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轨道交通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4388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架、轨道交通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转向架包括左行走轮、右行走轮、左限位轮和右限位轮,左行走轮与右行走轮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且两者均用于与轨道梁的上表面抵接,左限位轮和右限位轮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且两者均用于与轨道梁的向背于上表面的下表面抵接;左限位轮与左行走轮位于转向架的左侧且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右限位轮与右行走轮位于转向架的右侧且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轨道交通车辆能够保持受力平衡,其在至少上下方向上的运动能够因其与轨道梁的位置约束而受到限制,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上下晃动、左右晃动、一侧倾斜和侧翻等不稳定的情况。定的情况。定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架、轨道交通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公共交通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架、轨道交通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使用轨道交通车辆来运输。已有的诸如胶轮轨道交通车辆等轨道交通车辆,其转向架通常设置有左右两侧的诸如胶轮的行走轮,行走轮在轨道梁上行走。一些轨道交通车辆特别是胶轮轨道交通车辆没有设置防侧倾的结构,使得车辆平稳性太差,乘客舒适度差,极大的限制了车辆速度的提升。车辆晃动太大,导致车辆运行需要很大的空间,不仅增加了运营的安全风险(车辆干涉、乘客上下车踏空等),且极大的限制了车辆对各种条件的适应性,使车辆丧失竞争力。另一些胶轮轨道交通车辆设置防侧翻杆来防止其侧翻,然而这种结构不能完全消除侧翻的风险,仍存在上述各种问题。
[0003]因此,需要一种转向架、轨道交通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5]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转向架,所述轨道交通车辆在行驶时沿轨道梁移动并包括第一车体,所述转向架设于所述第一车体的底部,所述转向架包括左行走轮、右行走轮、左限位轮和右限位轮,所述左行走轮与所述右行走轮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且两者均用于与所述轨道梁的上表面抵接,所述左限位轮和右限位轮在所述左右方向上间隔开且两者均用于与所述轨道梁的向背于所述上表面的下表面抵接;
[0006]其中,所述左限位轮与所述左行走轮位于所述转向架的左侧且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所述右限位轮与所述右行走轮位于所述转向架的右侧且在所述上下方向上间隔开。
[0007]可选地,所述转向架还包括第二悬挂系统,所述第二悬挂系统用于连接位于所述轨道梁下方的第二车体。
[0008]可选地,所述左限位轮在与所述左右方向平行的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左行走轮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部分或全部重叠,所述右限位轮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右行走轮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部分或全部重叠。
[0009]可选地,所述左行走轮和所述右行走轮均为胶轮。
[0010]可选地,所述转向架还包括车轴和连接梁,所述车轴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连接梁位于所述左行走轮与所述右行走轮之间,并连接所述左限位轮和所述右限位轮。
[0011]可选地,所述连接梁包括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主体梁、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侧部梁,所述侧部梁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梁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限位轮和所述右限位轮分别设于相对应的所述侧部梁的端部。
[0012]可选地,所述转向架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用于与所述轨道梁的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侧表面抵接。
[0013]可选地,所述导向轮包括左导向轮和右导向轮,所述左导向轮和所述右导向轮均位于所述左行走轮和所述右行走轮之间,所述左导向轮和所述右导向轮分别用于与所述轨道梁的彼此面向的侧表面抵接。
[0014]可选地,所述转向架还包括车轴、第一悬挂系统和减震装置,所述车轴与所述左行走轮和所述右行走轮连接,所述第一悬挂系统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车体的底部和所述车轴,所述减震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车体的底部和所述车轴之间,所述第二悬挂系统连接至所述车轴。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其包括第一车体和根据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转向架,所述转向架设于所述第一车体的底部。
[0016]可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车体下方的第二车体,所述第二车体与所述转向架的第二悬挂系统相连。
[0017]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包括:
[0018]轨道梁,以及
[0019]根据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轨道交通车辆,所述第一车体位于所述轨道梁的上方,所述左行走轮和所述右行走轮均位于所述轨道梁的上表面,所述左限位轮和右限位轮均位于所述轨道梁的下方并与所述轨道梁的下表面抵接。
[0020]可选地,所述轨道交通车辆的第二车体位于所述轨道梁的下方。
[0021]可选地,所述轨道梁包括左轨道梁和右轨道梁,所述左轨道梁平行于所述右轨道梁并且与所述右轨道梁间隔开,所述左轨道梁位于所述左限位轮与所述左行走轮之间,所述右轨道梁位于所述右限位轮与所述右行走轮之间;
[0022]所述转向架的连接梁位于所述左轨道梁与所述右轨道梁之间。
[0023]可选地,所述转向架的左导向轮和右导向轮位于所述左轨道梁和所述右轨道梁之间,所述左导向轮与所述左轨道梁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表面抵接,所述右导向轮与所述右轨道梁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表面抵接。
[0024]可选地,所述轨道梁构造有逃生通道;或者
[0025]所述第一车体平行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车体之间的轨道梁构造有逃生通道。
[0026]根据本技术的转向架,轨道交通车辆在行驶时,其左行走轮和右行走轮沿轨道梁的上表面行走,同时其左限位轮和右限位轮沿轨道梁的下表面移动。由此,轨道交通车辆能够保持受力平衡,其在至少上下方向上的运动能够因其与轨道梁的位置约束而受到限制。当轨道交通车辆在行驶时倾向于不期望的运动时,例如在转弯时倾向于不期望的侧倾时,轨道交通车辆在左限位轮和右限位轮处能够受到轨道梁提供的向下的压力而保持在轨道梁上行走,这使得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上下晃动、左右晃动、一侧倾斜和侧翻等不稳定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7]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8]附图中:
[0029]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轨道交通系统的截面图;
[0030]图2为图1所示的轨道交通系统的侧视图;
[0031]图3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图;
[0032]图4为图1所示的轨道交通系统在站台处的截面图;
[0033]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轨道交通系统的截面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0轨道梁11左轨道梁
[0036]12右轨道梁13逃生通道
[0037]111第一车体112第二车体
[0038]121左行走轮122右行走轮
[0039]123第一悬挂系统124车轴
[0040]125第二悬挂系统131左限位轮
[0041]132右限位轮133连接梁
[0042]134主体梁135侧部梁
[0043]141左导向轮142右导向轮
[0044]20桥架21支撑柱
[0045]30站台31安全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46]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转向架,所述轨道交通车辆在行驶时沿轨道梁移动并包括第一车体,所述转向架设于所述第一车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包括左行走轮、右行走轮、左限位轮和右限位轮,所述左行走轮与所述右行走轮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开且两者均用于与所述轨道梁的上表面抵接,所述左限位轮和右限位轮在所述左右方向上间隔开且两者均用于与所述轨道梁的向背于所述上表面的下表面抵接;其中,所述左限位轮与所述左行走轮位于所述转向架的左侧且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所述右限位轮与所述右行走轮位于所述转向架的右侧且在所述上下方向上间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第二悬挂系统,所述第二悬挂系统用于连接位于所述轨道梁下方的第二车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限位轮在与所述左右方向平行的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左行走轮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部分或全部重叠,所述右限位轮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右行走轮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部分或全部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行走轮和所述右行走轮均为胶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车轴和连接梁,所述车轴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连接梁位于所述左行走轮与所述右行走轮之间,并连接所述左限位轮和所述右限位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包括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主体梁、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侧部梁,所述侧部梁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梁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左限位轮和所述右限位轮分别设于相对应的所述侧部梁的端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用于与所述轨道梁的沿所述上下方向延伸的侧表面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包括左导向轮和右导向轮,所述左导向轮和所述右导向轮均位于所述左行走轮和所述右行走轮之间,所述左导向轮和所述右导向轮分别用于与所述轨道梁的彼此面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玉红刘俊杰张安庆毛光丙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