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698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器散热装置,包括氮气缸、进油单向阀、出油单向阀和散热片,进油单向阀与氮气缸的第一进油道连通,第一进油道连通的调节腔与第二进油道连通,第二进油道与分流块内部的第一过油腔连通,第一过油腔与第一冷却腔连通,第一冷却腔连通的第二过油腔与第二冷却腔连通,第二冷却腔通过第三过油腔与氮气缸内部的储油腔连通,储油腔通过第四过油腔与第五过油腔连通,第五过油腔连通的出油道与出油单向阀连通,第二进油道的出口设有进油单向阀片,第五过油腔的出口设有出油单向阀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减震器散热装置,氮气缸设有进油单向阀和出油单向阀,实现阻尼油在氮气缸内部的单向循环散热,阻尼油散热效果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器散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使用减震器来使车架与车身的震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其内部的工作介质是某种油液,严格地讲应该称之为液体紊流阻尼器。而减震器内部油液的散热效果,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现有的减震器是单管进出油液,且氮气缸散热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器散热装置,氮气缸设有进油单向阀和出油单向阀,实现阻尼油在氮气缸内部的单向循环散热,阻尼油散热效果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震器散热装置,包括氮气缸、进油单向阀、出油单向阀和散热片,所述进油单向阀与所述氮气缸的第一进油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油道连通的调节腔与第二进油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油道与分流块内部的第一过油腔连通,所述第一过油腔与第一冷却腔连通,所述第一冷却腔连通的第二过油腔与第二冷却腔连通,所述第二冷却腔通过第三过油腔与所述氮气缸内部的储油腔连通,所述储油腔通过第四过油腔与第五过油腔连通,所述第五过油腔连通的出油道与所述出油单向阀连通,所述第二进油道的出口设有进油单向阀片,所述第五过油腔的出口设有出油单向阀片。
[0005]优选的,所述氮气缸远离所述第二进油道的一端设有气嘴,所述气嘴设有与其匹配的气嘴密封盖,所述气嘴密封盖与所述氮气罐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圈。
[0006]优选的,所述氮气缸内部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塞片,所述活塞片靠近所述分流块的一侧设有所述储油腔,所述活塞片另一侧的储气腔与所述气嘴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进油单向阀片大于所述第二进油道的出口,所述出油单向阀片大于所述第五过油腔的出口。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油腔呈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冷却腔和第二冷却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冷却腔和所述第二冷却腔围成的环形与所述第二过油腔相匹配。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腔内部设有调压阀,所述调压阀顶端与所述调节腔相匹配。
[0010]优选的,所述氮气缸外部环绕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冷却腔的长度。
[0011]优选的,所述分流块通过螺钉与所述氮气缸内侧壁连接,所述螺钉与所述分流块连接处套设有定位套。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减震器散热装置,氮气缸设有进油单向阀和出油单向阀,实现阻尼油在氮气缸内部的单向循环散热,阻尼油散热效果好。
[00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减震器散热装置实施例正视剖面图。
[0015]附图标记
[0016]1、氮气缸;2、散热片;3、第一进油道;4、第二进油道;5、分流块;6、第一过油腔;7、第一冷却腔;8、第二过油腔;9、第二冷却腔;10、调节腔;11、第三过油腔;12、储油腔;13、第四过油腔;14、第五过油腔;15、出油道;16、进油单向阀片;17、出油单向阀片;18、调压阀;19、储气腔;20、活塞片;21、气嘴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8]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减震器散热装置实施例正视剖面图,如图所示,一种减震器散热装置,包括氮气缸1、进油单向阀、出油单向阀和散热片2。进油单向阀与氮气缸1的第一进油道3连通,第一进油道3连通的调节腔10与第二进油道4连通。第二进油道4与分流块5内部的第一过油腔6连通,第一过油腔6与第一冷却腔7连通。第一冷却腔7连通的第二过油腔8与第二冷却腔9连通,第二冷却腔9通过第三过油腔11与氮气缸1内部的储油腔12连通。储油腔12通过第四过油腔13与第五过油腔14连通,第五过油腔14连通的出油道15与出油单向阀连通。第二进油道4的出口设有进油单向阀片16,第五过油腔14的出口设有出油单向阀片17。减震器散热装置对阻尼油进行散热处理,保证减震器的正常使用。阻尼油经进油单向阀进入第一进油道3后进入调节腔10,再经第二进油道4进入第一过油腔6时,将进油单向阀片16顶开。阻尼油经第一过油腔6进入第一冷却腔7,实现对阻尼油的一次冷却。一次冷却后的阻尼油经第二过油腔8进入第二冷却腔9,对阻尼油进行二次冷却。冷却完毕的阻尼油经第三过油腔11进入储油腔12内部,储油腔12内部的阻尼油依次经第四过油腔13和第五过油腔14至出油道15,从而完成对阻尼油的单向循环。进油单向阀片16的设置,保证阻尼油只能由第二进油道4向第一过油腔6运动。出油单向阀片17的设置,保证阻尼油只能由第五过油腔14向出油道15运动。
[0020]氮气缸1远离第二进油道4的一端设有气嘴,气嘴设有与其匹配的气嘴密封盖21,气嘴密封盖21与氮气缸1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圈。气嘴向储气腔19内部补充氮气,气嘴密封盖21和密封圈保证储气腔19内部的密封性。
[0021]氮气缸1内部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塞片20,活塞片20靠近分流块5的一侧设有储油腔12,活塞片20另一侧的储气腔19与气嘴连通。活塞片20在储气腔19内氮气的压力下压缩储油腔12的空间,将储油腔12内部的阻尼油压向第四过油腔13,最终将阻尼油压入出油单
向阀。
[0022]进油单向阀片16大于第二进油道4的出口,出油单向阀片17大于第五过油腔14的出口。进油单向阀片16和出油单向阀片17大小的设置,进一步保证阻尼油只可单向运动,实现对阻尼油的充分散热冷却。
[0023]第二过油腔8呈环形结构,第一冷却腔7和第二冷却腔9对称设置,第一冷却腔7和第二冷却腔9围成的环形与第二过油腔8相匹配。第二过油腔8形状的设置,使得其一半与第一冷却腔7连通,另一半与第二冷却腔9连通,将一次冷却的阻尼油和二次冷却的阻尼油分隔开,提高氮气缸1对阻尼油的散热效果。
[0024]调节腔10内部设有调压阀18,调压阀18顶端与调节腔10相匹配。调压阀18可控制进入氮气缸1内部的阻尼油。
[0025]氮气缸1外部环绕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2,散热片2长度大于第一冷却腔7的长度。散热片2长度的设置,进一步保证氮气缸1的散热效果。
[0026]分流块5通过螺钉与氮气缸1内侧壁连接,螺钉与分流块5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氮气缸、进油单向阀、出油单向阀和散热片,所述进油单向阀与所述氮气缸的第一进油道连通,所述第一进油道连通的调节腔与第二进油道连通,所述第二进油道与分流块内部的第一过油腔连通,所述第一过油腔与第一冷却腔连通,所述第一冷却腔连通的第二过油腔与第二冷却腔连通,所述第二冷却腔通过第三过油腔与所述氮气缸内部的储油腔连通,所述储油腔通过第四过油腔与第五过油腔连通,所述第五过油腔连通的出油道与所述出油单向阀连通,所述第二进油道的出口设有进油单向阀片,所述第五过油腔的出口设有出油单向阀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缸远离所述第二进油道的一端设有气嘴,所述气嘴设有与其匹配的气嘴密封盖,所述气嘴密封盖与所述氮气罐连接处套设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缸内部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活塞片,所述活塞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征王海波刘佳王艳山赵建新李辉张文生王东波栾秋冬张钊禹世博张迅古邵楠董丹蒋遵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阿诺达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