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闭合器和组织闭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424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活体组织闭合装置(1)包括:细长的主体部件(2)、用于闭合刺穿活体组织膜的伤口孔的夹具(活体组织闭合器)(4)以及线(8)。该主体部件(2)包括护套(5)和细长的供给和变形部件(3)。所述细长的供给和变形部件(3)包括包覆管(6)、推进管(7)、线锚固帽(9)、导丝(11)以及止动器(12)。夹具(4)包括:用于从活体组织膜的一侧覆盖伤口孔和该伤口孔的周围部分的密封部分(41);变形部分(42),其可以在变形部分(42)能够穿过伤口孔的第一形式和变形部分(42)可以与密封部分(41)配合而从另一侧将活体组织膜夹在它们之间的第二形式之间变形;和用于将变形部分(42)保持在第二形式的紧固部分(4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生物的组织闭合器和组织闭合装置。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活体组织闭合器以及活体组织闭合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广泛地进行通过将用于诊断和治疗的装置(如导管)插入到血管或者某些其它的活体组织中来执行的微创手术。例如,在心脏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中,为了针对狭窄进行治疗,必需将诸如导管类的装置插入到血管中。将导管插入到血管内的这类插入操作通常通过一个穿刺孔来完成,所述的穿刺孔通过切开大腿区域来形成。因此,治疗结束后,必须止住通过穿刺孔的流血。然而,由于来自股动脉的血流血压(流血血压)很高,对于执行医学治疗的人来说,要进行这样一项艰巨的工作,即,用手的手指持续压住所需部位一段很长的时间。近几年,为了容易并可靠地进行这种止血工作,已经研究了通过插入伤口孔来缝合形成于血管中的孔的缝合装置。例如专利号为Hei8-504618的PCT专利的日文译本公开了一种缝合装置,其构造成在所述缝合装置的端部配置一个可以扩张为篮子形状的构件。缝合时,将该构件插入到血管内并且扩张为篮子形状,然后插入缝合针,之后扩张为篮子形状的构件闭合以便抓住所述针,并且之后将所述装置的端部抽回。然而,具有如上所述的这种构造的缝合装置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抓持针的可靠性低。另外,当用于缝合的线一旦穿过针,就需要进行线的替换工作。因此,该缝合装置的另一个问题是需要缝合的时间和劳力。同时,在日本专利No.2,562,007中公开了一种作为活体组织闭合装置的装置,其中通过线将硬的密封部分和胶原海绵相互连接。作为该装置的操作方法,将该装置主体部件的远端通过伤口孔插入到血管内,并且将密封部分扩张。然后,在将主体部件慢慢抽回的同时,将密封部分设置成与伤口孔和伤口孔的周围组织接触。如果在密封部分抓持伤口孔的同时将该主体部件抽回,那么胶原海绵从主体部件的远端在伤口孔上的组织中膨胀。然后,将主体部件抽回到体外,并将连接密封部分和胶原海绵的线抽回,以推进预先设置的结,从而将密封部分和胶原海绵向彼此拉动,以进行止血。最后,将线剪断,由此结束该操作。然而,在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活体组织闭合装置中,将胶原海绵从具有与伤口孔直径基本上相同的直径的主体部件向伤口孔推进。因此,该活体组织闭合装置存在胶原海绵被插入到血管内的问题。另外,该活体组织闭合装置还存在胶原海绵有时会在主体部件的远端内膨胀而不从主体部件中送出的问题。此外,因为密封部分和胶原海绵由线相互连接,所以密封部分和胶原海绵中的一个会相对于另一个沿任意方向移动。因此,角度会改变到不希望的方向,并且该活体组织闭合装置的操作困难。同时,日本专利No.3,133,059公开了一种装置,其中其上连接有线的闭合构件设置于血管内并将一个环(锁定构件)滑动以沿所述的线运动。然后,所述环在血管的外部锁住所述线,以闭合形成于血管中的孔。根据所述的装置,闭合构件通过由一些部件将环固定到线上而被紧固到血管壁上。然而,对于具有如上所述这类结构的装置,因为在皮下组织内进行将环紧固到线上的操作,所以紧固操作困难。另外,因为环的外径需要为使所述环可以插入到伤口孔内的尺寸,所以不能避免将该环形成为小尺寸,存在环可能通过形成在血管中的孔落入血管内的可能性。另外,因为通过线将密封构件和环相互连接,所以该密封构件和环中的一个可相对于另一个沿任意方向移动。因此,角度会改变为不希望的方向,并且该活体组织闭合装置难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织闭合器和组织闭合装置,其可以容易可靠地闭合形成于组织(如血管壁)中的开口,以便将血完全止住,并且其安全性高。为了获得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闭合刺穿组织膜的开口的组织闭合器,其包括,密封部分,其具有用于从该组织膜的一侧覆盖该开口和该开口的周围部分的平坦表面部分;变形部分,其能够沿基本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扩张和收缩;以及紧固部分,其定位于所述变形部分内侧,用于将所述的变形部分保持在预定的形式;所述变形部分具有开口部分,其可相对于所述紧固部分运动并且能够接收所述的紧固部分;以及一固定部分,其与所述紧固部分一体地形成并且相对于所述紧固部分不可动。采用该组织闭合器,对形成于组织膜(如血管壁)中的开口的止血操作可以以高度的准确性和高度的安全性容易地进行。换句话说,可以容易可靠地闭合所述的开口,并且可以彻底止血。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的密封部分和所述变形部分由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的变形部分具有框架形状。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变形部分具有由四根连接件一体形成的四边形形状,并且该变形部分可这样变形,即,在所述的四边形的对角位置处的两个拐角部分朝向彼此运动和相互离开地运动。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紧固部分以能够控制所述的两拐角部分之间的距离的方式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紧固部分以能够在多个等级上控制所述的两拐角部分之间的距离的方式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紧固部分以能够在多个等级上控制所述变形部分变形程度的方式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中所述的紧固部分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允许所述变形部分的沿变形程度增加的方向的变形而阻止所述变形部分沿变形程度下降的另一方向的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紧固部分具有至少一个能够插入到所述开口部分中并且与所述变形部分接合的爪。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密封部分具有板的形状。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将所述变形部分连接到所述的密封部分,以进行摆动运动。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紧固部分与所述的密封部分和变形部分由相同材料一体地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紧固部分和所述的变形部分分别相对于所述的密封部分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组织闭合器由生物可吸收材料制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组织闭合器在其内形成导丝将从中穿过的孔。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紧固部分在其内形成使用于牵引所述组织闭合器的绳从中穿过的孔。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组织膜是血管壁,并且所述的一侧是该血管壁的内表面。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闭合刺穿组织膜的开口的组织闭合器,其包括密封部分,其具有板的形状,用于从该组织膜的一侧覆盖该开口和该开口的周围部分,变形部分,其具有框架形状,可以在收缩形式和扩张形式之间变形,在该收缩形式中,所述变形部分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方向延伸并且沿基本上平行于密封部分的方向收缩,在该扩张形式中,所述变形部分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密封部分的方向收缩并且沿基本上平行于密封部分的方向扩张,以及紧固部分,其在所述变形部分变形到所述收缩形式和所述扩张形式之间的预定形式时用于保持所述变形部分。采用该组织闭合器,对形成于组织膜上的开口的止血操作可以以更高的准确性和高度的安全性容易地进行。换句话说,可以容易可靠地闭合该开口,并且可以彻底止血。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的变形部分具有类似缩放仪的形状。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的变形部分具有通过将带状构件弯曲多次形成的多边环形形状。在本专利技术的组织闭合器中,优选的是所述变形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闭合刺穿组织膜的开口的组织闭合器,其包括:密封部分,其具有用于从该组织膜的一侧覆盖该开口和该开口的周围部分的平坦表面部分;变形部分,其能够沿基本上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扩张和收缩;以及紧固部分,其定位在所述变形部分的内侧,用于将所述的变形部分保持为预定的形式;所述变形部分具有:开口部分,其可相对于所述紧固部分运动并且能够接收所述的紧固部分;以及一固定部分,其与所述紧固部分一体地形成并且相对于所述紧固部分不可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浦政克丸山智司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