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体敏感检测的探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体敏感检测的探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矿井内的作业环境复杂。现有技术采用三分层的作业方式,包含在最下方预留的瓦斯层、中间预留煤炭的运输层以及上方的采矿层。通过预留的瓦斯层避免井下渗水对人员和开采设备的损害。机器或工人在最上层的采矿层将矿产采集。采集的矿产沿运输层和采矿层之间的通道自采矿层掉落至运输层。处于运输层的矿产被运输带传送至地上。例如,公开号为CN111768075A的中国专利提供一种矿井水灾过程中涉险人员危险性评估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确定矿井水灾过程中涉险人员受到危险的直接影响因素;获取所述直接影响因素在矿井水灾中的实际状况;根据所述实际状况,定量评估所述矿井水灾过程中涉险人员受到的水流危险性、气体危险性和通行危险性;根据所述水流危险性、气体危险性和通行危险性,评估所述矿井水灾过程中涉险人员受到的综合危险性。
[0003]除了单独设置预防渗水的瓦斯层外,采矿层还会密集设置危险气体的检测装置。例如,公开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体敏感检测的探测系统,包含基于气味和/或声音监测危险源的危险源识别模块和以风力或水力排除矿井巷道内的危险源的排危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系统包含调度中心,所述调度中心响应于由所述危险源识别模块提供的危险源残留量的变化控制所述排危模块采取对应的排危模式,其中,在所述排危模块持续作业时,由所述危险源识别模块提供的危险源残留量的持续升高触发所述调度中心生成第一次危险报告;响应于所述危险源识别模块提供的危险源残留量达到第一阈值,所述调度中心以在所述排危模块的触发状态下生成关于矿井巷道内的安全等级的第二次危险报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中心基于与所述危险源残留量成正比的所述排危模块的排危模式控制所述排危模块变更排危模式,使所述排危模块能够基于环境中危险源的浓度变化而调整用于排出危险源的排危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调度中心发送的第二危险报告,所述地面调度依据所述危险源识别模块提供的危险源浓度对危险源辐射的区域进行分类,其中,危险源辐射的所述区域至少包含浓度最高的第一区域、浓度次之的第二区域和浓度较低的第三区域,第一区域的危险源浓度满足发生爆炸或燃烧的条件,第二区域的危险源浓度虽然不满足发生爆炸或燃烧的条件但会使人体发生应激反应,第三区域的危险源浓度既不满足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树伟,龚元兵,刘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艾感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