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垂直交叉孔的硅砖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351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焦炉用硅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垂直交叉孔的硅砖模具,上边板固定设置在左堵板和右堵板的上部位置,下边板固定设置在上边板对应的下部位置,下边板与左堵板和右堵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左堵板固定设置在上边板和下边板的左侧位置,右堵板固定设置在上边板和下边板的右侧位置,活堵板竖直固定设置在右堵板的内侧位置;底板固定设置在下边板的上部位置;小芯子穿过活堵板的靠近下部位置;上边板、左堵板和右堵板的上部前后两侧设置有坡度。该实用新实有益效果:1、实现了硅砖模具垂直三通孔的结构设计,满足焦炉燃烧室特殊热工环境下的通风换热需要。2、提高了压力机压头与模具的堵板上下对准的准确度。压力机压头与模具的堵板上下对准的准确度。压力机压头与模具的堵板上下对准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垂直交叉孔的硅砖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焦炉用硅砖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垂直交叉孔的硅砖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硅砖是焦炉常用的耐火材料,硅砖属酸性耐火材料,具有良好的抗酸性渣侵蚀的能力,荷重软化温度高达1640~1670℃,在高温下长期使用体积比较稳定。因此根据硅砖的特性通常应用于焦炉的燃烧室中。为了满足焦炉燃烧室中热风交换的需要,根据工艺的要求需要在硅砖成型时预留用于热交换的孔。
[0003]在硅砖模具设计时,为了预留用于热交换的孔,通常需要芯子的配合才能在保证硅砖一次成型的预留孔。现有技术中硅砖通常情况下由多块硅砖竖直砌注而成,最上部的硅砖需要垂直交叉的两通孔,中间的硅砖需要中心通孔,而最下部的硅砖需要垂直交叉的三通孔。因此硅砖的热交换孔根据焦炉不同的热工环境,预留孔的位置和尺寸需要特别考虑;这样就为硅砖模具的设计增加了复杂性。目前硅砖模具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是:1、硅砖模具热交换孔通常为横向或竖直的通孔,不能满足焦炉燃烧室特殊热工环境下的通风换热需要;2、目前的硅砖模具利用压力机压实硅砖时,压力机压头与模具的堵板不容易上下对准。专利技术人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研发设计了一种具有垂直交叉孔的硅砖模具,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垂直交叉孔的硅砖模具,其设计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本技术能够解决硅砖模具单一的横向或竖直的通孔,不能满足焦炉燃烧室特殊热工环境下的通风换热需要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硅砖模具利用压力机压实硅砖时,压力机压头与模具的边板和堵板不容易上下对准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垂直交叉孔的硅砖模具,包括上边板、下边板、左堵板和右堵板;上边板固定设置在左堵板和右堵板的上部位置,下边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边板对应的下部位置,所述下边板与所述左堵板和右堵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左堵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边板和下边板的左侧位置,所述右堵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边板和下边板的右侧位置,活堵板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堵板的内侧位置;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下边板的上部位置;小芯子穿过所述活堵板的靠近下部位置,小芯子的右端与所述右堵板内侧贴合;大芯子穿过所述上边板的中心和所述底板的中心与下边板贴紧,小芯子的左端与所述大芯子的右侧贴合;所述上边板、左堵板和右堵板的上部前后两侧设置有坡度。
[0006]所述活堵板包括活堵板本体,活堵板本体的上部设置有螺孔,通孔设置在活堵板本体的中心靠近下部位置。
[0007]所述螺孔通过螺杆从螺孔的右侧拧紧,螺杆的左端延伸至螺孔左侧平齐位置。
[0008]所述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底板本体的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有锥形孔,直孔固定设置在底板本体的下部中心位置,锥形孔与直孔呈垂直上下连通。
[0009]所述小芯子为圆柱状,小芯子的直径小于活堵板本体的通孔直径,小芯子安装通孔中。
[0010]所述大芯子为圆柱状,大芯子穿过底板本体上的锥形孔和直孔并延伸至下边板的上部。
[0011]这种具有垂直交叉孔的硅砖模具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将底板放置在下边板上,然后将左堵板和右堵板竖直固定在下边板的左右两侧位置,并将左堵板和右堵板上部的坡度朝上,随后将小芯子安装在活堵板的通孔中,此时将活堵板连同小芯子放置在右堵板的内侧位置,使小芯子的右端与右堵板的内侧贴紧,同时利用螺杆拧紧在活堵板本体的螺孔中;然后将大芯子插入到底板的锥形孔和直孔中,并使大芯子与小芯子的左端贴紧;将配制好的硅砖形成原料倒入上边板、下边板、底板、左堵板、右堵板和活堵板所形成的空腔中,最后将上边板的没有坡度的一边先放入左堵板或右堵板的一侧,然后调整至水平,利用上边板有坡度的一边的倾斜度,将上边板顺利放入左堵板和右堵板之间;最后利用压力机的压头进行压实。
[0012]所述上边板固定设置在左堵板和右堵板的上部位置,下边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边板对应的下部位置,所述下边板与所述左堵板和右堵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左堵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边板和下边板的左侧位置,所述右堵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边板和下边板的右侧位置,活堵板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堵板的内侧位置;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下边板的上部位置;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形成了用于成型具有垂直交叉孔硅砖的空腔;另一方面,利用底板上的锥形孔和直孔起到了固定大芯子的作用,同时利用活堵板上的通孔起到了固定小芯子的作用。
[0013]所述小芯子穿过所述活堵板的靠近下部位置,小芯子的右端与所述右堵板内侧贴合;大芯子穿过所述上边板的中心和所述底板的中心与下边板贴紧,小芯子的左端与所述大芯子的右侧贴合;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小芯子和大芯子的设置,可以形成用于热交换的垂直交叉的三通孔,满足焦炉燃烧室特殊热工环境下的通风换热需要。
[0014]所述上边板、左堵板和右堵板的上部前后两侧设置有坡度。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利用左堵板和右堵板上部的倾斜坡度,提高了压力机压头与模具的堵板上下对准的准确度。另一方面,利用上边板一边的倾斜坡度,可以实现上边板顺利放入到左堵板和右堵板所形成空间中。
[0015]所述活堵板包括活堵板本体,活堵板本体的上部设置有螺孔,通孔设置在活堵板本体的中心靠近下部位置;螺孔通过螺杆从螺孔的右侧拧紧,螺杆的左端延伸至螺孔左侧平齐位置。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可将活度板限定在一个相对的位置,防止活堵板的松动。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实现了硅砖模具垂直三通孔的结构设计,满足焦炉燃烧室特殊热工环境下的通风换热需要。2、提高了压力机压头与模具的堵板上下对准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向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上边板的正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左堵板和右堵板的正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活堵板的正视图;
[0022]图中标记:1、上边板,2、下边板,3、左堵板,4、右堵板,5、活堵板,51、活堵板本体,52、通孔,53、螺孔,6、底板,61、底板本体,62、锥形孔,63、直孔,7、小芯子,8、大芯子,9、坡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垂直交叉孔的硅砖模具,包括上边板1、下边板2、左堵板3和右堵板4;上边板1固定设置在左堵板3和右堵板4的上部位置,下边板2固定设置在所述上边板1对应的下部位置,所述下边板2与所述左堵板3和右堵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左堵板3固定设置在所述上边板1和下边板2的左侧位置,所述右堵板4固定设置在所述上边板1和下边板2的右侧位置,活堵板5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堵板4的内侧位置;底板6固定设置在所述下边板2的上部位置;小芯子7穿过所述活堵板5的靠近下部位置,小芯子7的右端与所述右堵板4内侧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垂直交叉孔的硅砖模具,包括上边板、下边板、左堵板和右堵板;上边板固定设置在左堵板和右堵板的上部位置,下边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边板对应的下部位置,所述下边板与所述左堵板和右堵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左堵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边板和下边板的左侧位置,所述右堵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边板和下边板的右侧位置,其特征在于:活堵板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堵板的内侧位置;底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下边板的上部位置;小芯子穿过所述活堵板的靠近下部位置,小芯子的右端与所述右堵板内侧贴合;大芯子穿过所述上边板的中心和所述底板的中心与下边板贴紧,小芯子的左端与所述大芯子的右侧贴合;所述上边板、左堵板和右堵板的上部前后两侧设置有坡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垂直交叉孔的硅砖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堵板包括活堵板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纪华杨海军武占国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戴梦特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