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斯芽孢杆菌和乳酸片球菌联合发酵双黄连药渣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0025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6
本申请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和乳酸片球菌联合发酵双黄连药渣的生产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申请采用先酶解后发酵的工艺对双黄连药渣进行处理,其中复合酶包括:纤维素酶、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贝莱斯芽孢杆菌和乳酸片球菌联合发酵双黄连药渣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和乳酸片球菌联合发酵双黄连药渣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渣是经传统炮制或其他溶媒方式提取有效成分后的残留副产物。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飞速发展,每年药渣产出量高达3000万吨,但基于传统炮制技术,药材的提取效率仅为30%

70%,药渣中不仅保留了如蛋白、脂质、膳食纤维、淀粉和多糖等常规营养成分,其他一些活性成分同样被残留。
[0003]双黄连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按照1:1:2比例组成的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复方,主要用于防治感冒、发热、呼吸和消化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制剂剂型包括注射液、口服液、颗粒剂及粉针剂等。根据中华人民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的指导方法和实际生产统计,目前双黄连复方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多采用水制法,以活性成分黄岑苷和连翘苷为例,提取率仅为40%左右,残留的活性成分多被细胞壁等纤维成分包裹,析出受阻,直接饲喂畜禽难以发挥理想效果。此外,药渣的适口性较差,高比例应用势必会降低采食量,影响生产性能。因此双黄连药渣的深加工需要从活性成分的析出量和适口性两方面考虑。
[0004]随着遗传种质改良和规模化饲养方式的推广,肉鸡生产效率在不断提高,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预期。通过营养调控实现肉品质的提升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手段。CN113817615A提供了一种利用双黄连药渣发酵生产复合生防菌剂的工艺,应用效果包括抗根结线虫、活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用量、增加产量的作用,但未见在畜禽上的应用效果研究;专利CN104922373B公开了一种采用中药制剂改善鸡肉品质的方法,其制剂包括近二十种中药材,虽然表现出了对肉品质的改善,但伴随的是在畜禽养殖中应用中草药原药的成本过高,同时存在“人畜争药”的潜在问题。
[0005]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缺少一种通过提高活性成分释放量来高效利用双黄连药渣的方法,并且所产出的产品在肉鸡上应用效果既能促进生长,又能够改善肉品质和风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申请提出提高双黄连药渣活性成分释放量的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原料取自经水制法炮制的双黄连组方(金银花、黄芩、连翘的比例为1:1:2)所产出的副产品药渣,基于其营养特性进行改善。额外添加苹果渣一方面补充了发酵碳源、同时也对适口性进行改善。以药渣浸提液中活性成分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的释放量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对比不同处理流程和不同发酵菌株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工艺。终产品活性成分的释放量显著提高,同时富含益生菌和有机酸,产品保质期增长。将制备的发酵双黄连药渣应用于肉鸡日粮中,试验结果表明可有效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提升抗炎因子IL

10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M水平,同时对胸肌肉的营养组成和风味特性也发
挥了改善作用。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8](1)双黄连药渣的预处理:将提取有效成分后的湿态双黄连药渣进行干燥、粉碎,并过40目筛,在100℃条件下灭菌20min后,冷却至室温备用;
[0009](2)双黄连药渣酶解:在底物中加入复合酶制剂和无菌水混合均匀,所述复合酶制剂的接种量为0.1%

0.3%,水分比例为37%

41%,在35

40℃条件下酶解6

8h后灭酶,混合均匀后出料;
[0010]所述底物的重量份比:双黄连药渣65

85份,苹果渣粉6

10份,豆粕3

6份、酵母浸粉1

3份、甘蔗糖蜜1

2份。
[0011]所述复合酶制剂的重量份比:纤维素酶5

10份、β

葡聚糖酶15

25份、木聚糖酶20

40份、β

甘露聚糖酶10

30份、植酸酶5

15份;
[0012]所述复合酶制剂的活性单位:纤维素酶100000U/g、β

葡聚糖酶50000U/g、木聚糖酶30000U/g、β

甘露聚糖酶50000U/g、植酸酶5000U/g;
[0013](3)发酵益生菌的活化:将贝莱斯芽孢杆菌LB

Y

1接种于灭菌的LB液体培养基(每升含胰蛋白胨10.0g,酵母提取物5.0g,氯化钠10.0g)中,在37℃条件下传代扩大培养,调整菌体浓度为3.0
×
108CFU/mL;将乳酸片球菌LC
‑9‑
1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每升含蛋白胨10.0g,牛肉粉5.0g,葡萄糖20.0g,酵母粉4.0g,乙酸钠5.0g,磷酸氢二钾2.0g,硫酸镁0.2g,柠檬酸三铵2.0g,硫酸锰0.05g,吐温80 1ml)中,同样传代扩大培养调整菌体浓度为1.0
×
108CFU/mL;
[0014]上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LB

Y

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21344;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LC
‑9‑
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21345;
[0015](4)固态发酵:将活化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LB

Y

1和乳酸片球菌LC
‑9‑
1分别按照2.0%

4.0%和1.0%

2.0%的比例加入酶解后的底物中(均为占发酵体量的体积质量比,V/W,mL/g),调整水分至40%

45%,混合均匀后转移至呼吸袋,于35

40℃下密封固态发酵4

5天;
[0016](5)调整出料:发酵结束后混合均匀,烘干温度45

90℃,最终产品水分控制在10.0%,物料粉碎并过40目筛即为最终产品。
[0017]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底物:双黄连药渣85份,苹果渣粉8份,豆粕4份、酵母浸粉2份、甘蔗糖蜜1份;所述双黄连药渣具体为金银花药渣、黄芩药渣、连翘药渣按1:1:2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经过水制法炮制后的副产物。
[0018]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复合酶制剂:纤维素酶10份、β

葡聚糖酶20份、木聚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贝莱斯芽孢杆菌和乳酸片球菌联合发酵双黄连药渣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双黄连药渣的预处理:将提取有效成分后的湿态双黄连药渣进行干燥、粉碎,并过筛,灭菌备用;(2)双黄连药渣酶解:在底物中加入复合酶制剂和无菌水混合均匀,所述复合酶制剂的接种量为0.1%

0.3%,水分比例为37%

41%,在35

40℃下酶解6

8h后灭酶,混合均匀后出料;所述底物的重量份比:双黄连药渣65

85份,苹果渣粉6

10份,豆粕3

6份、酵母浸粉1

3份、甘蔗糖蜜1

2份;所述复合酶制剂的重量份比:纤维素酶5

10份、β

葡聚糖酶15

25份、木聚糖酶20

40份、β

甘露聚糖酶10

30份、植酸酶5

15份;所述复合酶制剂的活性单位:纤维素酶100000U/g、β

葡聚糖酶50000U/g、木聚糖酶30000U/g、β

甘露聚糖酶50000U/g、植酸酶5000U/g;(3)发酵益生菌的活化:将贝莱斯芽孢杆菌LB

Y

1(Bacillus velezensis),保藏编号CGMCC No.21344,接种于灭菌的LB液体培养基中,在37℃条件下传代扩大培养,调整菌体浓度为3.0
×
108CFU/mL;将乳酸片球菌LC
‑9‑
1(Pediococcus acidilactici),保藏编号CGMCC NO.21345,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同样传代扩大培养调整菌体浓度为1.0
×
108CFU/mL;(4)固态发酵:将活化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LB

Y

1(Bacillus velezensis)和乳酸片球菌LC
‑9‑
1(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分别按照2.0%

4.0%和1.0%

2.0%的比例加入酶解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冲邓雪娟徐田田蔡辉益王小莹王少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博菲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