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淤泥制备园林种植土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1984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3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淤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河湖淤泥制备园林种植土的装置,包括制备罐,制备罐的上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进料口,且两个进料口与制备罐相贯通,制备罐的下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料口,且排料口与制备罐相贯通,制备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制备罐的底壁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搅拌杆与制备罐之间设置有混料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加料组件通过混料组件向淤泥的内部渗透式加药,使调节试剂能够快速均匀的渗透至淤泥内部,通过混料组件和加料组件配合,加快淤泥与其他材料的混合,增加淤泥与其他材料的混合效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湖淤泥制备园林种植土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淤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河湖淤泥制备园林种植土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我国每年河、湖、水库清淤疏浚产生大量淤泥,这些淤泥具有含水量大、孔隙比高、可压缩性高、可承载受力低等物理力学特性,部分淤泥污染性高,随意堆放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目前我国清淤淤泥利用率较低且手段及方式较为单一,主要处置方式仍为填埋,存在运输难且占据填埋场大量空间的问题,十分浪费。
[0003]目前,淤泥作为种植土是一种常见的利用方式,部分淤泥被直接作为肥料施用于园林养护等,由于淤泥中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因此需要对淤泥进行制备改善,现有的制备装置在将淤泥制备成种植土时,需要向淤泥内添加调节试剂进行改良,但是大部分的制备装置是将试剂采用喷洒的方式向淤泥内添加,难以使调节试剂快速渗透,淤泥与调节试剂混合效果差,从而容易对淤泥的改善效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河湖淤泥制备园林种植土的装置。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河湖淤泥制备园林种植土的装置,包括制备罐,所述制备罐的上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进料口,且两个进料口与制备罐相贯通,所述制备罐的下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料口,且排料口与制备罐相贯通,所述制备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制备罐的底壁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与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与制备罐之间设置有混料组件,所述混料组件用于加快淤泥与其他材料的混合,所述制备罐上设置有加药组件,所述加药组件通过混料组件使其他材料向淤泥快速渗透;工作时,通过一个进料口将淤泥倒入制备罐中,然后通过另一个进料口向淤泥中加入改性材料,然后通过外部电源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使搅拌杆转动,搅拌杆使混料组件对淤泥和改性材料进行搅拌,然后加药组件向通过混料组件向淤泥内添加调节试剂,从而对制备罐内的淤泥进行改良,改良后的淤泥通过排料口进行排出。
[0006]优选的,所述混料组件包括多个搅拌架、多个搅拌管、多组渗液管、多个齿轮和内齿环,多个所述搅拌架均固定连接于搅拌杆的外表面,多个所述搅拌管分别转动连接于多个搅拌架上,多组所述渗液管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搅拌管的外表面,且多个渗液管分别与多个搅拌管相贯通,多个所述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搅拌管的外表面,所述内齿环固定连接于制备罐的圆周内壁,多个所述齿轮均啮合连接于内齿环的内侧;工作时,搅拌杆通过搅拌电机转动时会带动多个搅拌架转动,多个搅拌架分别带动多个搅拌管围绕搅拌杆转动,同时多个搅拌管带动多个齿轮转动在内齿环的内侧转动,多个齿轮通过内齿环带动多
个搅拌管自转,多个搅拌管带动多组渗液管围绕搅拌杆转动并自转,从而提高制备罐内淤泥与其他材料的混合效果。
[0007]优选的,所述加药组件包括进液泵、连接杆、固定盘、连接管、环形集液盘和多个插接管,所述进液泵固定连接于制备罐的顶端,所述进液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制备罐的顶壁,所述固定盘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底端,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于固定盘和进液泵的输出端之间,所述连接管贯通进液泵和固定盘,所述环形集液盘滑动连接于固定盘的底端,多个所述插接管固定连接于环形集液盘的底部并分别活动插接于多个搅拌管内,多个所述搅拌架贯通环形集液盘和多个搅拌管;工作时,多个搅拌管围绕搅拌杆转动并自转时,多个搅拌管会分别通过多个插接管带动环形集液盘在固定盘上转动,通过进液泵将调节试剂向连接管内投放,连接管通过固定盘使调节试剂进入环形集液盘内,环形集液盘通过多个插接管使调节试剂进入多个搅拌管内,多个搅拌管通过多组渗液管将调节试剂灌输至淤泥的内部,从而使调节试剂能够更好的进入淤泥内进行改良。
[0008]优选的,所述排料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料电机,所述排料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排料口内转动连接有输送辊,所述输送辊的一端与排料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工作时,当淤泥改良完成后会进入排料口内,通过外部电源启动排料电机,排料电机使输送辊转动,输送辊将进入排料口内的改良淤泥输送出。
[0009]优选的,多个所述搅拌架靠近制备罐内壁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清理条,多个所述清理条均与制备罐的圆周内壁相接触;工作时,多个搅拌架在转动时会使多个清理条转动,多个清理条对制备罐的内壁进行清理,防止淤泥粘在制备罐的内壁难以清理。
[0010]优选的,所述制备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脚;工作时,支撑架通过支撑脚对制备罐支撑,使制备罐内在制备淤泥时保持稳定。还可以根据使用现场或其他各种辅助设施配套的实际使用需要进行灵活安装,如本技术中支撑架的数量、样式(高度、宽度等)等均可以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或者进行匹配性的定制或设置。
[001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所述改性材料可以为砂土、复合肥、泥炭土、黑淤泥中的一种或几种或其他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进行投加改性材料,比如当淤泥土容重、相应肥力不达标时可根据需要投加能调节相应指标的改性材料。
[001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所述调节试剂可以为波尔多液、多菌灵硫酸亚铁中的一种或其他的试剂,可以对淤泥充分有效消毒,杀灭细菌病原体等改良了淤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一个进料口将淤泥倒入制备罐中,然后通过另一个进料口向淤泥中加入改性材料,然后通过外部电源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使搅拌杆转动,搅拌杆使混料组件对淤泥和改性材料进行搅拌,然后加药组件向通过混料组件向淤泥内添加调节试剂,从而对制备罐内的淤泥进行改良,改良后的淤泥通过排料口进行排出,本技术中,加料组件通过混料组件向淤泥的内部渗透式加药,使调节试剂能够快速均匀的渗透至淤泥内部,通过混料组件和加料组件配合,加快淤泥与其他材料的混合,增加淤泥与其他材料的混合效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8]图中:1、制备罐;2、进料口;3、排料口;4、搅拌电机;5、搅拌杆;6、搅拌架;7、搅拌管;8、渗液管;9、齿轮;10、内齿环;11、进液泵;12、连接杆;13、固定盘;14、连接管;15、环形集液盘;16、插接管;17、排料电机;18、输送辊;19、支撑架;20、支撑脚;21、清理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20]如图1

图4所示的一种河湖淤泥制备园林种植土的装置,包括制备罐1,制备罐1的上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进料口2,且两个进料口2与制备罐1相贯通,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湖淤泥制备园林种植土的装置,包括制备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罐(1)的上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进料口(2),且两个进料口(2)与制备罐(1)相贯通,所述制备罐(1)的下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料口(3),且排料口(3)与制备罐(1)相贯通,所述制备罐(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4),所述搅拌电机(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制备罐(1)的底壁转动连接有搅拌杆(5),所述搅拌杆(5)与搅拌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5)与制备罐(1)之间设置有混料组件,所述制备罐(1)上设置有加药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淤泥制备园林种植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组件包括多个搅拌架(6)、多个搅拌管(7)、多组渗液管(8)、多个齿轮(9)和内齿环(10),多个所述搅拌架(6)均固定连接于搅拌杆(5)的外表面,多个所述搅拌管(7)分别转动连接于多个搅拌架(6)上,多组所述渗液管(8)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搅拌管(7)的外表面,且多个渗液管(8)分别与多个搅拌管(7)相贯通,多个所述齿轮(9)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搅拌管(7)的外表面,所述内齿环(10)固定连接于制备罐(1)的圆周内壁,多个所述齿轮(9)均啮合连接于内齿环(10)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湖淤泥制备园林种植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组件包括进液泵(11)、连接杆(12)、固定盘(13)、连接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罗壮柳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