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你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1836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30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迷你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包含机架和牵引机构;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滑轨,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箱连接丝杆,丝杆上设置有牵引机构,可以精确控制抛光的位置和抛光盘的移动速度,提高抛光光滑度;牵引机构的下方固定有抛光电机,抛光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抛光杆;机架的下方设置有气缸管夹具,气缸管夹具位于抛光电机的正下方,气缸管夹具为两个外径相通圆环连接而成,下圆环内径大于上圆环的内径;气缸管夹具上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气缸管夹具的通孔通过吸气管连接真空集屑盒,真空集屑盒形成的负压会在气缸管内形成吹向真空集屑盒的气流,将碎屑吹离气缸管,防止抛光过程中碎屑对内壁造成划痕。对内壁造成划痕。对内壁造成划痕。

A mini cylinder tube inner wall poli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迷你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缸管抛光
,尤其涉及一种迷你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缸管是一种通过冷拔或热轧处理后的一种高精密的气缸管材料。由于精密气缸管具有内外壁无氧化层、承受高压无泄漏、高精度、高光洁度、冷弯不变形、扩口、压扁无裂缝等特点,所以主要用来生产具有气动或液压元件的产品,如气缸和油缸。然而气缸管内壁的抛光工作技术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气缸管内径小、壁厚精度要求高、内壁光滑度要求高的迷你气缸管。
[0003]现有的迷你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主要是将气缸管通过支撑装置反向转动或通过夹持装置夹住不动,再通过安装抛光盘的长转轴伸入气缸管内部对内壁进行抛光;对于内径小、壁厚精度和光滑度要求高的气缸管,传统的粗狂型抛光装置无法满足要求;而且,抛光盘在转动的过程中会与气缸管壁摩擦,产生碎屑,碎屑又会在后续的抛光摩擦中,由于抛光盘的挤压,对气缸管内壁产生划痕,影响气缸管内壁的光滑度,影响抛光质量,进而影响内壁抛光效率;因此,现在的气缸内壁抛光装置生产行业亟需一种既能满足气缸管内壁高光滑度要求,又能防止产生碎屑对内壁划痕的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能满足气缸管内壁高光滑度要求,又能防止产生碎屑对内壁划痕的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迷你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包含机架、牵引机构、气缸管夹具、抛光电机、滑轨和伺服电机;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纵向的滑轨,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箱连接丝杆,丝杆上设置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含有移动块、内螺纹和滑动槽,移动块套设在丝杆上,移动块内设置有与丝杆螺纹对应的内螺纹,移动块的前端设置有纵向块,纵向块的前端固定有横向块,纵向块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壁块,侧壁块的内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架设在滑轨上;所述横向块的下方固定有抛光电机,抛光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抛光杆;所述机架的下方设置有气缸管夹具,气缸管夹具位于抛光电机的正下方,气缸管夹具为两个外径相通圆环连接而成,气缸管夹具的中心形成通孔,下圆环的内径大于上圆环的内径;所述气缸管夹具上设置有振动传感器;所述气缸管夹具的通孔下方连接吸气管的一端,吸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真空集屑盒。
[0007]本技术一种迷你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所述机架的右后方设置有数据采集盒,数据采集盒通过数据线连接振动传感器;所述机架的左后方设置有控制柜,控制柜通过线束分别连接伺服电机、抛光电机和真空集屑盒,控制柜通过数据线连接数据采集盒。
[0008]本技术一种迷你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所述机架、数据采集盒和控制柜的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四个脚垫。
[0009]本技术一种迷你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所述真空集屑盒固定在底座的侧面。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一种迷你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通过伺服电机、丝杆、牵引机构和抛光电机的配合使用,可以精确地控制抛光的位置和抛光盘的移动速度,提高抛光光滑度;固定气缸管的气缸管夹具上设置有振动传感器,当抛光盘发生振动时,会将振动传递给气缸管,继而传递给气缸管夹具,振动传感器通过实时的监测可以判断抛光盘的振动幅度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判断是否会影响到抛光的光滑度,如果振动幅度超过阈值,则抛光电机停止转动,降低了振动对抛光光滑度的影响;气缸管夹具为两个外径相通圆环连接而成,气缸管夹具中心形成通孔,下圆环的内径大于上圆环的内径,使气缸管可以放置在下圆环上,同时上圆环可以对气缸管进行向内的挤压固定,由于气缸管为竖直放置,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碎屑会由于重力容易下落;气缸管夹具的通孔下方连接真空集屑盒,真空集屑盒形成的负压会在气缸管内、气缸管夹具的通孔内形成吹向真空集屑盒的气流,将碎屑吹离气缸管,防止抛光过程中碎屑对内壁造成划痕。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迷你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迷你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中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机架1、牵引机构2、气缸管夹具3、抛光电机4、抛光杆5、滑轨6、伺服电机7、齿轮箱8、丝杆9、抛光盘10、振动传感器11、吸气管12、真空集屑盒13、数据采集盒14、控制柜15、底座16、脚垫17、移动块21、内螺纹22、横向块23、纵向块24、侧壁块25、滑动槽26。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见图1至2,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迷你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包含有机架1、牵引机构2、气缸管夹具3、抛光电机4、滑轨6和伺服电机7;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纵向的滑轨6,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箱8连接丝杆9,丝杆9上设置有牵引机构2,伺服电机7带动丝杆9转动,驱动牵引机构2在丝杆9上上下移动,并且可以精确控制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所述牵引机构2包含有移动块21、内螺纹22和滑动槽26,移动块21套设在丝杆9上,移动块21内设置有与丝杆9螺纹对应的内螺纹22,移动块21的前端设置有纵向块24,纵向块24的前端固定有横向块23,纵向块2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壁块25,侧壁块25的内侧开设有滑动槽26,滑动槽26架设在滑轨6上;所述横向块23的下方固定有抛光电机4,抛光电机4的转动轴连接抛光杆5,抛光杆5的下端设置有抛光盘10,伺服电机7、丝杆9、牵引机构2和抛光电机4的配合使用可以精确地控制抛光的位置和抛光盘10的移动速度,提高抛光光滑度;所述机架1的下方设置有气缸管夹具3,气缸管夹具3位于抛光电机4的正下方,气缸管夹具3为两个外径相通圆环连接而成,气缸管夹具3中心形成通孔,下圆环的内径大于上圆环的内径,使气缸管可以放置在下圆环上,同时上圆环可以对气缸管进行向内的挤压固定;所述气缸管夹具3上设置有振动传感器11,当抛光盘10发生振动时,会将振动传递给气缸管,继而传递给气缸管夹具3,振动传感器11通过实时的监测可以判断抛光盘10的振动幅度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否会影响到抛光的光滑度,如果振动幅度超过阈值,则抛光电机4停止转动,等待操作人员检修;所述气缸管夹具3的通孔下方连接
吸气管12的一端,吸气管12的另一端连接真空集屑盒13,由于气缸管为竖直放置,在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碎屑会由于重力容易下落,同时真空集屑盒13形成的负压会在气缸管内、气缸管夹具3的通孔内形成吹向真空集屑盒13的气流,将碎屑吹离气缸管,防止抛光过程中碎屑对内壁造成划痕;所述真空集屑盒13固定在底座16的侧面;
[0016]所述机架1的右后方设置有数据采集盒14,数据采集盒14通过数据线连接振动传感器11,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所述机架1的左后方设置有控制柜15,控制柜15通过线束分别连接伺服电机7、抛光电机4和真空集屑盒13,来控制伺服电机7的旋转方向和转速、抛光电机4的转速以及真空集屑盒13的开关,控制柜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迷你气缸管内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机架(1)、牵引机构(2)、气缸管夹具(3)、抛光电机(4)、滑轨(6)和伺服电机(7);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纵向的滑轨(6),机架(1)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箱(8)连接丝杆(9),丝杆(9)上设置有牵引机构(2);所述牵引机构(2)包含有移动块(21)、内螺纹(22)和滑动槽(26),移动块(21)套设在丝杆(9)上,移动块(21)内设置有与丝杆(9)螺纹对应的内螺纹(22),移动块(21)的前端设置有纵向块(24),纵向块(24)的前端固定有横向块(23),纵向块(2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壁块(25),侧壁块(25)的内侧开设有滑动槽(26),滑动槽(26)架设在滑轨(6)上;所述横向块(23)的下方固定有抛光电机(4),抛光电机(4)的转动轴连接抛光杆(5);所述机架(1)的下方设置有气缸管夹具(3),气缸管夹具(3)位于抛光电机(4)的正下方,气缸管夹具(3)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斌陆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大久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