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隧道安全智能监测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289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隧道安全智能监测预警装置,包括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对应相邻两管片单元连接处设置,第一检测组件对应管片单元设置在其内圈,并能通过相机采集隧道内壁是否出现裂纹,第二检测组件与隧道内壁贴合,衬板结构能够将施加在其外侧环壁的位移沿其周向传递至端部,通过端部的传感器检测位移,判断隧道衬砌结构是否产生形变,在传感器检测到位移产生后,再同时驱动两侧的第一检测组件开始监测隧道内壁,实现智能监测预警。衬板能够同时监测相邻两管片单元的形变位移,且其板体与管片单元中的管片对应设置,能够感应并检测出管片单元任一管片连接处出现的位移破坏,使针对衬板形变的监测更精确。的监测更精确。的监测更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隧道安全智能监测预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安全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隧道安全智能监测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隧道工程建设的发展,盾构隧道因其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扰动小,对复杂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施工安全快速等优点,成为了主流的隧道施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铁路隧道和越江或跨海水下隧道。
[0003]隧道经过常年使用会发生结构变形,在隧道运营过程中,持续的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是隧道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盾构隧道在其衬砌结构变形时,必然会出现管片位移的情况,且管片接头高压受弯破坏会导致管片上出现裂纹,甚至会出现管片连接螺栓的拉断,并破坏相邻管片间的接缝结构。需要及时检测出结构变形并进行处理,确保隧道运营安全。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公开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隧道安全智能监测预警装置,可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隧道安全智能监测预警装置,包括对应隧道长度方向若干管片单元设置的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均沿隧道周向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对应相邻两所述管片单元连接处设置,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对应所述管片单元设置在其内圈,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与其两侧的两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相连;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导轨、载具和相机,所述导轨沿管片单元周向设置并靠近其内壁,所述相机安装在所述载具上并朝向所述管片单元内壁设置,所述载具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与所述管片单元内壁贴合的衬板,所述衬板通过若干板体沿所述管片单元周向拼接而成,在所述衬板的端部设置有传感器检测所述衬板的周向位移。
[0007]进一步的,构成所述衬板的板体均适应所述管片单元内壁设置为圆弧板,所述衬板包括顶板,邻接板和标准板,所述顶板对应所述管片单元中的封顶块设置,所述邻接板位于所述顶板两侧且分别对应所述管片单元中的邻接块设置,所述标准板对应所述管片单元中的标准块设置有多个。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顶板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面,在所述邻接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所述标准板与所述邻接板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面;
所述顶板和所述邻接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卡合相连,所述邻接板和所述标准板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面和所述第四连接面卡合相连。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平面段和第一弧面段,所述第三连接面和所述第四连接面均包括第二平面段和第二弧面段;所述第一弧面段和所述第二弧面段的圆心均朝向内侧设置,且均靠近所述管片单元外圈,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平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延伸至所述管片单元内壁。
[0010]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圆心角与所述第一弧面段的圆心角互余,所述邻接板的圆心角与所述第二弧面段的圆心角互余。
[0011]进一步的,相邻两所述标准板的连接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合面和第二卡合面,所述第一卡合面和所述第二卡合面结构相同,包括直线段和圆弧段,所述圆弧段靠近所述标准板外壁且其圆心朝向内侧设置,标准板的圆心角与所述圆弧段圆心角互余。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衬板内侧设置有支架,在所述支架朝向所述管片单元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将所述衬板压紧在所述管片单元内壁。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隧道底面两侧的基座上,所述基座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衬板设有所述传感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衬板端部与所述基座之间。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检测组件对应管片单元设置在其内圈,并能通过相机采集隧道内壁是否出现裂纹,第二检测组件与隧道内壁贴合,衬板结构能够将施加在其外侧环壁的位移沿其周向传递至端部,通过端部的传感器检测位移,判断隧道衬砌结构是否产生形变,在传感器检测到位移产生后,再同时驱动两侧的第一检测组件开始监测隧道内壁,实现智能监测预警。
[0015]衬板能够同时监测相邻两管片单元的形变位移,且其板体与管片单元中的管片对应设置,能够感应并检测出管片单元任一管片连接处出现的位移破坏,使针对衬板形变的监测更精确。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能监测预警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监测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相邻两标准板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顶板与邻接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邻接板与标准板的连接示意图;图10为图9中D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11为第一检测组件中相机的监测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管片单元;11、封顶块;12、邻接块;13、标准块;2、第一检测组件;21、导轨;22、载具;23、相机;3、第二检测组件;31、衬板;32、传感器;33、顶板;331、第一连接面;332、第一平面段;333、第一弧面段;34、邻接板;341、第二连接面;342、第三连接面;343、第二平面段;344、第二弧面段;35、标准板;351、第四连接面;352、第一卡合面;353、第二卡合面;354、直线段;355、圆弧段;36、支架;37、第一弹性件;38、第二弹性件;4、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隧道安全智能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应隧道长度方向若干管片单元设置的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和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均沿隧道周向设置,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对应相邻两所述管片单元连接处设置,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对应所述管片单元设置在其内圈,所述第二检测组件与其两侧的两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相连;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导轨、载具和相机,所述导轨沿管片单元周向设置并靠近其内壁,所述相机安装在所述载具上并朝向所述管片单元内壁设置,所述载具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与所述管片单元内壁贴合的衬板,所述衬板通过若干板体沿所述管片单元周向拼接而成,在所述衬板的端部设置有传感器检测所述衬板的周向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隧道安全智能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衬板的板体均适应所述管片单元内壁设置为圆弧板,所述衬板包括顶板,邻接板和标准板,所述顶板对应所述管片单元中的封顶块设置,所述邻接板位于所述顶板两侧且分别对应所述管片单元中的邻接块设置,所述标准板对应所述管片单元中的标准块设置有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隧道安全智能监测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面,在所述邻接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面和第三连接面,所述标准板与所述邻接板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面;所述顶板和所述邻接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卡合相连,所述邻接板和所述标准板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面和所述第四连接面卡合相连。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泉袁凯章继文唐元华樊增彬陈刚刘赟毛建军杜晓飞田智利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