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酸型酶制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822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酸型酶制剂颗粒,该颗粒的原料包括由粉状酶制剂和辅料组成的固体原料以及肠溶乳液,将粉状酶制剂与辅料混匀后再添加肠溶乳液,混匀后造粒、干燥即可获得所述耐酸型酶制剂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酶制剂颗粒耐酸性良好,通过耐酸试验验证,相比于传统包被方法,酶活存留率提升23个百分点,更有利于酶制剂在动物体内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与传统包被方式相比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无有机溶剂使用风险,极大地节约生产成本,降低能耗。降低能耗。

Acid resistant enzyme preparation granu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酸型酶制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酶制剂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耐酸型酶制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饲料添加剂,特别是酶制剂在酸性条件下,其活性成分会显著下降。因此,耐酸性能的好坏会严重影响其在动物胃肠道中发挥效果。目前,提升酶制剂耐酸性能的方法主要有两个:1)分子水平对其进行基因改造,提高其耐酸性能;2)后处理工艺开发,主要应用包被技术对其活性成分进行保护,使其免受胃酸及内源酶的破坏,达到定点释放的目的,以利于其充分发挥作用。
[0003]包被技术是一种用于饲料原料使其有效活性组分受到保护并提升使用效果的技术。所谓包被是指在特定设备中按特定工艺将能成膜的材料涂覆在药物固体制剂外表面,使其干燥后成为紧密黏附在表面的一层或数层不同厚薄、不同弹性的多功能保护层,这个多功能保护层就叫做包被。经过包被处理后的饲料原料可以有助于提升耐酸性和耐温性,掩盖不良气味,提高生物利用度。但是,包被技术在饲料行业中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某些品种的包被技术在饲料添加剂行业应用时间虽然较长,如包被维生素,但该技术的应用也不够广泛,特别是缓控释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深入、系统研究;包被膜材成本较高,从而导致包被产品价格较高,需要进一步对包被技术在饲料添加剂特别是酶制剂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
[0004]当前针对酶制剂的包被技术主要借鉴其他领域的方法,例如药物的包被,传统的药物包被有两种方式:一是将耐酸性差的主药制备成微丸,经流化床包衣将微丸进行肠溶材料的包被,一般包衣增重在20%
>‑
30%。二是将主药灌装成胶囊剂,达到主药定点释放的目的。采用上述方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方面制备微丸后包衣的工艺,所使用包衣材料较多,由于包衣材料价格较高,从而会显著增加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灌装成胶囊的方式不利于饲料调制过程的混匀,胶囊外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已破损。鉴于酶制剂的特殊性,上述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酶制剂领域。
[0005]陈杰等(“熔融法制备包被纳米氧化锌工艺方法的研究”,试验研究,2018,39(19),34~37)公开了一种熔融法包被纳米氧化锌的工艺,该工艺采用熔融分散—冷却法制备包被氧化锌,通过包被后纳米氧化锌能够在仔猪的胃环境中保护纳米氧化锌,在肠道环境中释放出去,使纳米氧化锌发挥最大作用,但是其对设备要求较高。
[0006]CN102326714B公开了一种反刍动物过瘤胃包被材料及其在胆碱包被上的应用。采用丙烯酸树脂IV号与乙基纤维素作为包被材料,将氯化胆碱保护起来,从而提高胆碱的有效含量,进而提高饲料利用率。其中,乙基纤维素需要有机溶剂溶解,增加了有机溶剂的污染。
[0007]CN105265756B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包被型复合酶的制备方法,此方法的包被工艺采用后喷涂,其中的包衣材料需要用乙醇溶解,设备要求防爆,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存
在着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酸型酶制剂颗粒,该颗粒的原料包括固体原料和肠溶乳液,其中,固体原料包括粉状酶制剂和辅料。将粉状酶制剂与辅料混匀后再添加肠溶乳液,混匀后造粒、干燥获得所述耐酸型酶制剂颗粒。
[0009]进一步的,辅料由淀粉、麦芽糊精、滑石粉组成。固体原料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粉状酶制剂8%

15%,淀粉45%

55%,麦芽糊精10%

20%,滑石粉15%

25%;
[0010]肠溶乳液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肠溶乳液按固体原料重量的5

20%添加;
[0011]酶为植酸酶、葡萄糖氧化酶、木聚糖酶、蛋白酶或葡聚糖酶。
[0012]优选的,固体原料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粉状酶制剂13%,淀粉50%,麦芽糊精17%,滑石粉20%;肠溶乳液按固体原料重量的15%添加;
[0013]肠溶乳液为30%固含量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水溶液;淀粉是玉米淀粉。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前述耐酸型酶制剂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1)将粉状酶制剂和辅料混匀;然后添加肠溶乳液进行湿混,制备软材;
[0016](2)将制备好的软材制成20

60目的微丸;
[0017](3)微丸烘干,条件为物料温度40

45℃,烘干时间控制在40

60min;微丸烘干到水分在4

6%。
[0018](4)将烘干的颗粒进行筛分,取30

60目颗粒。
[0019]进一步的,可通过摇摆制粒机摇摆或挤压制成20

60目的微丸;
[0020]和/或,在流化床或者厢式干燥机中进行烘干。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的酶制剂颗粒耐酸性良好,通过耐酸试验验证,相比于传统包被方法,酶活存留率提升23个百分点,更有利于酶制剂在动物体内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与传统包被方式相比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无有机溶剂使用风险,极大地节约生产成本,降低能耗。相比于传统的包被技术和胶囊技术,一方面减少了包衣材料的使用,无后喷涂工艺;另一方面无需灌装,相较于胶囊类产品有利于与饲料原料的充分混匀,较少批次间差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和描述,但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和实施例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专利技术和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4]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5]实施例1、一种耐酸型植酸酶的制备方法
[0026](1)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耐酸型植酸酶颗粒,其原料包括固体原料和肠溶乳液,其中固体原料的各组分质量百分比:植酸酶13%,淀粉50%,麦芽糊精17%,滑石粉20%。肠溶
乳液(30%固含量的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水溶液,下述肠溶乳液均指该溶液)按固体原料重量的15%添加。
[0027]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28]步骤1:按照配方比例,将植酸酶粉状制剂与其余固体原料混合均匀,先进行干混,时间3分钟,然后添加肠溶乳液进行湿混,混合时间5分钟,制备软材。
[0029]步骤2:将制备好的软材通过摇摆或挤压制成20

60目的微丸。
[0030]步骤3:将步骤2中的微丸烘干,烘干设备为流化床、厢式干燥器或其他可用于干燥的设备。条件为物料温度40

45℃,烘干时间控制在40

60min;微丸烘干到水分在4

6%(质量百分比);
[0031]步骤4:将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酸型酶制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的原料包括固体原料和肠溶乳液,所述固体原料包括粉状酶制剂和辅料,将粉状酶制剂与辅料混匀后再添加肠溶乳液,混匀后造粒、干燥获得所述耐酸型酶制剂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酸型酶制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由淀粉、麦芽糊精、滑石粉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酸型酶制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原料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粉状酶制剂8%

15%,淀粉45%

55%,麦芽糊精10%

20%,滑石粉15%

25%;优选的,各组分质量百分比:酶制剂13%,淀粉50%,麦芽糊精17%,滑石粉20%;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酸型酶制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溶乳液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酸型酶制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溶乳液为30%固含量的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水溶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酸型酶制剂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肠溶乳液按固体原料重量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娜陈凯王海燕曹春红白燕丽刘敏邓启生张广民蔡辉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博菲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