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6226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预处理的涤纶面料放入膨化溶液中进行减压渗透处理,再用抗菌溶液完全浸没膨化的涤纶面料进行抗菌处理,之后经过精炼、染色,最后向染色后的涤纶面料上涂覆一层氧化锌凝胶,干燥固化,即得抗菌涤纶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涤纶面料抗菌性能差的问题。上述涤纶面料通过膨化处理后渗透抗菌溶液使得纤维上附着有抗菌物质,再通过染色后涂覆形成抗菌层,通过两次保护使制备得到的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制备得到的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制备得到的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针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
[0003]涤纶面料是日常生活中用的非常多的一种化纤服装面料。其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因此,适合做外套服装、各类箱包和帐篷等户外用品。
[0004]在现有技术中,涤纶面料虽然应用范围广,但是其依然存在抗菌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涤纶面料抗菌性能差的问题。上述涤纶面料通过膨化处理后渗透抗菌溶液使得纤维上附着有抗菌物质,再通过染色后涂覆形成抗菌层,通过两次保护使制备得到的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一、将涤纶面料依次经过碱洗、酸洗、冷冻和烘干后,得到预处理的涤纶面料;
[0009]步骤二、将步骤一中预处理的涤纶面料放入膨化溶液中进行减压渗透处理,得到膨化的涤纶面料;
[0010]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膨化的涤纶面料放入浸泡机中,抗菌溶液完全浸没膨化的涤纶面料进行抗菌处理,即得抗菌处理的涤纶面料;
[0011]步骤四、步骤三中的抗菌处理的涤纶面料经过精炼、染色,即得染色后的涤纶面料;
[0012]步骤五、向染色后的涤纶面料上涂覆一层氧化锌凝胶,干燥固化,即得抗菌涤纶面料。
[0013]上述涤纶面料经过碱洗、酸洗、冷冻和烘干后除去涤纶面料中的低聚物,便于后期膨化、上色等。将预处理的涤纶面料加入膨化溶液中,使得涤纶面料中的纤维一定程度疏松膨胀,便于后期抗菌溶液中的抗菌物质附着在涤纶面料的纤维上,从而使得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此外,也便于后期染色上色,从而解决了涤纶面料染色性差的问题。同时,在染色后继续在涤纶面料上涂覆一层氧化锌凝胶,干燥固化后使其形成一层纳米氧化锌保护膜,也可以提高涤纶面料的抗菌性能。
[0014]上述涤纶面料通过膨化处理后渗透抗菌溶液使得纤维上附着有抗菌物质,再通过染色后涂覆形成抗菌层,通过两次保护使制备得到的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
[0015]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一中碱洗具体为:将涤纶面料放入pH为8.5~
9.5的洗涤溶液中洗涤,即得碱洗后的涤纶面料;
[0016]所述步骤一中酸洗具体为:将碱洗后的涤纶面料放入pH为5.5~6.5的洗涤溶液中洗涤,即得酸洗后的涤纶面料;
[0017]所述步骤一中冷冻具体为:将酸洗后的涤纶面料放入

5~0℃的冷冻箱中冷冻至少20min,升温至20~30℃,即得冷冻后的涤纶面料;
[0018]所述步骤一中烘干具体为:将冷冻后的涤纶面料升温至80~100℃干燥至少30min,即得烘干后的涤纶面料。
[0019]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膨化溶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3~5份的碳酸氢钠,2~5份的磷酸,10~20份的纯化水。
[0020]碳酸氢钠会与磷酸反应生产二氧化碳。在膨化处理过程中,预先加入碳酸氢钠,使得碳酸氢钠和水混合形成碳酸氢钠溶液,将涤纶面料浸入碳酸氢钠溶液中,经过减压渗透后使得碳酸氢钠附着在纤维上,之后再加入磷酸,磷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产二氧化碳,从而使得涤纶面料的纤维逐渐疏松膨胀。
[0021]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二中减压渗透处理具体为:在真空度为300~400mmHg、温度60~80℃下加入碳酸氢钠和纯化水渗透处理至少60min,再加入磷酸后继续渗透处理至少60min,水洗即得。
[0022]减压渗透更利于膨化溶液渗透至纤维中,膨化溶液使得涤纶面料中的纤维一定程度疏松膨胀,便于后期抗菌溶液中的抗菌物质附着在涤纶面料的纤维上,从而使得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
[0023]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抗菌溶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20~30份的金银花,10~20份的白芍,1~5份的马齿苋,5~10份的多花蔷薇,40~70份的乙醇。
[0024]上述抗菌溶液采用多种植物抗菌组分,一方面植物抗菌成分的来源更为天然,对环境的污染小;另一方面选取的具有抗菌性的植物,其味道较为清香,经过上述抗菌溶液处理后的涤纶面料没有明显的异味。
[0025]金银花作为广谱抗菌性物质,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还具有清香的气味,使用更为舒适。白芍也是光谱抗菌性植物,与金银花复配使用,抗菌效果更好。马齿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非常好,并且马齿苋也没有明显的异味。多花蔷薇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非常好,与马齿苋复配使用抑菌效果更好。
[0026]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三中抗菌处理具体为:在温度80~100℃下采用抗菌溶液渗透处理1~3h,水洗即得。
[0027]在80~100℃下渗透处理,乙醇在高温下会逐渐挥发,使得抗菌物质残留在涤纶面料的纤维中,使得涤纶面料的抗菌效果更好。
[0028]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五中氧化锌凝胶的涂覆量为20~100g/m2。
[0029]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五中氧化锌凝胶的涂覆量为40~70g/m2。
[0030]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锌凝胶的制备过程为:将氢氧化锂、锌盐和乙醇按照摩尔比为1:(2~3):(15~30)混合均匀,升温至60~70℃搅拌至少30min,即得。在染色后继续在涤纶面料上涂覆一层氧化锌凝胶,干燥固化后使其形成一层纳米氧化锌保护膜,也可以提高涤纶面料的抗菌性能。
[0031]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抗菌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1、上述涤纶面料经过碱洗、酸洗、冷冻和烘干后除去涤纶面料中的低聚物,便于后期膨化、上色等。将预处理的涤纶面料加入膨化溶液中,使得涤纶面料中的纤维一定程度疏松膨胀,便于后期抗菌溶液中的抗菌物质附着在涤纶面料的纤维上,从而使得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此外,也便于后期染色上色,从而解决了涤纶面料染色性差的问题。同时,在染色后继续在涤纶面料上涂覆一层氧化锌凝胶,干燥固化后使其形成一层纳米氧化锌保护膜,也可以提高涤纶面料的抗菌性能。
[0033]2、上述抗菌溶液采用多种植物抗菌组分,一方面植物抗菌成分的来源更为天然,对环境的污染小;另一方面选取的具有抗菌性的植物,其味道较为清香,经过上述抗菌溶液处理后的涤纶面料没有明显的异味。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实施例1~4中一种抗菌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涤纶面料依次经过碱洗、酸洗、冷冻和烘干后,得到预处理的涤纶面料;步骤二、将步骤一中预处理的涤纶面料放入膨化溶液中进行减压渗透处理,得到膨化的涤纶面料;步骤三、将步骤二中膨化的涤纶面料放入浸泡机中,抗菌溶液完全浸没膨化的涤纶面料进行抗菌处理,即得抗菌处理的涤纶面料;步骤四、步骤三中的抗菌处理的涤纶面料经过精炼、染色,即得染色后的涤纶面料;步骤五、向染色后的涤纶面料上涂覆一层氧化锌凝胶,干燥固化,即得抗菌涤纶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碱洗具体为:将涤纶面料放入pH为8.5~9.5的洗涤溶液中洗涤,即得碱洗后的涤纶面料;所述步骤一中酸洗具体为:将碱洗后的涤纶面料放入pH为5.5~6.5的洗涤溶液中洗涤,即得酸洗后的涤纶面料;所述步骤一中冷冻具体为:将酸洗后的涤纶面料放入

5~0℃的冷冻箱中冷冻至少20min,升温至20~30℃,即得冷冻后的涤纶面料;所述步骤一中烘干具体为:将冷冻后的涤纶面料升温至80~100℃干燥至少30min,即得烘干后的涤纶面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化溶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3~5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佳孙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迪玛希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