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MSP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8984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3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人体内阻抗的装置,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包括:基底板,形成为螺旋形;多个电极,沿着所述螺旋形的基底板而排列;以及多个第一电源线以及第二电源线,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电极。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螺旋形基底板,具有能够容易地随着人体的曲线而应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人体内阻抗的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更为容易地应用到人体而测量人体内阻抗数据的装置以及利用该数据而进行三维图像化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期,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ImpedanceTomography,以下称之为EIT)得到了关注,EIT在实现系统时,其硬件成本较低,而且具有对于测量对象物体的非破坏(nondestructive)特性。相比于X-ray以及MRI断层拍摄法,EIT的恢复图像的空间分辨率(spatialresolution)较低,但是其瞬间分辨率(temporalresolution)高,并且能够保证对人体的安全性,因此用于医疗工程领域中的辅助设备。EIT是使10至100KHz的数毫伏(millivolt)安培的电流流向人体之后测量人体组织的电阻的方法,其为了判断人体剖面的电特性,使多个电极接触到人体部位之后依次通电并测量电阻,之后将对应的电阻图像化。然而,EIT为了使电流流向人体,需要直接地将电极接触到人体,因此存在着需要考虑到应用EIT的人体的部分的形状而制造基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容易地应用到人体的曲线部分的用于测量人体内阻抗的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以正交的方式容易地排列电极的结构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下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通过少量的传感器而有效地感测根据人体的曲线的应力,从而能够获取与人体的立体形状相关的数据。技术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包括:基底板,形成为螺旋形;多个电极,沿着所述螺旋形的基底板而排列;以及多个第一电源线以及第二电源线,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电极。此外,在沿着所述螺旋形基底板而排列的电极之间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配备有用于感测所述螺旋形基底板的弯曲程度的应力传感器。此外,还可以包括:形状计算部,根据从所述应力传感器传递的针对按基底板的各个部位的弯曲程度的数据,计算出应用所述基底板的人体的三维形状。此外,所述多个电极可以从所述基底板的中心沿着径向排列。此外,所述基底板可以包括:多个环形带基底,以具有逐渐增大的半径的方式形成而彼此相隔预定间距,并且形成有局部沿着径向被切开的形状的间隙部;并可以包括:基桥,用于将所述多个环形带基底中的某一个的端部和与此相邻的外廓的环形带基底的端部连接。此外,所述间隙部的平均间距可以为5mm至20mm。此外,所述间隙部的间距可以形成为对应于所述电极之间的距离。此外,在所述基桥上可以配备有用于感测所述基桥的弯曲程度的应力传感器。此外,所述电极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mm至20mm。此外,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分别可以是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另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包括:柔性基底板;多个电极,在所述柔性基底板上沿着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排列;多个应力传感器,排列在所述柔性基底板上,以感测所述柔性基底板的弯曲程度;以及多个第一电源线及第二电源线,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电极。此外,在所述柔性基底板可以形成有分别从中心部沿着径向延伸的枝叶部,而且所述电极及应力传感器被排列在所述枝叶部上。此外,所述柔性基底板可以形成为螺旋形,而且所述电极以及所述应力传感器沿着所述螺旋形的柔性基底板而排列。此外,所述基底板可以包括:多个环形带基底,以具有逐渐增大的半径的方式形成而彼此相隔预定间距,并且形成有局部沿着径向而被切开的形状的间隙部;并可以包括:基桥,用于将所述多个环形带基底中的某一个的端部和与此相邻的外廓的环形带基底的端部连接。此外,所述应力传感器可以配备于所述基桥上,以感测所述基桥的弯曲程度。此外,还可以包括:形状计算部,根据从所述应力传感器传递的针对按基底板的各个部位的弯曲程度的数据,计算出应用所述基底板的人体的三维形状。此外,所述多个电极可以从所述基底板的中心沿着径向排列。此外,所述电极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mm至20mm。此外,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第二电源线分别可以是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螺旋形基底板,具有能够容易地根据人体的曲线而被采用的效果。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导入基底形成为多个环形带的形状、且这些环形带基底借助基桥而连接的结构,能够容易地以电极的布线正交的方式进行排列。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感测根据人体的曲线而施加到基底板的应力,从而能够识别作为测量对象的人体的立体形状。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应力集中的基桥集中布置应力传感器,既能够使用较少的传感器,也能够有效地感测根据人体的曲线的应力,从而可以获取与人体的立体形状相关的数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配备应力传感器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的形状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配备于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的电极形状的剖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配备于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的电极的操作形态的剖面图。图4至图7是示出利用通过电阻抗断层拍摄法而测量的阻抗值来使人体内部的阻抗图像化的过程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螺旋形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螺旋形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的底面立体图。图10以及图11是示出将根据一实施例的螺旋形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应用到人体的形态的示意图。图12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螺旋形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的平面图。优选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包含:基底板,形成为螺旋形;多个电极,沿着所述螺旋形基底板而排列;以及多个第一电源线以及第二电源线,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没有特别的定义或提及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表示方向的术语将图示于附图中的状态作为基准。此外,每个实施例中的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另外,附图中表示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厚度或尺寸可能为了方便描述而被夸大,其并非意味着需要实际上配置为相应的尺寸或者构成之间的比率。参照图1至图4对添加应力传感器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配备应力传感器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的形状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配备于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的电极形状的剖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配备于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的电极的操作形态的剖面图。根据本实施例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10a是在现有的基板上添加应力传感器的情形。具体而言,基底板130a配备从中心部c沿着径向延伸而形成的枝叶部B1。本实施例中的枝叶部B1一共配备有12个。在各个枝叶部B1的底面分别排列有电极120,在上表面排列有应力传感器110。基底板130a由柔性基板等可容易弯曲的材质形成。应力传感器110沿着枝叶部B1而排列,在枝叶部B1被弯曲的情况下,各个枝叶部B1将会与所接触的人体部位的曲线形状对应地被弯曲。此时,应力传感器110可以感测根据弯曲的应力的强度以及方向。因此,若综合沿着各个枝叶部B1而排列的应力传感器110的感测信号,则可以计算出应用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10a的人体的立体形状。各个电源分别与输入电极和输出电极连接。此外,各个电极120优选以分别沿着圆周方向以及径向正交的方式排列。此外,为了根据阻抗计算的最终计算结果物的分辨率,电极之间的距离优选在5mm至20mm的范围内确定。包含在人体内阻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包括:基底板,形成为螺旋形;多个电极,沿着所述螺旋形的基底板而排列;以及多个第一电源线及第二电源线,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2.28 KR 10-2014-0024371;2014.02.28 KR 10-2011.一种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包括:基底板,形成为螺旋形;多个电极,沿着所述螺旋形的基底板而排列;以及多个第一电源线及第二电源线,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电极。2.如发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其中,在沿着所述螺旋形基底板而排列的电极之间中的至少一部分配备有用于感测所述螺旋形基底板的弯曲程度的应力传感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还包括:形状计算部,根据从所述应力传感器传递的基底板的不同部位的弯曲程度数据,计算出应用所述基底板的人体的三维形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电极从所述基底板的中心沿着径向排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其中,所述基底板包括:多个环形带基底,以具有逐渐增大的半径的方式形成而彼此相隔预定间距,并且形成有具有局部被径向切开的形状的间隙部;并包括:基桥,用于将所述多个环形带基底中的某一个的端部和与此相邻的外廓的环形带基底的端部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其中,所述间隙部的平均间距为5mm至20mm。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其中,所述间隙部的间距形成为对应于所述电极之间的距离。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其中,在所述基桥上配备有用于感测所述基桥的弯曲程度的应力传感器。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内阻抗测量装置,其中,所述电极之间的距离为5mm至20mm。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内阻抗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文绪
申请(专利权)人:MSP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