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淤泥快速环保无害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783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淤泥处理处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河湖淤泥快速环保无害化装置,包括仓体,仓体上设置有通风除臭系统、混拌破碎系统、投菌系统和温控系统,通风除臭系统用于对仓体内的淤泥净化排臭,混拌破碎系统用于对仓体内的淤泥和物料混合搅拌,投菌系统用于向仓体内投放除臭剂,温控系统用于监控仓体内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通风除臭系统、混拌破碎系统、投菌系统和温控系统配合对仓体内的黑臭淤泥进行处理,克服黑臭淤泥有机质低难以维持发酵温度的问题,通过投加秸秆粉末、自动调节温度的方式,实现好氧发酵过程,完成黑臭淤泥的无害化,提高了无害化效率。提高了无害化效率。提高了无害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湖淤泥快速环保无害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淤泥处理处置
,尤其涉及一种河湖淤泥快速环保无害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淤泥是河、湖、下水道等水体底部的沉积物。淤泥长期淤积,容易导致堵塞,进一步导致细菌滋生,发黑发臭,严重影响环境。黑臭水体中污染物富集于淤泥形成内源污染源,受到扰动时释放至水体中造成污染。黑臭淤泥中存在大量有害物质,如硫化氢、氨、有害微生物等,不能直接资源化。相比市政污泥,河湖黑臭淤泥有机质低,仅10%左右,因此处理处置方法受限。黑臭水体清淤淤泥的无害化处置是工程一项难点,常引发淤泥二次污染问题。
[0003]目前,好氧发酵是污泥无害化的常用方式,在长达14

28天的发酵周期内通过一次发酵、二次发酵腐熟后得到无害化污泥产物,河湖淤泥进行好氧发酵时,存在有机质低难以维持发酵温度的问题,而且发酵过程周期长,发酵过程中容易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河湖淤泥快速环保无害化装置。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河湖淤泥快速环保无害化装置,包括仓体,所述仓体上设置有通风除臭系统、混拌破碎系统、投菌系统和温控系统,所述通风除臭系统用于对仓体内的淤泥净化排臭,所述混拌破碎系统用于对仓体内的淤泥和物料混合搅拌,所述投菌系统用于向仓体内投放除臭剂,所述温控系统用于监控仓体内的温度;工作时,仓体为立式圆柱形,通过将淤泥投放至仓体内,仓体通过通风除臭系统将空气从底部吸入,空气通过除臭通风系统将仓体内淤泥的臭气从顶部净化排出,通风除臭系统在对淤泥除臭的过程中,通过向仓体内添加秸秆粉末等辅料,投菌系统向仓体内喷洒除臭剂和发酵菌种,温控系统对仓体内的温度监测控制,使温度控制在适宜一次发酵的范围,混拌破碎系统对秸秆粉末等辅料以及菌液快速混合翻拌,将物料、氧气、热量分散均匀,从而使通风除臭系统能够更加高效的将淤泥中的臭气排出。
[0006]优选的,所述仓体包括除臭仓和发酵仓,所述发酵仓固定连接于除臭仓的底端;工作时,除臭仓和发酵仓组合形成一个仓体,淤泥位于发酵仓内,发酵仓加快淤泥的发酵,除臭仓将淤泥中的臭气过滤排出。
[0007]优选的,所述通风除臭系统包括两个通风口、清渣口、两个布气板、风机、除臭滤池和排气口,两个所述通风口和清渣口均固定连接于发酵仓的底端,且两个通风口和清渣口均与发酵仓相贯通,两个所述布气板分别固定连接于除臭仓和发酵仓内,所述风机固定连接于除臭仓的底壁与发酵仓相贯通,所述除臭滤池固定连接于上侧布气板的上端,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除臭滤池相贯通,所述排气口固定连接于除臭仓的顶端,且排气口与除臭仓相贯通;工作时,在风机的带动下,空气由通风口和清渣口进入发酵仓内,其中通风口作用
是吸入空气供氧,清渣口主要用于检修清渣用,也可用于通风,空气经过下侧布气板均匀进入发酵仓内的淤泥孔隙,风机布置于除臭仓内,运行时发酵仓内为负压,有利于臭气的收集处理并且更加安全,臭气经风机输送至除臭仓内,经过上侧布气板进入除臭滤池中,臭气在除臭滤池内填料吸收及微生物降解作用下,致臭物质氧化,排除洁净空气。
[0008]优选的,所述混拌破碎系统包括电机和螺旋破碎叶片,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除臭仓的底壁,所述螺旋破碎叶片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并活动贯穿至发酵仓内;工作时,电机通过外部电源启动,在电机带动下,螺旋破碎叶片对淤泥与秸秆粉末等辅料以及菌液快速混合翻拌,将物料、氧气、热量分散均匀。
[0009]优选的,所述投菌系统包括菌液箱和多个喷头,所述菌液箱固定连接于除臭仓的底壁,多个所述喷头均固定连接于发酵仓的顶壁,所述菌液箱和多个喷头之间通过管道贯通连接;工作时,菌液箱内投配菌剂采用RGS除臭剂和底质改良菌剂,除臭剂和底质改良菌剂用量分别为2g/m3和5g/m3,菌液箱用于储存除臭剂和发酵菌种,将菌液箱内配制好的除臭剂和发酵菌种通过管道输送至发酵仓内,经多个喷头喷洒入淤泥中,一方面有效消除臭味,一方面将营养元素保留在淤泥中,经过喷洒除臭剂的淤泥,产生的臭气能够有效的得到降低,减轻除臭滤池的负荷和体积。
[0010]优选的,所述温控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电热棒,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连接于发酵仓的上部内壁,所述电热棒固定连接于发酵仓的下部内壁并位于下侧布气板的下侧,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热棒之间电性连接;工作时,淤泥在发酵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对发酵仓内的温度进行监测,当温度过低时,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电热棒加热进入的空气实现控制温度,发酵仓内的温度控制在50

60℃之间,能够对淤泥良好的进行一次发酵,使淤泥在发酵仓内的发酵停留时间缩短为3

5天。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方案中,通过通风除臭系统、混拌破碎系统、投菌系统和温控系统配合对仓体内的河湖黑臭淤泥进行处理,温控系统使发酵仓内的温度维持在50

60℃之间,克服河湖黑臭淤泥有机质低难以维持发酵温度的问题,能够对淤泥良好的进行一次发酵,通过投加秸秆粉末、自动调节温度的方式,实现好氧发酵过程,完成河湖淤泥的无害化,提高了无害化效率,结合河湖黑臭淤泥有机质低的特点,利用装置中一次发酵过程的温度杀灭有害微生物,分解有害物质,将好氧发酵时间缩短至3

5天,大大提高无害化效率,减小装置体积与材料消耗,降低成本,同时减少了发酵过程臭味扩散,保护环境,通过喷淋微生物菌剂将氨氧化后固定在淤泥内,减少臭味的同时,也减少了营养元素的流失,具有良好的环保作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15]图中:1、排气口;2、除臭滤池;3、布气板;4、电机;5、菌液箱;6、喷头;7、温度传感器;8、电热棒;9、通风口;10、清渣口;11、风机;12、仓体;121、除臭仓;122、发酵仓;13、螺旋破碎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0017]如图1

图2所示的一种河湖淤泥快速环保无害化装置,包括仓体12,仓体12上设置有通风除臭系统、混拌破碎系统、投菌系统和温控系统,通风除臭系统用于对仓体12内的淤泥净化排臭,混拌破碎系统用于对仓体12内的淤泥和物料混合搅拌,投菌系统用于向仓体12内投放除臭剂,温控系统用于监控仓体12内的温度;工作时,仓体12为立式圆柱形,通过将淤泥投放至仓体12内,仓体12通过通风除臭系统将空气从底部吸入,空气通过除臭通风系统将仓体12内淤泥的臭气从顶部净化排出,通风除臭系统在对淤泥除臭的过程中,通过向仓体12内添加秸秆粉末等辅料,投菌系统向仓体12内喷洒除臭剂和发酵菌种,温控系统对仓体12内的温度监测控制,使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湖淤泥快速环保无害化装置,包括仓体(12),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2)上设置有通风除臭系统、混拌破碎系统、投菌系统和温控系统,所述通风除臭系统用于对仓体(12)内的淤泥净化排臭,所述混拌破碎系统用于对仓体(12)内的淤泥和物料混合搅拌,所述投菌系统用于向仓体(12)内投放除臭剂,所述温控系统用于监控仓体(12)内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湖淤泥快速环保无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2)包括除臭仓(121)和发酵仓(122),所述发酵仓(122)固定连接于除臭仓(121)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湖淤泥快速环保无害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除臭系统包括两个通风口(9)、清渣口(10)、两个布气板(3)、风机(11)、除臭滤池(2)和排气口(1),两个所述通风口(9)和清渣口(10)均固定连接于发酵仓(122)的底端,且两个通风口(9)和清渣口(10)均与发酵仓(122)相贯通,两个所述布气板(3)分别固定连接于除臭仓(121)和发酵仓(122)内,所述风机(11)固定连接于除臭仓(121)的底壁与发酵仓(122)相贯通,所述除臭滤池(2)固定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罗壮柳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