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转向的叉车后驱动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36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转向的叉车后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外壳体,所述驱动桥外壳体内安装有驱动轴和与之配合传动的传动轴,所述驱动桥外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轮毂轴和右轮毂轴,所述左轮毂轴和右轮毂轴与驱动桥外壳体铰接;所述驱动桥外壳体的两侧对称布置有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所述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左轮毂轴和右轮毂轴,以及驱动桥外壳体铰接;所述驱动桥外壳体上还安装有双口、双向泵油的控制油泵,所述控制油泵的两个油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后转向结构设计,并且采用液压转向的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叉车运行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降低故障率。降低故障率。

A rear drive axle of forklift truck with rear st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转向的叉车后驱动桥


[0001]本技术涉及叉车驱动桥
,特别涉及一种后转向的叉车后驱动桥。

技术介绍

[0002]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叉车主要用于车站、仓库、港口和工厂等工作场所进行成件包装货物的运输,通常使用燃油机或者电机驱动。叉车驱动桥的作用是将动力传给驱动轮,使叉车行走。
[0003]现有的叉车和汽车类似,一般采用前转向的结构,即转向部分设置在前驱动桥,这样能够便于叉车转向,操作更灵活。但是叉车不同于汽车,属于载重设备,依靠前部的升降叉组件装卸货物,使用时,载重主要集中在前部。采用前转向的结构,承重部件最主要是前驱动桥的桥壳与端轴连接后形成的结构件,转向部分在使用时需要承载极大压力,因此及其容易损坏,从而引发故障。在重压下,转向部分转向驱动也较为困难,转向驱动部分极易磨损,需要定时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后转向的叉车后驱动桥,采用后转向结构设计,并且采用液压转向的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叉车运行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后转向的叉车后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外壳体,所述驱动桥外壳体内安装有驱动轴和与之配合传动的传动轴,所述驱动桥外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轮毂轴和右轮毂轴,所述左轮毂轴和右轮毂轴与驱动桥外壳体铰接;所述驱动桥外壳体的两侧对称布置有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所述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左轮毂轴和右轮毂轴,以及驱动桥外壳体铰接;所述驱动桥外壳体上还安装有双口、双向泵油的控制油泵,所述控制油泵的两个油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连接。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左轮毂轴和右轮毂轴分别通过左铰接座和右铰接座与驱动桥外壳体的两端铰接。
[0008]进一步,所述驱动桥外壳体背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的连接有后盖。
[0009]进一步,所述驱动桥外壳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左转向油缸安装座和右转向油缸安装座,所述左转向油缸和右转向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左轮毂轴和右轮毂轴,以及左转向油缸安装座和右转向油缸安装座铰接。
[0010]进一步,所述传动轴与左轮毂轴和右轮毂轴的转动部分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驱动桥外壳体内设置有轮边减速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转向部分设置在后驱动桥,能够极大降
低转向部分在使用时的受压力,降低转向部分传动连接构件的磨损,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降低因磨损导致的故障率;本技术采用两组油缸作为转向驱动组件,使用液压驱动转向的方式,能够提供较大的驱动力,确保转向的平稳;本技术采用控制油泵精确的控制两组油缸的运行,能够有效保证两个轮毂轴的转向旋转角度和旋转速度一致性,确保叉车能够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驱动轴与轮毂轴的连接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转向油缸控制部分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驱动桥外壳体,2、后盖,3、驱动轴,4、左轮毂轴,5、右轮毂轴,6、左转向油缸安装座,7、右转向油缸安装座,8、左转向油缸,9、右转向油缸,10、左铰接座,11、右铰接座,12、传动轴,13、万向联轴器,14、控制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0]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设计的一种后转向的叉车后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外壳体1,所述驱动桥外壳体1内安装有驱动轴3和与之配合传动的传动轴12。此部分结构与现有叉车后驱动桥的结构基本类似。
[002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桥外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轮毂轴4和右轮毂轴5,所述左轮毂轴4和右轮毂轴5与驱动桥外壳体1的两端铰接。具体的,可以采用与转向轮的轮毂轴类似的结构,左轮毂轴4和右轮毂轴5包括外壳体和转轴,二者之间通过转动轴承连接,而外壳体与驱动桥外壳体1的两端铰接。
[0022]所述驱动桥外壳体1的两侧对称布置有左转向油缸8和右转向油缸9,所述左转向油缸8和右转向油缸9的两端分别与左轮毂轴4和右轮毂轴5,以及驱动桥外壳体1铰接。所述驱动桥外壳体1上还安装有双口、双向泵油的控制油泵14,所述控制油泵14的两个油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左转向油缸8和右转向油缸9连接。同样的,左转向油缸8和右转向油缸9也分别与左轮毂轴4和右轮毂轴5的外壳体铰接。本技术的控制油泵14可以直接采用现有市面上可以购得的成品油泵。转向时,通过控制油泵14的控制,左转向油缸8和右转向油缸9的液压油会由一个油缸进入到另一个油缸,这样可以确保两个油缸一个伸出时,另一个等速、等距的缩回,确保转向的稳定和运行的精确。
[002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能进行以下的进一步改进。在改进方案中,所述左轮毂轴4和右轮毂轴5分别通过左铰接座10和右铰接座11与驱动桥外壳体1的两端铰接。
[0024]本方案中的左铰接座10和右铰接座11均包括上下两个铰接连接板,将驱动桥外壳体1的端部卡在其中,这样可以有效提高铰接处的连接强度,保证转向部分的耐压性能,降低故障率。
[002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能进行以下的进一步改进。在改进方案中,所述驱动桥外壳体1背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的连接有后盖2。
[0026]采用本改进方案,可以便于维修。
[002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能进行以下的进一步改进。在改进方案中,所述驱动桥外壳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左转向油缸安装座6和右转向油缸安装座7,所述左转向油缸8和右转向油缸9的两端分别与左轮毂轴4和右轮毂轴5,以及左转向油缸安装座6和右转向油缸安装座7铰接。
[0028]设置左转向油缸安装座6和右转向油缸安装座7,可以便于油缸的装配和拆卸维修。同时,设置左转向油缸安装座6和右转向油缸安装座7,能够有效增强转向部分与驱动桥外壳体1连接处的强度。
[0029]如图3所示,技术还有第二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体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增加了稳定性设计。
[003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轴12与左轮毂轴4和右轮毂轴5的转动部分通过万向联轴器13连接。
[0031]采用万向联轴器13,能够确保转向时,驱动的稳定性。
[003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能进行以下的进一步改进。在改进方案中,所述驱动桥外壳体1内设置有轮边减速器。
[0033]采用本改进方案,设置轮边减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转向的叉车后驱动桥,包括驱动桥外壳体(1),所述驱动桥外壳体(1)内安装有驱动轴(3)和与之配合传动的传动轴(1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外壳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轮毂轴(4)和右轮毂轴(5),所述左轮毂轴(4)和右轮毂轴(5)与驱动桥外壳体(1)铰接;所述驱动桥外壳体(1)的两侧对称布置有左转向油缸(8)和右转向油缸(9),所述左转向油缸(8)和右转向油缸(9)的两端分别与左轮毂轴(4)和右轮毂轴(5),以及驱动桥外壳体(1)铰接;所述驱动桥外壳体(1)上还安装有双口、双向泵油的控制油泵(14),所述控制油泵(14)的两个油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左转向油缸(8)和右转向油缸(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转向的叉车后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毂轴(4)和右轮毂轴(5)分别通过左铰接座(10)和右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雄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鑫恒通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