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穿梁套管定位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40794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穿梁套管定位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支撑架;将支撑架固装在穿梁套管顶部;支设梁模板;放置穿梁套管;安装预制叠合板;精准定位穿梁套管,预制叠合板安装完成后,待穿梁套管位置精确定位后,将支撑架固装在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伸出钢筋底端部,从而将穿梁套管准确定位;梁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梁;拆除梁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穿梁套管以预制叠合板的伸出钢筋为定位基准,定位精度高、不偏移。穿梁套管通过支撑架实现牢固定位,确保在浇注梁混凝土的过程中穿梁套管不位移、不变形、不歪斜,实现了穿梁套管的精准定位,浇筑完成后可直接将梁模板取下,简化了施工步骤,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穿梁套管定位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是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穿梁套管定位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中,浇筑梁时需要通过预埋套管的方式预留出布置管道的孔洞,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套管绑扎在梁钢筋上进行定位,然而在浇筑过程中,现场踩踏、混凝土振捣容易导致套管出现偏移、歪斜等状况,严重影响定位精度,不利于后期管道的布局。
[0003]公开号为111779267A的专利申请中提供了一种穿梁套管免焊埋设固定工艺,在穿梁套管两端固装固定点位,通过螺钉将固定点位固定在两侧楼板边缘的模板支护上,从而实现穿梁套管在模板中的定位。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螺钉将套管固定在梁的模板上,因而需要在模板上打孔,损伤梁模板;2、梁浇筑完成后将梁模板拆卸之前,需将套管的螺钉拆除,增加了施工步骤,操作过程繁琐复杂,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穿梁套管定位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穿梁套管定位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制作支撑架;
[0007]步骤二、将支撑架固装在穿梁套管顶部;
[0008]步骤三、支设梁模板;
[0009]步骤四、放置穿梁套管
[0010]将穿梁套管直接放入梁模板内进行粗定位,粗调水平位置;
[0011]步骤五、安装预制叠合板
[0012]吊装预制叠合板,所述预制叠合板的端部伸出钢筋位于所述梁模板上方;
[0013]步骤六、精准定位穿梁套管
[0014]预制叠合板安装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调整穿梁套管位置,待穿梁套管位置精确定位后,将支撑架固装在所述预制叠合板的伸出钢筋底端部,从而将穿梁套管准确定位;
[0015]步骤七、梁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梁
[0016]所述穿梁套管固装定位之后,绑扎钢筋,最后向梁模板内注入混凝土;
[0017]步骤八、拆除梁模板。
[0018]而且,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竖杆为两个且竖直间隔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竖杆的底端部分别固装在所述穿梁套管沿轴线方向的顶端部,每个所述竖杆的顶端部分别固装所述横杆,所述横杆与所述穿梁套管的轴线相垂直。
[0019]而且,所述竖杆为L型结构。
[0020]而且,所述穿梁套管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所述穿梁套管的底端部之间固装有至
少一个连接杆。
[0021]而且,两个所述竖杆之间倾斜固装加强筋。
[0022]而且,所述步骤一中,制作支撑架时,先根据现场环境确定穿梁套管的水平位置、标高、穿梁套管外径和预制叠合板的端部伸出钢筋的标高,再根据上述参数确定支撑架的竖杆高度、横杆长度,利用BIM技术建立模型并导出预制加工深化图,制作出横杆和竖杆,并进行装配加工焊接,完成支撑架的制作。
[0023]而且,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支撑架焊接在所述穿梁套管的顶端部。
[0024]而且,所述步骤六中,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预制叠合板的端部伸出钢筋焊接在一起。
[002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26]1、本穿梁套管定位施工方法,先进行粗定位,再进行精确定位,且穿梁套管的定位基准为预制叠合板的伸出钢筋,由于伸出钢筋位于梁模板的上方,因而在浇筑混凝土梁的过程中,穿梁套管的定位基准(即预制叠合板的伸出钢筋)不会因混凝土振捣产生位移或者受侧向力影响,确保穿梁套管的定位准确。
[0027]2、本穿梁套管定位施工方法中,支撑架根据施工需求提前加工,实现对穿梁套管位置的精确定位,有效确保施工质量,方便后续管道布局;且支撑架直接与预制叠合板的伸出钢筋焊接固定,无需损伤梁模板,浇筑完成后可直接拆除梁模板,保证了梁模板的强度不被破坏,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0028]3、本穿梁套管定位施工方法中,支撑架的两个竖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有效提高了强度,有效防止在浇注梁混凝土的过程中支撑架变形,提高了穿梁套管定位的稳定性及定位精度。
[0029]4、本穿梁套管定位施工方法中,通过在两个穿梁套管底部固装连接杆,防止穿梁套管在混凝土的挤压、振捣下产生横向偏移,进一步提高了穿梁套管定位的准确性,实现了穿梁套管一次成活、一次成优。
[0030]5、本专利技术方法施工简单,穿梁套管以预制叠合板的伸出钢筋为定位基准,定位精度高、不偏移。穿梁套管通过支撑架实现牢固定位,确保在浇注梁混凝土的过程中穿梁套管不位移、不变形、不歪斜,实现了穿梁套管的精准定位,且施工时无需损伤梁模板,浇筑完成后可直接将梁模板取下,简化了施工步骤,施工工序科学合理,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撑架与穿梁套管安装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支撑架和穿梁套管的主视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支撑架和穿梁套管的侧视图;
[003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36]图中,1为竖杆,2为加强筋,3为横杆,4为连接杆,5为穿梁套管,6为钢筋,7为预制叠合板,8为梁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穿梁套管定位施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39]步骤一、制作支撑架
[0040]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杆3和竖杆1,所述竖杆1为两个且竖直间隔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竖杆1的底端部分别固装在所述穿梁套管5沿轴线方向的顶端部,每个所述竖杆1的顶端部分别固装所述横杆3,所述横杆3与所述穿梁套管5的轴线相垂直。本支撑架结构简单牢固、制作方便、成本低。
[0041]先根据现场环境确定穿梁套管5的水平位置、标高、套管外径和预制叠合板7的端部伸出钢筋6的标高,再根据上述参数确定支撑架的竖杆1竖向高度、加强筋2长度和横杆3长度,利用BIM技术建立模型并导出预制加工深化图,进行可视化交底,根据加工深化图制作出横杆3、加强筋2和竖杆1,并进行装配加工焊接,完成支撑架的制作。
[0042]步骤二、将支撑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装在穿梁套管5的顶部;
[0043]实施例中,以两个穿梁套管5为例,所述竖杆1为L型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穿梁套管5的底端部之间固装有至少一个连接杆4,相邻两个所述竖杆1之间倾斜固装加强筋2。通过加强筋2以及连接杆4的设置,有效提升了支撑架的稳固性,提高了支撑架的承载能力,避免浇筑过程中支撑架发生变形,避免浇筑过程中穿梁套管5在混凝土挤压下出现横向偏移。
[0044]步骤三、支设梁模板8
[0045]步骤四、粗定位穿梁套管5
[0046]将穿梁套管5放入梁模板8内,此时的穿梁套管5尚未固定,粗调水平位置;
[0047]步骤五、安装预制叠合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穿梁套管定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支撑架;步骤二、将支撑架固装在穿梁套管(5)顶部;步骤三、支设梁模板;步骤四、粗定位穿梁套管(5)将穿梁套管(5)直接放入梁模板(8)内进行粗定位,粗调水平位置;步骤五、安装预制叠合板(7)吊装预制叠合板(7),所述预制叠合板(7)的端部伸出钢筋(6)位于所述梁模板(8)上方;步骤六、精准定位穿梁套管(5)预制叠合板(7)安装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调整穿梁套管(5)位置,待穿梁套管(5)位置精确定位后,将支撑架固装在所述预制叠合板(7)的伸出钢筋(6)底端部,从而将穿梁套管(5)准确定位;步骤七、梁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梁所述穿梁套管(5)固装定位之后,绑扎钢筋,最后向梁模板(8)内注入混凝土;步骤八、拆除梁模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穿梁套管定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横杆(3)和竖杆(1),所述竖杆(1)为两个且竖直间隔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竖杆(1)的底端部分别固装在所述穿梁套管(5)沿轴线方向的顶端部,每个所述竖杆(1)的顶端部分别固装所述横杆(3),所述横杆(3)与所述穿梁套管(5)的轴线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巨古正华朱旭东张永嘉刘忠桥庞帅陈永伟李哲辉丁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