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光率网布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6168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透光率网布及其加工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编织网布,所述编织网布的表面涂覆有一层抑菌剂层,所述抑菌剂层的表面固定有一层增亮层;本高透光率网布具有良好的高透性和良好的抗菌性。有良好的高透性和良好的抗菌性。有良好的高透性和良好的抗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透光率网布及其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布料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透光率网布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高透光率网布能够应用在一些对透光度要求高的场合,使用较为广泛。
[0003]如现有公开号为CN108909068B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高弹透气立体网布的加工工艺,对第一网布层和第二网布层进行平面固定,在第一网布层和第二网布层至少其中之一的表面上涂刷融化橡胶,使二者适当贴合时总会有融化橡胶将第一网布层和第二网布层粘合在一起。
[0004]上述的专利具有一些缺点:加工工艺复杂,无法对布层进行处理,提高其抑菌与透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光率网布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透光率网布,包括编织网布,所述编织网布的表面涂覆有一层抑菌剂层,所述抑菌剂层的表面固定有一层增亮层。
[000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高透光率网布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纱线定型:将纱线在90

100℃的煮纱液中煮纱定型30

40min;
[0010]S2、染制:将朱纱定型后的纱线置入放置有染液的染桶内,染制后将纱线在50

60℃后烘干;
[0011]S3、漂洗:将染制烘干后的纱线置入漂洗液内进行漂洗,漂洗后在40
r/>50℃的烘箱内烘干;
[0012]S4、织编:将漂洗烘干后的纱线编制成网;
[0013]S5、抑菌处理:将编织网布置入抑菌液内进行浸泡,之后将其捞出烘干;
[0014]S6、增亮处理:将经过抑菌处理后的编织网布置入增亮液中进行增亮。
[0015]较佳的,所述S1中的煮纱液为碱溶液和助剂液,所述助剂液包括稳定剂,所述煮纱液的PH为11

12。
[0016]较佳的,所述S2中的染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70%

75%的丙烯酸酯类树脂、5%

10%的白矾、10%

15%的100#珠光,其余为苯乙烯树脂。
[0017]较佳的,所述S3中的漂洗液包括以下质量计组分:蛋白酶4

8份、丙二醇5

1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

7份、月桂酰基甲基牛磺酸钠20

25份、烷基醇15

25份、水800

900份。
[0018]较佳的,所述S5中的抑菌液为氯化十六烷基吡啶4

8份、松叶5

10份、玫瑰花4

8份、金银花10

15份、水400

500份。
[0019]较佳的,所述S6中的增亮液为荧光增白剂CBS。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高透光率网布具有良好的高透性和良好的抗菌性,通过利用纱线定型、染制、漂洗、织编、抑菌处理、增亮处理等步骤后,能够生产出具有高抑菌和高透度的网布。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参考图1,一种高透光率网布,包括编织网布,所述编织网布的表面涂覆有一层抑菌剂层,所述抑菌剂层的表面固定有一层增亮层。
[0026]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高透光率网布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纱线定型:将纱线在90℃的煮纱液中煮纱定型30min;
[0028]S2、染制:将朱纱定型后的纱线置入放置有染液的染桶内,染制后将纱线在50℃后烘干;
[0029]S3、漂洗:将染制烘干后的纱线置入漂洗液内进行漂洗,漂洗后在40℃的烘箱内烘干;
[0030]S4、织编:将漂洗烘干后的纱线编制成网;
[0031]S5、抑菌处理:将编织网布置入抑菌液内进行浸泡,之后将其捞出烘干;
[0032]S6、增亮处理:将经过抑菌处理后的编织网布置入增亮液中进行增亮。
[0033]其中,所述S1中的煮纱液为碱溶液和助剂液,所述助剂液包括稳定剂,所述煮纱液的PH为11。
[0034]其中,所述S2中的染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70%的丙烯酸酯类树脂、5%的白矾、10%的100#珠光,其余为苯乙烯树脂。
[0035]其中,所述S3中的漂洗液包括以下质量计组分:蛋白酶4份、丙二醇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份、月桂酰基甲基牛磺酸钠25份、烷基醇25份、水800份。
[0036]其中,所述S5中的抑菌液为氯化十六烷基吡啶8份、松叶5份、玫瑰花4份、金银花10份、水500份。
[0037]其中,所述S6中的增亮液为荧光增白剂CBS。
[0038]其中,本高透光率网布具有良好的高透性和良好的抗菌性,通过利用纱线定型、染制、漂洗、织编、抑菌处理、增亮处理等步骤后,能够生产出具有高抑菌和高透度的网布。
[0039]实施例2
[0040]参考图1,一种高透光率网布,包括编织网布,所述编织网布的表面涂覆有一层抑菌剂层,所述抑菌剂层的表面固定有一层增亮层。
[0041]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高透光率网布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2]S1、纱线定型:将纱线在100℃的煮纱液中煮纱定型40min;
[0043]S2、染制:将朱纱定型后的纱线置入放置有染液的染桶内,染制后将纱线在60℃后烘干;
[0044]S3、漂洗:将染制烘干后的纱线置入漂洗液内进行漂洗,漂洗后在50℃的烘箱内烘干;
[0045]S4、织编:将漂洗烘干后的纱线编制成网;
[0046]S5、抑菌处理:将编织网布置入抑菌液内进行浸泡,之后将其捞出烘干;
[0047]S6、增亮处理:将经过抑菌处理后的编织网布置入增亮液中进行增亮。
[0048]其中,所述S1中的煮纱液为碱溶液和助剂液,所述助剂液包括稳定剂,所述煮纱液的PH为12。
[0049]其中,所述S2中的染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75%的丙烯酸酯类树脂、10%的白矾、15%的100#珠光,其余为苯乙烯树脂。
[0050]其中,所述S3中的漂洗液包括以下质量计组分:蛋白酶8份、丙二醇1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7份、月桂酰基甲基牛磺酸钠25份、烷基醇25份、水900份。
[0051]其中,所述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光率网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网布,所述编织网布的表面涂覆有一层抑菌剂层,所述抑菌剂层的表面固定有一层增亮层。2.一种高透光率网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纱线定型:将纱线在90

100℃的煮纱液中煮纱定型30

40min;S2、染制:将朱纱定型后的纱线置入放置有染液的染桶内,染制后将纱线在50

60℃后烘干;S3、漂洗:将染制烘干后的纱线置入漂洗液内进行漂洗,漂洗后在40

50℃的烘箱内烘干;S4、织编:将漂洗烘干后的纱线编制成网;S5、抑菌处理:将编织网布置入抑菌液内进行浸泡,之后将其捞出烘干;S6、增亮处理:将经过抑菌处理后的编织网布置入增亮液中进行增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网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煮纱液为碱溶液和助剂液,所述助剂液包括稳定剂,所述煮纱液的PH为11

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网布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染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桢浩邱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易川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