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驳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831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生态驳岸,包括河道,河道的两侧填充有底处理层结构,底处理层结构用于稳定驳岸的布置,河道的两侧布置有多个竖向木桩、多个横向木桩和多个纵向木桩,多个竖向木桩竖向插入布设于底处理层结构内,多个横向木桩在多个竖向木桩的上部之间横向布置,多个纵向木桩在多个竖向木桩的上部之间纵向布置,多个竖向木桩、多个横向木桩和多个纵向木桩之间通过钢钉固定连接呈梅花状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三个方向竖向木桩、横向木桩和纵向木桩组成的稳定结果,大大提高木桩的整体稳定性,从而减少桩体的位移,保证生态驳岸的防护效果。保证生态驳岸的防护效果。保证生态驳岸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驳岸


[0001]本技术涉及护坡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驳岸。

技术介绍

[0002]水安全和水生态、水景观结合越来越紧密,在保证河岸耐冲刷的同时,要求具有生态景观效应,传统的水利驳岸,有浆砌石或混凝土灌注的驳岸,与大自然格格不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跟人们息息相关的河道驳岸,人民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现有的生态驳岸在兼顾耐冲刷的条件下,难以栽种植物,生态效果较差,为此,本方案提出一种生态驳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态驳岸。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态驳岸,包括河道,所述河道的两侧填充有底处理层结构,所述底处理层结构用于稳定驳岸的布置,所述河道的两侧布置有多个竖向木桩、多个横向木桩和多个纵向木桩,多个所述竖向木桩竖向插入布设于底处理层结构内,多个所述横向木桩在多个所述竖向木桩的上部之间横向布置,多个所述纵向木桩在多个所述竖向木桩的上部之间纵向布置,多个所述竖向木桩、多个横向木桩和多个纵向木桩之间通过钢钉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驳岸,包括河道(15),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15)的两侧填充有底处理层结构,所述底处理层结构用于稳定驳岸的布置,所述河道(15)的两侧布置有多个竖向木桩(1)、多个横向木桩(2)和多个纵向木桩(3),多个所述竖向木桩(1)竖向插入布设于底处理层结构内,多个所述横向木桩(2)在多个所述竖向木桩(1)的上部之间横向布置,多个所述纵向木桩(3)在多个所述竖向木桩(1)的上部之间纵向布置,多个所述竖向木桩(1)、多个横向木桩(2)和多个纵向木桩(3)之间通过钢钉(4)固定连接呈梅花状布置,多个所述横向木桩(2)每相邻的两层之间均布置有多个土工袋(7),多个所述纵向木桩(3)每相邻的两层之间均插入有多个柳树幼苗(8)和多个紫薇幼苗(9),多个所述柳树幼苗(8)和多个紫薇幼苗(9)与多个纵向木桩(3)平行布置,多个所述竖向木桩(1)、多个横向木桩(2)和多个纵向木桩(3)与多个土工袋(7)之间填充有原状基底土(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柳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