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循环节能隧道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8466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循环节能隧道窑,包括自窑头至窑尾方向依次设置的:预热带,其位于窑头封闭门侧,所述预热带上游侧设置有循环烟气出口;烧成带,其下游侧设置有新风进口;冷却带,其下游侧设置有循环烟气进口;热风带,其位于窑尾封闭门侧,所述热风带下游侧设置有冷风进口,上游侧设置有热风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隧道窑通过烟气循环换热技术,符合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排放标准,可进行一次连续烧成,具备高效节能的特点,能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实现大规模连续性生产青红砖瓦。连续性生产青红砖瓦。连续性生产青红砖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气循环节能隧道窑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窑。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气循环节能隧道窑。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窑作为一种连续式窑炉,其相对于其他类型窑炉有烧成时间短、产量高、制品品质好、劳动条件好、连续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烧制红砖瓦已经普遍使用隧道窑,当前中国以隧道窑生产红砖瓦技术成熟,但仍存在窑内通风量大,烟气氧含量普遍高于17%以上,造成废气处理量很大,环保难以达标,能量消耗大。
[0003]现在的隧道窑采用单一通道,以新风进行冷却和换热,所有新风通过隧道窑后变为烟气,直接排放,为满足换热要求,通风量巨大,同时窑内煅烧,并不需要如此巨大的空气量,这就使得烟气氧含量过高,大部分空气直接排放,这不可避免的带走大部分热量,同时烟气处理量巨大,也使隧道窑的烟气处理设施庞大,投资增大的同时也不容易达到环保要求。
[0004]烧制青砖时,还原焙烧后变青的砖瓦,为了防止重新氧化变成红色,必须在无氧还原的气氛中进行冷却,窑内温度达到安全温度300~400℃以下,才能接触空气冷却至出窑,当前的隧道窑因为氧空气过剩系数很大,无法在窑内的冷却带实现还原气氛,只能生产红砖,而烧制青砖瓦的隧道窑十分罕见且结构复杂,而现有的隧道窑由于其无氧冷却手段有限,很难实现青砖瓦连续性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气循环节能隧道窑,其通过烟气循环换热技术,符合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排放标准,可进行一次连续烧成,具备高效节能的特点,能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实现大规模连续性生产青红砖瓦。<br/>[0006]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烟气循环节能隧道窑,包括自窑头至窑尾方向依次设置的:
[0007]预热带,其位于窑头封闭门侧,所述预热带上游侧设置有循环烟气出口;
[0008]烧成带,其下游侧设置有新风进口;
[0009]冷却带,其下游侧设置有循环烟气进口;
[0010]热风带,其位于窑尾封闭门侧,所述热风带下游侧设置有冷风进口,上游侧设置有热风出口;
[0011]其中,窑外设置有第一循环保温管道,所述第一循环保温管道上设置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循环烟气出口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循环烟气进口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还通过烟气处理管道与烟气处理设施的烟气进口连通,烟气处理设施的烟气出口与排烟烟囱连通;
[0012]窑外还设置有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冷风进口连通;
[0013]窑外还设置有新风机,所述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热风出口连通,所述新风机的
出风口与所述新风进口连通,喷入窑内形成第一风幕;
[0014]窑外还设置有风幕风机,所述风幕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热风出口连通,所述风幕风机的出风口与风幕进风口连通,喷入窑内形成第二风幕,所述第二风幕上游侧为所述冷却带、下游侧为所述热风带;
[0015]窑外还设置有干燥室、烘干风机、排湿风机,所述干燥室和隧道窑并列设置,所述干燥室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烘干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热风出口连通,所述烘干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干燥室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干燥室的出风口与所述排湿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排湿风机的出风口与排湿烟囱连通;
[0016]所述烘干风机与所述新风机的风量比为烘干系数,控制在2~7。
[0017]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循环保温管道上还设置有换热器,其设置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冷风进口、热风出口;
[0018]所述循环烟气出口改与所述换热器的烟气进口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口改与所述换热器的烟气出口连通;
[0019]所述新风机的出风口改与所述换热器的冷风进口连通,所述新风进口改与所述换热器的热风出口连通。
[0020]优选的是,特征在于,所述烧成带的断面相较于所述预热带、冷却带、热风带增大,在烧成带侧部或顶部形成旁路风道。
[0021]优选的是,内燃焙烧时,新风为空气或富氧空气,由所述新风入口喷入窑内;外燃焙烧时,新风与燃料混合后燃烧生成热风,由所述新风入口喷入窑内;内燃和外燃混合焙烧时,燃料随新风由所述新风入口喷入窑内。
[0022]优选的是,所述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热风带之间均设置有活动截止门,窑车行走时,所有风机停止运转后,所有活动截止门同时或依次打开,窑车停止时,所有活动截止门同时关闭,所述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热风带形成四个独立空间,所有风机开始运转;
[0023]所述预热带下游侧还设置有高温烟气进口;
[0024]所述烧成带下游侧的新风进口替换为热风进口,所述烧成带上游侧还设置有热烟气出口;
[0025]所述冷却带上游侧还设置有高温烟气出口;
[0026]所述风幕风机、风幕进风口取消;
[0027]其中,窑外还设置有第二循环保温管道,所述第二循环保温管道分别与所述高温烟气进口、所述高温烟气出口连通;
[0028]所述新风机的出风口改与所述热风进口连通;
[0029]所述烟气处理设施的烟气进口改与所述热烟气出口连通;
[0030]所述烟气处理管道中氧气含量为氧气指数,控制范围0~17%;
[0031]所述第一循环保温管道、第二循环保温管道中一氧化碳含量为还原指数,烧制时控制范围0~7.5%。
[0032]优选的是,所述烟气处理管道上还设置有换热器,其设置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冷风进口、热风出口;
[0033]所述热烟气出口改与所述换热器的烟气进口连通,所述烟气处理设施的烟气进口改与所述换热器的烟气出口连通;
[0034]所述新风机的出风口改与所述换热器的冷风进口连通,所述热风进口改与所述换热器的热风出口连通。
[0035]优选的是,还原指数,烧制青砖时控制范围1.0~7.5%。
[0036]优选的是,窑外还设置有第三循环保温管道,所述第三循环保温管道分别与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所述热风进口连通,所述第三循环保温管道上还设置有流量调节阀。
[0037]优选的是,所述预热带、冷却带的顶部和侧墙上布置有向内的突出条,形成波纹状结构。
[0038]优选的是,所述烧成带顶部装有锅炉,锅炉排管与烧成带烟气接触换热。
[0039]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40]本专利技术的隧道窑通过烟气循环换热技术,符合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排放标准,可进行一次连续烧成,具备高效节能的特点,能有效提高产品合格率,实现大规模连续性生产青红砖瓦。
[0041]本专利技术的隧道窑内分为4部分,包括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热风带,预热带和冷却带采用循环烟气换热,其中烧成带采用新风独立燃烧,热风带采用新风冷却,对外提供热风,用于烧成带的煅烧和干燥室的烘干,本专利技术采用循环烟气换热,通过特殊的结构解决了换热空气需求量大和煅烧空气量需求量小的矛盾,有效的降低了外排烟气量,节能和环保效果显著,同时循环烟气采用还原气氛时,可以规模化连续生产仿古青砖,解决了现在的行业难题。
[0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烟气循环节能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包括自窑头至窑尾方向依次设置的:预热带,其位于窑头封闭门侧,所述预热带上游侧设置有循环烟气出口;烧成带,其下游侧设置有新风进口;冷却带,其下游侧设置有循环烟气进口;热风带,其位于窑尾封闭门侧,所述热风带下游侧设置有冷风进口,上游侧设置有热风出口;其中,窑外设置有第一循环保温管道,所述第一循环保温管道上设置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循环烟气出口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循环烟气进口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的出风口还通过烟气处理管道与烟气处理设施的烟气进口连通,烟气处理设施的烟气出口与排烟烟囱连通;窑外还设置有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冷风进口连通;窑外还设置有新风机,所述新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热风出口连通,所述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新风进口连通,喷入窑内形成第一风幕;窑外还设置有风幕风机,所述风幕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热风出口连通,所述风幕风机的出风口与风幕进风口连通,喷入窑内形成第二风幕,所述第二风幕上游侧为所述冷却带、下游侧为所述热风带;窑外还设置有干燥室、烘干风机、排湿风机,所述干燥室和隧道窑并列设置,所述干燥室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烘干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热风出口连通,所述烘干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干燥室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干燥室的出风口与所述排湿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排湿风机的出风口与排湿烟囱连通;所述烘干风机与所述新风机的风量比为烘干系数,控制在2~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循环节能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保温管道上还设置有换热器,其设置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冷风进口、热风出口;所述循环烟气出口改与所述换热器的烟气进口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的进风口改与所述换热器的烟气出口连通;所述新风机的出风口改与所述换热器的冷风进口连通,所述新风进口改与所述换热器的热风出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气循环节能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烧成带的断面相较于所述预热带、冷却带、热风带增大,在烧成带侧部或顶部形成旁路风道。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气循环节能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内燃焙烧时,新风为空气或富氧空气,由所述新风入口喷入窑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