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36843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9:56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介质回路,循环流动有制冷介质,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第二换热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压缩机、第一通道及第三通道依次首尾连通;冷却介质回路,循环流动有冷却介质,包括第一泵、电机电控、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第二泵和电池,第三换热器用于冷却介质与外接冷源换热;第一泵、电机电控、第三换热器、第二通道、第四换热器依次首尾连通,电池、第二泵、第四通道依次首尾连通。通过在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中设置第一换热器与第三换热器,更利于超级快充时对电池快速冷却,提升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性能。能。能。

A new energy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顺应国家政策和环保号召,现在正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但“里程焦虑”问题是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出了大容量电池及超级快充等技术,但超级快充模式下会造成电池热量过高而影响电池充电速率和寿命,从而电池在超级快充时如何进行快速冷却,成为困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在超级快充模式下提高电池冷却性能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0004]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
[0005]制冷介质回路,循环流动有制冷介质,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依次首尾连通;
[0006]冷却介质回路,循环流动有冷却介质,包括第一泵、电机电控、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第二泵和电池,所述第三换热器用于冷却介质与外接冷源换热;
[0007]所述第一泵、所述电机电控、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四换热器依次首尾连通,所述电池、所述第二泵、所述第四通道依次首尾连通;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第三换热器中与外接冷源换热,流经所述第一通道的所述制冷介质与流经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冷却介质换热,流经所述第四通道内的所述冷却介质与流经所述第三通道内的所述制冷介质换热,以冷却所述电池。
[0008]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通过在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中设置了第一换热器与第三换热器,冷却介质由电机电控流出后,流经第三换热器时与充电桩,充电站或蓄能槽的外接冷源换热,冷源与第三换热器内冷却介质有较大的温差强化换热,冷却介质温度降低,流经第一换热器的第二通道时能够吸收更多热量,提高了第一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而系统冷凝压力降低,使流出第一换热器第一通道的制冷介质温度降低,即流入第二换热器的制冷介质温度更低,能够吸收更多热量,进而提高了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从第二换热器中换热后流入电池中的冷却介质温度能够更低,对电池的冷却能力和冷却效果更好,更利于在超级快充模式下对电池快速冷却,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性能。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介质回路还包括第五换热器,所述第五换热器连通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之间。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换热器与所述第五换热器并排且分体设置,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第四换热器远离所述第五换热器的一侧。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换热器与所述第五换热器集成设置,且沿竖直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内部管路与所述第五换热器的内部管路并联且相互独立。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介质回路还包括空调箱,所述空调箱中设有蒸发器与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制冷介质回路还包括第一节流件,所述蒸发器的进口连通于所述第一节流件的出口,所述第一节流件的进口连通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通。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介质回路还包括第一开关阀与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一通道之间;所述第二开关阀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之间。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介质回路还包括第二节流件与第三节流件,所述第二节流件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凝器出口,所述第三节流件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通道,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节流件及所述第一通道。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至少包括第一换热区与第二换热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区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一流量调节件,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二换热区的进口之间设有第二流量调节件,所述第一换热区及所述第二换热区的出口均连通于所述第一通道。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介质回路还包括五通阀,所述五通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和第五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连通于所述第四通道,所述第二接口连通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接口连通于所述第四换热器,所述第四接口连通于所述电池的进口,所述第五接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泵的出口。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介质回路还包括第四节流件,所述第四节流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10、压缩机;110a、第一温度压力传感器;110b、第二温度压力传感器;120、第一换热器;120a、第二节流件;130、空调箱;131、鼓风机;132、蒸发器;132a、第一节流件;133、冷凝器;133a、第一温度传感器;141、第一开关阀;142、第二开关阀;151、第一流量调节件;152、第二流量调节件;160、气液分离器;170、第四节流件;180、第五换热器;180a、第二温度传感器;210、第一泵;220、电机电控;230、第二泵;240、电池;250、水壶;261、第一三通管;262、第二三通管;263、第三三通管;270、第三换热器;280、四通管;290、第四换热器;300、第二换热器;300a、第三节流件;400、五通阀;500、风机;600、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介质回路,循环流动有制冷介质,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通道及所述第三通道依次首尾连通;冷却介质回路,循环流动有冷却介质,包括第一泵、电机电控、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第二泵和电池,所述第三换热器用于冷却介质与外接冷源换热;所述第一泵、所述电机电控、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四换热器依次首尾连通,所述电池、所述第二泵、所述第四通道依次首尾连通;所述冷却介质在所述第三换热器中与外接冷源换热,流经所述第一通道的所述制冷介质与流经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冷却介质换热,流经所述第四通道内的所述冷却介质与流经所述第三通道内的所述制冷介质换热,以冷却所述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介质回路还包括第五换热器,所述第五换热器连通于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换热器与所述第五换热器并排且分体设置,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第四换热器远离所述第五换热器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换热器与所述第五换热器集成设置,且沿竖直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四换热器的内部管路与所述第五换热器的内部管路并联且相互独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介质回路还包括空调箱,所述空调箱中设有蒸发器与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娟杨云顾毅亮陈杰赵雷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