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984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具、位于下模具上方的上模具,下模具的顶侧具有凸台,上模具内转动连接有左成型模与右成型模,左成型模的底侧设置有左成型缺口,右成型模的底侧设置有右成型缺口,左成型模与上模具之间设置有左复位结构,右成型模与上模具之间设置有右复位结构,其中:上模具向靠近下模具的方向下移时,左成型模逆时针转动并使得左成型缺口配合至凸台的左顶角,右成型模顺时针转动并使得右成型缺口配合至凸台的右顶角;上模具向远离下模具的方向上移时,左复位结构使得左成型模顺时针转动复位,右复位结构使得右成型模逆时针转动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提高产品质量,又提高对工件的冲压成型效率。又提高对工件的冲压成型效率。又提高对工件的冲压成型效率。

A stamp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对板材进行折弯时,如需要折弯出多个角时,通常需要对板材进行多次弯折,市面上出现一些可对板材一次冲压成型后即形成多个角的冲压模具,但此类模具对于板材上连续的折弯角位置同时折弯拉延,导致整个成型产品的厚度不一致,整体结构稳定性较差,成品质量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具、位于所述下模具上方的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侧具有凸台,所述上模具内转动连接有左成型模与右成型模,所述左成型模的旋转轴线与所述右成型模的旋转轴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左成型模的底侧设置有左成型缺口,所述左成型缺口的形状与所述凸台的左顶角形状相互适配,所述右成型模的底侧设置有右成型缺口,所述右成型缺口的形状与所述凸台的右顶角形状相互适配,所述左成型模与所述上模具之间设置有左复位结构,所述右成型模与所述上模具之间设置有右复位结构,其中:所述上模具向靠近所述下模具的方向下移时,所述左成型模逆时针转动并使得所述左成型缺口配合至所述凸台的左顶角,所述右成型模顺时针转动并使得所述右成型缺口配合至所述凸台的右顶角;所述上模具向远离所述下模具的方向上移时,所述左复位结构使得所述左成型模顺时针转动复位,所述右复位结构使得所述右成型模逆时针转动复位。/>[000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将待折弯的工件放置于凸台的顶侧,工件两端待折弯的部分伸出于凸台,上模具在外设驱动结构的带动下向下移,左成型模与右成型模同时下移,左成型缺口的右边角位置与右成型缺口的左边角位置先与工件正对凸台的位置相抵,然后在压力作用下左成型模逆时针转动、右成型模顺时针转动,左成型缺口的左边角位置将工件压向凸台的左底角,右成型缺口的右边角位置将工件压向凸台的右底角,直至左成型模、右成型模分别将工件的左右两部分压至与凸台的左右两侧壁相贴合,完成对工件的冲压,如此工件先绕凸台的顶角折弯,然后再绕凸台的左底角折弯,降低同时对多处位置弯折而造成的厚度不一致等质量问题发生,提高产品质量,还可在单次冲压中完成对工件的多次折弯,提高对工件的冲压成型效率。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复位结构包括左弧形滑轨、左弧形滑槽与第一弹簧,所述左弧形滑轨连接于所述左成型模的外侧壁,所述左弧形滑槽设置于所述上模具内,所述左弧形滑轨与所述左弧形滑槽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左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连接于所述左弧形滑槽的左侧壁,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连
接于所述左弧形滑轨的左端,所述左成型模逆时针转动时可使得所述第一弹簧压缩。当上模具向下运动时,由于左成型模逆时针转动,左弧形滑轨在左弧形滑槽内转动时将第一弹簧压缩,当上模具向上运动时,左成型模受到的外力逐渐减少,第一弹簧复原的弹力对左弧形滑轨施加顺时针方向的力,左弧形滑轨在左弧形滑槽内转动并使得左成型模顺时针转动复位。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复位结构包括右弧形滑轨、右弧形滑槽与第二弹簧,所述右弧形滑轨连接于所述右成型模的外侧壁,所述右弧形滑槽设置于所述上模具内,所述右弧形滑轨与所述右弧形滑槽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右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连接于所述右弧形滑槽的左侧壁,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连接于所述右弧形滑轨的右端,所述右成型模顺时针转动时可使得所述第二弹簧压缩。同样的,当上模具向下运动时,由于右成型模顺时针转动,右弧形滑轨在右弧形滑槽内转动时将第二弹簧压缩,当上模具向上运动时,右成型模受到的外力逐渐减少,第二弹簧复原的弹力对右弧形滑轨施加逆时针方向的力,右弧形滑轨在右弧形滑槽内转动并使得右成型模逆时针转动复位。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台的顶面设置有定位通槽,所述定位通槽沿左右方向延伸。工件放置在定位通槽内定位,在折弯时不容易发生水平偏转,提高了工件折弯的稳定性。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台包括沿前定位板、后定位板与浮动板,所述前定位板与所述后定位板沿前后方向间隔连接于所述下模具的顶侧,所述浮动板位于所述前定位板与所述后定位板之间,所述浮动板的前后两侧壁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前定位板与所述后定位板上,所述浮动板可沿上下方向滑动,所述浮动板的底侧与所述下模具的顶侧之间设置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具有将所述浮动板向上顶起至所述浮动板的顶面与所述前定位板的顶面共面的趋势,所述浮动板向下运动时,所述前定位板的后侧壁、所述后定位板的前侧壁与所述浮动板的顶面之间形成所述定位通槽。在不需要进行折弯时,浮动板的顶面、前定位板的顶面与后定位板的顶面共面,可方便将工件移送上料至浮动台上,当工件在受力折弯时,浮动板对定位弹簧施压,定位弹簧压缩,浮动板亦下降,如此使得前定位板的后侧壁、后定位板的前侧壁与浮动板的顶面之间形成一个对工件限位的定位通槽,工件在折弯时由于有定位通槽的限位,不容易发生水平偏移,当折弯完成后,定位弹簧复位并将浮动板顶起,浮动板的顶面与前定位板的顶面、后定位板的定位共面,工件可方便地移出。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具的顶侧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左限位板与右限位板,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左限位板与所述右限位板之间。左限位板与右限位板可对工件的两侧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工件在折弯时的稳定性。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限位板的右侧面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左平直面与左引导面,所述左引导面由前至后向左倾斜。当工件进入凸台时,工件的左侧可在左引导板的引导下更好地进入至左限位板与右限位板之间,减少工件与左限位板碰撞卡死的问题发生。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限位板的左侧面包括由前至后依次连接的右平直面与右引导面,所述左平直面与所述右平直面相互正对,所述右引导面与由前至
后向右倾斜。同样的,当工件进入凸台时,工件的右侧可在右引导板的引导下更好地进入至左限位板与右限位板之间,减少工件与右限位板碰撞卡死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时示意简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上模具与下模具结合时示意简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下模具俯视图。
[0018]附图中:100

下模具、110

凸台、111

前定位板、11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100)、位于所述下模具(100)上方的上模具(200),所述下模具(100)的顶侧具有凸台(110),所述上模具(200)内转动连接有左成型模(210)与右成型模(220),所述左成型模(210)的旋转轴线与所述右成型模(220)的旋转轴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左成型模(210)的底侧设置有左成型缺口(211),所述左成型缺口(211)的形状与所述凸台(110)的左顶角形状相互适配,所述右成型模(220)的底侧设置有右成型缺口(221),所述右成型缺口(221)的形状与所述凸台(110)的右顶角形状相互适配,所述左成型模(210)与所述上模具(200)之间设置有左复位结构,所述右成型模(220)与所述上模具(200)之间设置有右复位结构,其中:所述上模具(200)向靠近所述下模具(100)的方向下移时,所述左成型模(210)逆时针转动并使得所述左成型缺口(211)配合至所述凸台(110)的左顶角,所述右成型模(220)顺时针转动并使得所述右成型缺口(221)配合至所述凸台(110)的右顶角;所述上模具(200)向远离所述下模具(100)的方向上移时,所述左复位结构使得所述左成型模(210)顺时针转动复位,所述右复位结构使得所述右成型模(220)逆时针转动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复位结构包括左弧形滑轨(310)、左弧形滑槽与第一弹簧(320),所述左弧形滑轨(310)连接于所述左成型模(210)的外侧壁,所述左弧形滑槽设置于所述上模具(200)内,所述左弧形滑轨(310)与所述左弧形滑槽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20)位于所述左弧形滑槽内,所述第一弹簧(320)的左端连接于所述左弧形滑槽的左侧壁,所述第一弹簧(320)的右端连接于所述左弧形滑轨(310)的左端,所述左成型模(210)逆时针转动时可使得所述第一弹簧(320)压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复位结构包括右弧形滑轨(410)、右弧形滑槽与第二弹簧(420),所述右弧形滑轨(410)连接于所述右成型模(220)的外侧壁,所述右弧形滑槽设置于所述上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里明胡钊洪李宇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福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