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牙列力学分析的咬合导板设计与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8717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牙列力学分析的咬合导板设计与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患者口腔影像数据,构建包含牙冠、牙根和牙槽骨结构的三维数字化模型;S2:计算上颌前牙区域牙根结构的整体力学参考点;S3:获取所述上颌前牙区域各切牙的切缘中点和各尖牙的牙尖点,求几何中心,并将所述几何中心与整体力学参考点连接形成牙列方向向量;S4:计算目标牙列排布与初始牙列排布在唇舌方向的位移关系;S5:计算上颌前牙区域咬合力方向与牙列方向向量之间的夹角;S6:依据S5中夹角的计算结果,确定咬合导板的关键形态参数;S7:制造咬合导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精准力学适配、量化治疗预测、个性化设计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牙列力学分析的咬合导板设计与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口腔正畸、颌面重建和复杂咬合干预治疗中,咬合导板是一类常用的过渡性或辅助性装置,主要用于引导上下颌牙列达到新的咬合关系,控制治疗过程中的牙齿位移趋势,并在必要时调整咀嚼肌群活动模式。目前,咬合导板广泛应用于tmd治疗、前牙开合病例、深覆合调整以及牙列前倾或后缩的个性化干预中。

2、传统咬合导板设计主要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通过石膏模型或数字牙模上的视觉判断,结合二维影像(如侧位片)进行导板形态的估算。然而,这种经验式设计存在多个技术瓶颈:

3、一方面,导板的关键设计参数(如接触斜面角度、厚度、咬合点分布)通常缺乏基于咬合力和牙列结构定量分析的支持,不能有效预测牙齿在功能加载下的真实响应,容易引起不受控的牙齿唇倾、舌倾或垂直向变化。当前已有研究指出,前牙区域尤其容易在咬合调整中出现非期望性的舌向转矩或唇向突出。

4、另一方面,现有设计方法通常将每颗牙齿视为独立处理单元,忽略了牙列作为整体结构在力学响应中的协同性,导致治疗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牙列力学分析的咬合导板设计与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牙列力学分析的咬合导板设计与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三维数字化模型融合的数据包括侧位片、全景片、CBCT图像和口扫数据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牙列力学分析的咬合导板设计与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利用数学空间算法计算几何中心(204);将几何中心(204)与力学参考点(203)之间建立直线连接,即形成牙列方向向量,定义为初始牙列空间轴线(205);初始牙列空间轴线(205)表示该牙段的几何排布主方向,用于判断牙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牙列力学分析的咬合导板设计与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牙列力学分析的咬合导板设计与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三维数字化模型融合的数据包括侧位片、全景片、cbct图像和口扫数据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牙列力学分析的咬合导板设计与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利用数学空间算法计算几何中心(204);将几何中心(204)与力学参考点(203)之间建立直线连接,即形成牙列方向向量,定义为初始牙列空间轴线(205);初始牙列空间轴线(205)表示该牙段的几何排布主方向,用于判断牙齿力学响应方向,并为后续夹角(306)计算提供参考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牙列力学分析的咬合导板设计与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位移关系由唇舌向投影距离δd与倾斜角度变化量δθ共同决定,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牙列力学分析的咬合导板设计与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位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沨婷冯齐平肖圣钊房兵潘晓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