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床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6564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床抛光装置,涉及车床抛光领域,包括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座,且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下套筒,所述下套筒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上套筒,所述上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外侧设置有齿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对管件内径进行打磨的时候,将上套筒和其内部的另加一起放入管件内部,然后根据管径可以转动转动把手,使得两组抛光块从上套筒的内部延伸出来,将管件内部顶出,伸出距离与管件内径相匹配,然后即可启动夹持座后侧的驱动电机带动管件转动,从而达到内部抛光的目的,调节方式方便,可以面对一定范围内的管径,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床抛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床抛光领域,具体为一种车床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其中车床抛光也是车床加工中很重要的一环。
[0003]现有的车床抛光装置在对管件内径进行抛光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管径大小更换抛光块,操作较为麻烦,不能通过调节使得两组抛光块距离改变从而适应不同内径的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床抛光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车床抛光装置在对管件内径进行抛光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管径大小更换抛光块,操作较为麻烦,不能通过调节使得两组抛光块距离改变从而适应不同内径的管件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床抛光装置,包括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座,且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下套筒,所述下套筒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上套筒,所述上套筒的内部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外侧设置有齿牙,且齿牙的一侧连接有齿轮,所述移动块的一端连接有抛光块,所述齿轮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转动轮,且第一转动轮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二转动轮的一侧连接有第一伞齿轮,且第一伞齿轮的一侧连接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的顶端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移动座的下方连接有丝杠,且丝杠的上方设置有吸尘仓,所述吸尘仓的顶端连接有吸尘管,且吸尘仓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一侧安装有吸风机,所述夹持座和移动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套筒,且第一套筒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套筒,且第二套筒的顶端连接有托块,所述托块的内部设置有滚轮。
[0006]优选地,所述下套筒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槽,所述上套筒的两侧设置有与滑动槽相匹配的滑动块,且上套筒和下套筒通过滑动槽和滑动块活动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移动块的两侧皆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滑槽内部的两侧设置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移动块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移动块结构相同,且两组所述移动块皆与滑槽滑动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齿牙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齿牙皆与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相啮合,且第二转动轮的下方连接有第三转动轮,所述第三转动轮的下方连接有第四转动轮,且第三转动轮和第四转动轮相啮合,所述第三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相啮合。
[0009]优选地,所述丝杠包括驱动电机、螺纹杆、套杆、移动块,所述螺纹杆位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且套杆位于螺纹杆的一侧,所述移动块位于螺纹杆和套杆的外侧,且移动块和螺
纹杆和套杆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位于移动座的底端。
[0010]优选地,所述吸尘管贯穿移动座、下套筒、上套筒并延伸至上套筒的外侧,所述吸尘仓的内部设置有储存仓,且滤网位于储存仓的一侧,所述滤网的数量为三组,三组所述滤网等距分布在吸风机的一侧。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内部的两侧皆设置有滑动槽,所述第二套筒的两侧设置有与滑动槽相匹配的滑动块,且第二套筒和第一套筒通过滑动槽和滑动块活动连接,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滚轮皆与托块转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夹持座、移动座、下套筒、第一气缸、上套筒、滑槽、移动块、齿牙、齿轮、抛光块、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转动把手、丝杠,实现了在对管件内径进行打磨的时候,将上套筒和其内部的另加一起放入管件内部,然后根据管径可以转动转动把手,使得两组抛光块从上套筒的内部延伸出来,将管件内部顶出,伸出距离与管件内径相匹配,然后即可启动夹持座后侧的驱动电机带动管件转动,从而达到内部抛光的目的,调节方式方便,可以面对一定范围内的管径,使用方便;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吸尘管、吸尘仓、滤网、吸风机,实现了在对管件进行抛光的内部,可以启动吸风机,控制吸风机通过吸尘管对抛光产生的废屑进行吸收,将其吸入至吸尘仓内部的存储仓,然后大颗粒杂质被滤网过滤,留在储存仓的内部等待集中清理,使得抛光过程减少杂质产生,也方便后续清理;
[0015]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套筒、第二气缸、第二套筒、托块、滚轮,实现了在夹持座对管件外侧进行夹持的时候,可以调节第二气缸,使得第二套筒带动托块将管件进行托举,使其承重更加均匀,而管件在转动的时候,滚轮也会跟随转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丝杠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夹持座;2、移动座;3、下套筒;4、第一气缸;5、上套筒; 6、滑槽;7、移动块;8、齿牙;9、齿轮;10、抛光块;11、第一转动轮; 12、第二转动轮;13、第一伞齿轮;14、第二伞齿轮;15、转动把手;16、丝杠;17、吸尘管;18、吸尘仓;19、滤网;20、吸风机;21、第一套筒; 22、第二气缸;23、第二套筒;24、托块;2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3]请参阅图1

4,一种车床抛光装置,包括夹持座1,夹持座1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座2,且移动座2的内部设置有下套筒3,下套筒3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槽,上套筒5的两侧设置
有与滑动槽相匹配的滑动块,且上套筒5和下套筒3通过滑动槽和滑动块活动连接,下套筒3位于移动座2的内部,在移动座2移动的时候会跟随一起进行移动,移动座2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方便上套筒5移动伸出,上套筒5移动伸出的时候,可以在管件内部扩大抛光面积,下套筒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气缸4,且第一气缸4的输出端连接有上套筒5,上套筒5的内部设置有滑槽6,且滑槽6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7,移动块7的两侧皆设置有限位块,滑槽6内部的两侧设置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移动块7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移动块7结构相同,且两组移动块7皆与滑槽6 滑动连接,移动块7的数量为两组,两组移动块7相对设置,两组移动块7 在伸出的时候伸出距离相同,方便利用两组抛光块10对管件内部进行抛光,移动块7的外侧设置有齿牙8,齿牙8的数量为多组,多组齿牙8皆与齿轮9 相啮合,第一转动轮11和第二转动轮12相啮合,且第二转动轮12的下方连接有第三转动轮,第三转动轮的下方连接有第四转动轮,且第三转动轮和第四转动轮相啮合,第三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12相啮合,第一伞齿轮13和第二伞齿轮14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床抛光装置,包括夹持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1)的一侧设置有移动座(2),且移动座(2)的内部设置有下套筒(3),所述下套筒(3)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气缸(4),且第一气缸(4)的输出端连接有上套筒(5),所述上套筒(5)的内部设置有滑槽(6),且滑槽(6)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块(7),所述移动块(7)的外侧设置有齿牙(8),且齿牙(8)的一侧连接有齿轮(9),所述移动块(7)的一端连接有抛光块(10),所述齿轮(9)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转动轮(11),且第一转动轮(1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转动轮(12),所述第二转动轮(1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伞齿轮(13),且第一伞齿轮(1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伞齿轮(14),所述第二伞齿轮(14)的顶端连接有转动把手(15),所述移动座(2)的下方连接有丝杠(16),且丝杠(16)的上方设置有吸尘仓(18),所述吸尘仓(18)的顶端连接有吸尘管(17),且吸尘仓(18)的内部设置有滤网(19),所述滤网(19)的一侧安装有吸风机(20),所述夹持座(1)和移动座(2)之间设置有第一套筒(21),且第一套筒(21)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气缸(22),所述第二气缸(2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套筒(23),且第二套筒(23)的顶端连接有托块(24),所述托块(24)的内部设置有滚轮(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筒(3)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滑动槽,所述上套筒(5)的两侧设置有与滑动槽相匹配的滑动块,且上套筒(5)和下套筒(3)通过滑动槽和滑动块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床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7)的两侧皆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晋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君之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