专利权)人:思澜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