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丁酯酯化釜系统尾气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681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丙烯酸丁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丙烯酸丁酯酯化釜系统尾气的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水环式真空泵、气液分离罐、冷却器;所述水环式真空泵的吸气口与尾气总管通过尾气混合管连接,水环式真空泵的排气口与气液分离罐的进液口通过真空泵气液混合管路连接;气液分离罐的出液口通过冷却器进液管与冷却器的管程入口连接,气液分离罐的排气口连接尾气排出管;冷却器的管程出口与水环式真空泵的吸气口通过真空泵进水管连接,冷却器的壳程进口和出口分别连接冷冻水进水管和冷冻水回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对酯化釜系统尾气的进一步处理,可有效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环保要求。环保要求。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丙烯酸丁酯酯化釜系统尾气的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丙烯酸丁酯生产
,尤其涉及丙烯酸丁酯酯化釜系统尾气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化工企业进行的生产丙烯酸丁酯的反应流程为,以正丁醇和丙烯酸为原料,加入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加热至95

98℃,并在真空23.95kPa的酯化釜中进行反应,生成丙烯酸丁酯和水的一种可逆反应。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酯化釜内的物料和水共沸产生蒸汽,通过装置中的冷凝回收处理后,仍会有少量不凝气体;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丙烯酸丁酯酯化釜系统尾气的处理系统,保证产生的部分不凝气体的处理过程更加顺畅和环保。
[0004]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丁酯酯化釜系统尾气的处理系统,包括水环式真空泵、气液分离罐、冷却器;所述水环式真空泵的吸气口与尾气总管通过尾气混合管连接,水环式真空泵的排气口与气液分离罐的进液口通过真空泵气液混合管路连接;气液分离罐的出液口通过冷却器进液管与冷却器的管程入口连接,气液分离罐的排气口连接尾气排出管;冷却器的管程出口与水环式真空泵的吸气口通过真空泵进水管连接,冷却器的壳程进口和出口分别连接冷冻水进水管和冷冻水回水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水环式真空泵的排液口与排液总管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罐的排液口通过分离罐排液管与排液总管连接,进液口与废液输入管连接。r/>[0008]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罐的排液口还通过备用管与排液总管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尾气排出管末端设置尾气输出管和尾气回流管,尾气回流管末端与尾气混合管前端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尾气回流管上接入空气补偿管路。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处理系统工艺成熟,便于操作,简单实用;通过对尾气进一步溶解,排至污水总管后,还可通过其他装置对其中的物料回收,减少资源的浪费;本技术系统对酯化釜系统尾气的进一步处理,可有效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3]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丙烯酸丁酯酯化釜系统尾气的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0015]图中各标记如下:1水环式真空泵、101尾气总管、102尾气混合管、103真空泵进水管、104真空泵气液混合管路、105排液总管、2气液分离罐、201废液输入管、202冷却器进液管、203尾气排出管、204尾气输出管、205尾气回流管、206备用管、207分离罐排液管、3冷却器、301冷冻水进水管、302冷冻水回水管、A空气补偿调节阀、B气液分离罐液位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丁酯酯化釜系统尾气的处理系统,包括水环式真空泵1、气液分离罐2、冷却器3。
[0018]水环式真空泵的吸气口与尾气总管101通过尾气混合管102连接,尾气总管与丙烯酸丁酯酯化釜相连接。水环式真空泵的排气口与气液分离罐的进液口通过真空泵气液混合管路104连接。水环式真空泵的排液口与排液总管105连接,便于停机时将水环式真空泵的液体排到污水总管中。
[0019]气液分离罐的出液口通过冷却器进液管202与冷却器的管程入口连接,气液分离罐的排气口连接尾气排出管203;尾气排出管末端设置尾气输出管204和尾气回流管205,尾气回流管末端与尾气混合管前端连接,尾气回流管上接入空气补偿管路,使分离的部分尾气回流到水环式真空泵中,通过空气补偿调节阀A调节补充的空气流量。
[0020]冷却器的管程出口与水环式真空泵的吸气口通过真空泵进水管103连接,在水环式真空泵中与尾气充分混合。冷却器的壳程进口和出口分别连接冷冻水进水管301和冷冻水回水管302,壳程的冷冻水给管程中的液体降温。
[0021]气液分离罐的排液口通过分离罐排液管207与排液总管连接,气液分离罐的排液口还通过备用管206与排液总管连接。进液口与废液输入管201连接。
[0022]首先将来自废液回收罐的水通过废液泵和废液输入管打至气液分离罐中,使液位保持在75%

85%。不凝的尾气由水环式真空泵吸入与液体混合后,由水环式真空泵输送至气液分离罐进行溶解。随着尾气地不断溶解,气液分离罐的液位不断升高,水环式真空泵和气液分离罐的温度也相继升高。此时,可通过冷却器内的冷冻水(5℃)对水环式真空泵和气液分离罐进行换热降温。经充分溶解后,可通过气液分离罐液位调节阀B排出部分废液至污水总管,使气液分离罐的液位始终保持在75%

85%。
[0023]从气液分离罐中分离的不凝气体分两路:一路通过尾气回流管作为补偿酯化釜系统真空用,调节整个处理系统内的真空度;一路从尾气输出管直接排出,通过尾气风机输送至尾气焚烧处理单元。
[0024]当然,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丁酯酯化釜系统尾气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环式真空泵(1)、气液分离罐(2)、冷却器(3);所述水环式真空泵(1)的吸气口与尾气总管(101)通过尾气混合管(102)连接,水环式真空泵(1)的排气口与气液分离罐(2)的进液口通过真空泵气液混合管路(104)连接;气液分离罐(2)的出液口通过冷却器进液管(202)与冷却器(3)的管程入口连接,气液分离罐(2)的排气口连接尾气排出管(203);冷却器(3)的管程出口与水环式真空泵(1)的吸气口通过真空泵进水管(103)连接,冷却器(3)的壳程进口和出口分别连接冷冻水进水管(301)和冷冻水回水管(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丁酯酯化釜系统尾气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环式真空泵(1)的排液口与排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宇晴杨咏广周保红董长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