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979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1:34
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属于抽油设备技术领域。其驱动机构设为两套,固定底座上部复合辊子轴承与移动支座固定连接,液压驱动千斤顶位于固定底座与移动支座之间,液压驱动千斤顶通过高压胶管与便携式液压泵连接;移动机构的两边侧板前后通过横撑连接,中间为立板,上面设有顶板,下面设有辊轴和辊子,起吊机构为液压立式千斤顶,左外钩、左连杆、调节螺杆、右连杆、右外钩依次通过螺纹连接,左外钩、右外钩分别通过铰轴、铰座与内钩的顶部铰接,内钩的底部与液压立式千斤顶的顶部固定连接,垫块设在内钩上部,底板设在液压立式千斤顶下部,液压立式千斤顶的底部与内钩之间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游梁式抽油机前、后、左、右和倾斜进行调整。调整。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抽油机设备
,具体而言是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游梁式抽油机的基本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方便,特别是它可以长期在油田全天候运转,使用可靠。在游梁式抽油机长期生产运行过程中由于抽油机重量大、工作人员安装不规范、抽油机基础下沉、井口管道变形等因素,造成游梁式抽油机驴头中心与井口中心容易造成偏差,故需要对抽油机的位置进行调整。
[0003]通过检索与现有专利技术对比如下:
[0004]一种抽油机调偏装置,申请号 201520821277.0,包括:底座、三角托架、方形活动板、固定销柱、顶丝、受力球座、角形顶座,所述三角托架为三棱柱体,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顶丝穿过所述底座的侧面,顶紧所述三角托架;所述方形活动板放置于所述三角托架上;所述方形活动板上对称设置有 N 个通孔,所述固定销柱穿设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受力球座包括实心半圆球与空心圆筒,所述实心半圆球与所述空心圆筒为一体化设计;所述角形顶座为实心角铁,下端切割成圆形凹槽,与受力球座的所述实心半圆球配合使用;但是,该装置中的固定销柱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弯折、断裂,这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5]抽油机调偏支架,申请号 201921006177.7,包括:支撑件、限位件、滑道和两个连接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被配置为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滑道的上表面,且所述支撑件适于沿所述滑道移动;所述限位件被配置为限制千斤顶在垂直于所述滑道的水平方向上运动;所述两个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滑道上,且适于与抽油机底盘上的连接槽连接,进而将所述滑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底盘上;但是,该装置的滑道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弯折、断裂,这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6]抽油机调偏装置,申请号 201910762830.0,包括第一底板、定位螺栓、螺母、受力背板、支撑板和扶正环;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螺栓从所述第一底板下方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方的所述螺母连接;所述受力背板设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方,并垂直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支撑板设在所述第一底板上方,并垂直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支撑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受力背板所在的平面相交,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心与所述受力背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所述扶正环包括圆环和第一柱体,所述圆环与所述第一柱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柱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二通孔活动连接;但是,该装置不能方便的对抽油机底盘不同的角度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本技术不需要吊车岗位工人就能对游梁式抽油机前、后、左、右和倾斜进行调整;使驴头中心与井
口中心对正,减轻井口盘根磨损,延长盘根使用寿命,防止井口漏油,节约油气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改善了游梁式抽油机的运行工况,降低了游梁式抽油机载荷,节约电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游梁式抽油机作业维护频次,减少停井时间,提高抽油机生产时率,增加油井产量。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本技术包括:驱动机构、移动机构、起吊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设为两套,固定底座上部设有复合辊子轴承,复合辊子轴承的垂向中心轴与移动支座固定连接,液压驱动千斤顶位于固定底座与移动支座之间,设为两个,液压驱动千斤顶通过高压胶管与便携式液压泵连接;所述移动机构的两边侧板前后通过横撑连接,中间设有立板,上面设有顶板,下面辊轴穿过两边侧板、立板与辊子轴动连接;所述起吊机构的液压立式千斤顶设为两个,左外钩、左连杆、调节螺杆、右连杆、右外钩依次通过螺纹连接,左外钩、右外钩分别通过铰轴、铰座与内钩的顶部铰接,内钩的底部与液压立式千斤顶的顶部固定连接,垫块设在内钩的上部,底板设在液压立式千斤顶的下部,液压立式千斤顶的底部与内钩之间设有弹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为“L”状,底部为槽钢结构,内部宽度稍大于复合辊子轴承的边缘宽度,移动支座通过下部复合辊子轴承与固定底座的上面、两侧内壁滚动接触,固定底座的右端两侧设有内肋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座为“T”形结构,右端两侧设有外肋板,下部设有8

10个复合辊子轴承。
[0012]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设为四个,其侧板为跷跷板状,内部设有6

8个辊子,辊子与辊轴之间设有轴承。
[0013]进一步的,所述左外钩、右外钩均为“L”形,里端分别设有与左连杆、右连杆配合的外螺纹,靠近螺纹端设有铰轴的通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杆中间设有六方,两端分别设有与左连杆、右连杆配合的正扣、反扣外螺纹。
[0015]进一步的,所述内钩的为“Z”形结构,顶端与液压驱动千斤顶的轴线上设有“U”形铰座,铰座设有铰轴的通孔。
[0016]进一步的,便携式液压泵为18V充电式便携式锂电池液压电动泵,出油管设有压力表,出口设有三通。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操作安全方便,不需要吊车岗位工人就能调整游梁式抽油机,节约吊车费用;
[0019]2.本技术能够对游梁式抽油机前、后、左、右和抽油机倾斜进行调整,使驴头中心与井口中心对正,减轻井口盘根磨损,延长盘根使用寿命,防止井口漏油,节约油气资源,防止环境污染;
[0020]3.本技术游梁式抽油机调整驴头中心与井口中心对正后,改善了游梁式抽油机的运行工况,降低了游梁式抽油机载荷,节约电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0021]4. 本技术能够减少游梁式抽油机作业维护频次,减少停井时间,提高抽油机生产时率,增加油井产量。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包括:驱动机构、移动机构(5)、起吊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设为两套,固定底座(1)上部设有复合辊子轴承(3),复合辊子轴承(3)的垂向中心轴与移动支座(2)固定连接,液压驱动千斤顶(4)位于固定底座(1)与移动支座(2)之间,设为两个,液压驱动千斤顶(4)通过高压胶管(18)与便携式液压泵(17)连接;所述移动机构(5)的两边侧板(5

3)前后通过横撑(5

6)连接,中间设有立板(5

2),上面设有顶板(5

1),下面辊轴(5

4)穿过两边侧板(5

3)、立板(5

2)与辊子(5

5)轴动连接;所述起吊机构的液压立式千斤顶(10)设为两个,左外钩(6)、左连杆(11)、调节螺杆(12)、右连杆(13)、右外钩(15)依次通过螺纹连接,左外钩(6)、右外钩(15)分别通过铰轴(8)、铰座(9

1)与内钩(9)的顶部铰接,内钩(9)的底部与液压立式千斤顶(10)的顶部固定连接,垫块(7)设在内钩(9)的上部,底板(16)设在液压立式千斤顶(10)的下部,液压立式千斤顶(10)的底部与内钩(9)之间设有弹簧(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油机用调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底座(1)为“L”状,底部为槽钢结构,内部宽度稍大于复合辊子轴承(3)的边缘宽度,移动支座(2)通过下部复合辊子轴承(3)与固定底座(1)的上面、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玉刚孙连双刘成俊李颖程凤平袁大庆董泓铄文士耐沈伟陈妮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