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方法及工装技术

技术编号:344564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7:03
本公开涉及风电叶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方法及工装,该结构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结构胶模块;第一模块的端面上朝向第二模块延伸设置有伸入至第二模块内的粘接法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对接面之间的间隙中注入结构胶经挤压固化形成结构胶模块;其中,第一模块在粘接法兰起始端处的厚度朝向内表面延伸形成第一加强部,结构胶模块在第二模块内部朝向远离粘接法兰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加强部。本公开通过粘接法兰的设置,有利于控制模块化叶片双面搭接的粘接质量,通过第一模块厚度增加形成的第一加强部以及结构胶模块溢出形成的第二加强部,有利于提高装配位置的抗疲劳安全性,同时降低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动性能的影响。动性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方法及工装


[0001]本公开涉及风电叶片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方法及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风电叶片是风电机组中将自然界风能转换为风力发电机组电能的核心部件,随着风电叶片的竞争激烈,开始朝着大型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专利技术人已知的相关技术中,风电叶片的制造多采用模具进行加工,然而随着风电叶片的大型化发展,普通的模具已经无法满足制造需求;为此,专利技术人开始研究模块化风电叶片制作技术,通过模块化制作,一方面可以减少模具的占地面积,降低制作难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风电叶片的运输和安装难度;然而相比较一体化叶片的制作,如何保证模块化分段连接叶片连接点的强度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公开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方法及工装,采用粘接法兰伸入至第二模块内部,以及对第一模块与粘接法兰连接处厚度的加厚,提高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连接强度。
[0005]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结构胶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模块的端面上朝向第二模块延伸设置有粘接法兰,所述粘接法兰伸入至所述第二模块内;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对接面之间以及所述粘接法兰与所述第二模块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结构胶模块填充于该间隙中经挤压固化成型;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外表面齐平,所述第一模块在所述粘接法兰起始端处的厚度朝向内表面延伸形成第一加强部,所述结构胶模块在所述第二模块内部朝向远离粘接法兰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加强部。
[000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部从远离所述粘接法兰至靠近所述粘接法兰的方向厚度逐渐增加设置。
[0007]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强部朝向远离所述粘接法兰的方向厚度逐渐减小设置。
[0008]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的倾斜比例为1:30~1:20。
[0009]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部、处于所述第二模块内的粘接法兰底
部以及所述第二加强部上还覆盖有复合材料补强层。
[0010]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模块化叶片连接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中,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对接面上涂覆结构胶;对接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至设定位置处,并沿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对接方向施加设定压力;当沿对接方向压力达到停止保持压力后,开始在厚度方向的两侧施加设定压力,使得粘接法兰边缘的结构胶溢出,保持施压至固化完成;其中,在制备第一模块时,所述第一模块靠近粘接法兰处的厚度加厚形成第一加强部;在厚度方向施压使得粘接法兰边缘的结构胶溢出时,将溢出的结构胶朝向远离法兰的方向刮涂形成第二加强部。
[001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制备第一模块时,所述第一加强部被配置为朝向靠近粘贴法兰的方向厚度逐渐加厚设置;在刮涂形成第二加强部时,所述第二加强部朝向远离粘贴法兰的方向厚度逐渐减小设置。
[001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厚度方向施压固化后,若结构胶从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对接面的外侧溢出,则对溢出部分进行打磨平整,以消除缺陷。
[001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固化完成,消除缺陷后,在第一模块对接面的内表面上覆盖复合材料补强层。
[0014]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模块化叶片连接工装,应用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中,包括:内部顶压机构,所述内部顶压机构与的两端具有与部分第一加强部以及部分粘接法兰内壁抵触的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与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内壁随型设置,所述内部顶压机构用于朝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压力;外部承托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对接面的外侧,且分别与两所述挤压块相对设置,所述外部承托机构具有与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外表面随型设置的托块,所述托块在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对接面处具有朝向对接缝开口设置的溢胶槽。
[0015]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本公开通过在第一模块朝向第二模块内部延伸设置的粘接法兰,有利于控制模块化叶片双面搭接的粘接质量,通过第一模块厚度增加形成的第一加强部以及结构胶模块溢出形成的第二加强部,有利于提高装配位置的抗疲劳安全性,同时降低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的轴向剖视图;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对接结构示意图(不含结构胶模块);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对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覆盖了复合材料补强层的对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的倾斜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施压过程中具有缺陷的压接位置示意图;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对缺陷位置进行打磨修整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模块化叶片连接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图10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公开。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如图1至图6所示的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模块10、第二模块20和结构胶模块30;如图1中所示,第一模块10和第二模块20相对设置,且第一模块10的端面上朝向第二模块20延伸设置有粘接法兰11,粘接法兰11伸入至第二模块20内;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粘接法兰11是直接在第一模块10的端部加工成型的,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可以减少分段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结构胶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模块的端面上朝向第二模块延伸设置有粘接法兰,所述粘接法兰伸入至所述第二模块内;所述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对接面之间以及所述粘接法兰与所述第二模块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结构胶模块填充于该间隙中经挤压固化成型;其中,所述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外表面齐平,所述第一模块在所述粘接法兰起始端处的厚度朝向内表面延伸形成第一加强部,所述结构胶模块在所述第二模块内部朝向远离粘接法兰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加强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从远离所述粘接法兰至靠近所述粘接法兰的方向厚度逐渐增加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朝向远离所述粘接法兰的方向厚度逐渐减小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的倾斜比例为1:30~1: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处于所述第二模块内的粘接法兰底部以及所述第二加强部上还覆盖有复合材料补强层。6.一种模块化叶片连接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叶片连接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在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对接面上涂覆结构胶;对接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至设定位置处,并沿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对接方向施加设定压力;当沿对接方向压力达到停止保持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昆伦刘叶霖曹磊张健白高宇林爽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