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骨再生或骨形成的多肽的制备及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促进骨再生或骨形成的多肽的制备及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先天疾病、癌症、创伤、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组织工程即干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的结合,为功能性骨再生带来了新的希望。多种生长因子参与调控骨再生过程的不同阶段;其中一些生长因子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前修复骨缺损模型。主要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A,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BB,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2等。其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是应用最广泛的骨移植辅助治疗的生长因子。
[0003]BMPs参与骨再生过程的所有阶段,包括软骨生成、血管生成和成骨。小鼠模型已经确定BMP2是启动骨修复反应所需的刺激,BMP2缺失会导致骨痂形成困难。美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肽在制备促进骨再生或骨形成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在制备促进骨再生或骨形成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构建过表达质粒:设计多肽的引物序列,进行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将含目的基因的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回收得到纯净的目的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到酶切后的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再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挑选单克隆细菌进行质粒抽提纯化,得过表达质粒;B、获得多肽:将过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挑选单克隆细菌接种LB培养基进行摇床培养,所得培养液中加入蛋白诱导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菌液经第一次离心、裂解后,再第二次离心、过滤,然后提取得到多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肽在制备促进骨再生或骨形成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多肽的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4和SEQ ID NO:15所示;所述载体为pGEX
‑
4T
‑
1,酶切的位点为BamH I和Not I;所述大肠杆菌为感受态大肠杆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肽在制备促进骨再生或骨形成的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感受态大肠杆菌为感受态BL21;所述LB培养基中含有氨苄青霉素;所述摇床培养具体为:先37℃摇床培养6
‑
7h,所得菌液再以1:20
‑
200的体积比转接入新的LB培养基中,再37℃摇床培养至CD600值达到0.6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肽在制备促进骨损伤再生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蛋白诱导剂为浓度100μM
‑
2mM的IpTG;所述处理的条件为:在20
‑
30℃下处理12
‑
14小时;所述第一次离心的条件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蔚,朱晓晗,林文珍,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