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滚阻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
,具体涉及一种低滚阻轮胎。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及世界低碳环境要求,汽车用户对轮胎低滚阻性能越来越关注;同时世界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成为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瓶颈。轮胎是汽车行驶的重要部件,汽车在行驶时的轮胎的能量损耗占比较大,大约占能量损耗的5
‑
15%(由于行驶道路不同而存在差异),减少轮胎滚动阻力10%大约可以减少车辆燃油约2%,因此轮胎滚动阻力对于减少车辆的燃油消耗或增加续航能力有一定的贡献,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尾气的排放,从而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0003]降低轮胎的重量能够明显降低轮胎滚阻,这是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案,但是如果一味地轮胎质量而缺乏补偿方案,则会损失轮胎的其他性能。因此,有必要研究降低滚阻而不损失轮胎其他性能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通过降低轮胎质量来降低轮胎滚阻的方案导致轮胎其他性能损失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低滚阻轮胎,从轮胎花纹、轮廓设计方向对现有的低滚阻轮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滚阻轮胎,轮胎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内衬层、帘布层、带束层、冠带层以及胎面,胎面花纹以胎面中心线为界分为外侧与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中心线的外侧依次设有纵直沟Ⅱ、纵直沟Ⅰ,胎面中心线的内侧依次设有纵直沟Ⅲ、纵直沟Ⅳ,四条纵直沟在轮胎周向上延伸并对称分布于胎面部中心的两侧,四条纵直沟将胎面花纹划分为花纹区域A、花纹区域B、花纹区域C、花纹区域D和花纹区域E;花纹区域B位于纵直沟Ⅰ和纵直沟Ⅱ之间,设有细小刀槽H,细小刀槽H由不同的深度的部分组成;花纹区域C位于纵直沟Ⅱ和纵直沟Ⅲ之间,设有与纵直沟Ⅱ和纵直沟Ⅲ相连的细小刀槽F;花纹区域D位于纵直沟Ⅲ和纵直沟Ⅳ之间,设有细小刀槽H
′
,细小刀槽H
′
的两端分别与纵直沟Ⅲ和纵直沟Ⅳ交汇,细小刀槽H
′
由不同的深度的部分组成;花纹区域A位于纵直沟1的外侧,设有肩部周向细沟槽Ⅰ和与其连通的三种不同宽度的肩部横向沟槽;花纹区域E位于纵直沟Ⅳ的外侧,设有肩部周向细沟槽Ⅱ和与其连通的三种不同宽度的肩部横向沟槽;所述肩部横向沟槽呈弹头形,周向间隔无规则排列;所述纵直沟Ⅰ、纵直沟Ⅱ纵直沟Ⅲ和纵直沟Ⅳ的沟宽依次为接地面宽TAW的6%
±
1%、5%
±
1%、5%
±
1%、6%
±
1%;所述纵直沟Ⅰ、纵直沟Ⅱ纵直沟Ⅲ和纵直沟Ⅳ的沟深为6.8
±
0.5mm;所述花纹区域B、花纹区域C和花纹区域D分别为TAW的12.5%
±
2%、12%
±
2%、12.5%
±
2%,花纹区域A和花纹区域E的宽度为接地面宽TAW的20.5%
±
3%;所述肩部花纹块的宽度为TAW的20.5%
±
3%;胎冠弧由不同半径的弧组成,从胎面最高点到胎面一侧端点依次为第一冠弧和第二冠弧,半径分别为TR1和TR2,弧长分别为CP1和CP2,TR1:SN=4
±
0.5,TR2:SN=0.75
±
0.05;CP1:TAW=28.8
±
3%,CP2:TAW=21.2
±
3%;从纵直沟的沟底测量,胎冠部的胶料厚度为1.8~2.2mm;从肩部横向沟槽的沟底测量,肩部沟底胶厚度TG1为1.7~1.9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滚阻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小刀槽F的底部两端设有加强维稳台阶f1,细小刀槽F的中心设有加强筋f2;细小刀槽F与轮胎胎面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γ=62
±3°
,相邻刀槽F之间设有细小沟槽G,细小沟槽G的走向与细小刀槽F的走向一致,细小沟槽G的一端与纵直沟Ⅲ相连,另一端平滑延伸至胎面上表面,长度至胎面中心线;所述细小刀槽H和细小刀槽H
′
均由3段不同的深度的部分组成,每段为刀槽总长度的1/3;相邻刀槽H之间设有细小刀槽J,细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伟程,柳文娟,何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