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减速器的壳体总成、主减速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3327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1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减速器的壳体总成、主减速器和车辆,壳体总成包括: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腔壁,第一腔壁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第一子腔体;第一壳体还包括自第一连接部分,以及位于第一连接部分上的第一避让缺口;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腔壁,第二腔壁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第二子腔体;第二壳体还包括第二连接部分,以及位于第二连接部分上的第二避让缺口;第二连接部分与第一连接部分连接,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共同围合形成主腔体;第一避让缺口和第二避让缺口对齐,并共同形成差速器轴承安装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对于主减速器的空间布置、承载强度、轻量化、散热性、挡油、润滑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具有积极意义。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减速器的壳体总成、主减速器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减速器的壳体总成、主减速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主减速器是能实现车辆减速增扭、轮间差速及按布置结构要求改变动力传递方向功能的总成部件。在主减速器总成设计过程中,不但需要考虑满足车辆使用功能要求,同时也需要满足整车底盘的布置空间、结构的紧凑性、拆装的便捷性、成本、重量等因素。主减速器壳体作为主减速器总成中的一个重要零部件,是用于支撑主减速器内部主被动齿轮、差速器等零部件,并承受各种载荷工况下扭矩传递过程中的力及力矩,同时能够利用主减速器齿轮飞溅的润滑油给主减速器轴承等进行润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减速器的壳体总成、主减速器和车辆。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主减速器的壳体总成,包括:
[0005]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腔壁,所述第一腔壁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第一子腔体;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子腔体的开口侧的端面向所述第一子腔体外凸出的第一连接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上的第一避让缺口;
[0006]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腔壁,所述第二腔壁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第二子腔体;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二子腔体的开口侧的端面向所述第二子腔体外凸出的第二连接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上的第二避让缺口;
[0007]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连接,所述第一子腔体和所述第二子腔体共同围合形成主腔体;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和所述第二避让缺口对齐,并共同形成差速器轴承安装孔。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总成还包括:
[0009]进油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腔壁上,并与所述主腔体连通;
[0010]进油芯孔,位于所述进油通道的通道壁上,与所述进油通道连通。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总成还包括:
[0012]回油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腔壁上,并与所述主腔体连通;
[0013]回油芯孔,位于所述回油通道的通道壁上,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总成还包括:
[0015]至少两个挡油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之间;
[0016]通道口,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挡油通道之间,用于连通相邻两个所述两个挡油通道;
[0017]进气孔,位于一个所述挡油通道的通道壁上,所述挡油通道通过所述进气孔与所述主腔体连通;
[0018]出气孔,与所述进气孔分别位于不同的两个所述挡油通道的通道壁上。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挡油通道沿不同的两个方向延伸。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避让缺口的缺口壁和/或所述第二避让缺口的缺口壁上具有油道槽,所述油道槽与所述主腔体连通。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避让缺口的缺口壁或所述第二避让缺口的缺口壁上具有锁止槽,所述锁止槽用于限制电子差速锁上电磁线圈的转动。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总成还包括:多条第一加强筋和多条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至少位于所述第一腔壁上,所述第二加强筋至少位于所述第二腔壁上;和/或,
[0023]所述壳体总成的材料包括铝合金。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主减速器,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主减速器的壳体总成。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主减速器的壳体总成。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主减速器的壳体总成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一连接部分和第二连接部分连接,差速器轴承安装孔一部分分配在第一连接部分上,另一部分分配在第二连接部分上,这种在差速器轴承安装孔处将壳体总成分成两个部分的分体式结构,至少更加方便差速器轴承的安装,也有利于主减速器的壳体总成的安装和拆卸,壳体总成的体积可以设计的更小,有利于改善壳体总成的空间布置。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可选实施例中主减速器的壳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壳体总成的爆炸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003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0035]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6]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7]图10展示了本专利技术一些可选实施例壳体总成中第一壳体侧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1为图10中A处的放大图;
[0039]图12展示了本专利技术一些可选实施例壳体总成中第二壳体侧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3为图12中B处的放大图。
[0041]附图标记
[0042]第一壳体100;第一连接部分110;第一连接孔111;前壳体立筋一112;前壳体立筋二113;前壳体立筋三114;前腔体三115;前腔体二116;前腔体一117;通道口二118;第一腔壁120;电子差速锁线束上密封锁环的安装密封孔121;加油塞螺纹孔122;主齿大轴承安装孔和主齿小轴承安装孔之间的腔体124;主齿小轴承安装孔和主齿油封安装孔之间的腔体125;主齿大轴承安装孔127;主齿小轴承安装孔128;主齿油封安装孔129;第一避让缺口130;第一子腔体140;第一加强筋150;第一安装臂160;套筒161;套筒内孔162;进油通道
171;进油芯孔172;回油通道181;回油芯孔182;第二壳体200;通气塞安装螺纹孔202;后壳体立筋一203;后壳体立筋二204;通道口三205;第二连接部分210;第二连接孔211;通气塞安装螺纹孔212;放油塞安装螺纹孔213;后壳体立筋三214;后腔体一215;后腔体二216;后腔体三217;通道口一218;后通道口二219;第二腔壁220;第二避让缺口230;第二子腔体240;第二加强筋250;第二安装臂260;安装台261;螺栓孔262;紧固件300;差速器轴承安装孔400;半轴油封安装孔410;油道槽420;差速器轴承安装孔和半轴油封安装孔之间的腔体430;锁止槽440;主腔体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减速器的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总成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腔壁,所述第一腔壁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第一子腔体;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一子腔体的开口侧的端面向所述第一子腔体外凸出的第一连接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上的第一避让缺口;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腔壁,所述第二腔壁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第二子腔体;所述第二壳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二子腔体的开口侧的端面向所述第二子腔体外凸出的第二连接部分,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上的第二避让缺口;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连接,所述第一子腔体和所述第二子腔体共同围合形成主腔体;所述第一避让缺口和所述第二避让缺口对齐,并共同形成差速器轴承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总成还包括:进油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腔壁上,并与所述主腔体连通;进油芯孔,位于所述进油通道的通道壁上,与所述进油通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总成还包括:回油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腔壁上,并与所述主腔体连通;回油芯孔,位于所述回油通道的通道壁上,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总成还包括:至少两个挡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雅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