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6999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包括去毛刺工作间,设置在去毛刺工作间中的去毛刺机器人、刀库,并列设置在去毛刺工作间前端的第一打磨工位、第二打磨工位,设置在设置在第一打磨工位、第二打磨工位中的清洗机构和设置在去毛刺工作间外侧的带水箱排屑器;第一打磨清洗工作台和第二打磨清洗工作台均可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两个的可独立进行放置去毛刺工件的工位。在自动化去毛刺过程中,在去毛刺中心外部工位处,上序机器人可将已完成去毛刺工件、未去毛刺工件进行交换,然后进行其他工序工作。去毛刺中心的交换工作台可进行自行交换,将完成工件与未去毛刺工件进行交换。将完成工件与未去毛刺工件进行交换。将完成工件与未去毛刺工件进行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机床
,具体涉及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制造工业的生产中,去毛刺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工序。经过机械加工的零件表面,特别是在两个表面的交界处,往往产生毛刺。毛刺虽小,但危害很大。各种毛刺的存在给加工、装配、检验、产品性能、使用寿命以及安全和外观都带来危害。毛刺的存在不但影响零件的精度,而且影响整机的可靠性。把有毛刺的零件装机使用,是机械产品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产品的运转过程中,毛刺的存在及脱落,可能造成电控系统(如,变压器、发电机定子、起动开关等)的短路。
[0003]不完全统计工厂作业中,去毛刺所花的工时占制造总工时的5~10%。去毛刺费用占零件加工成本20

40%。在我国目前各个厂家还仍然停留在依靠人工进行去毛刺,处理零部件上的飞边、毛刺等。粉尘飞扬的环境对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职业病预防、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也使众多企业陷入了招工难的困境。特别是在铸件生产企业,使用人工去毛刺,生产效率低下,打磨质量不能保证,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中国的制造行业的良性发展。
[0004]随着自动化的发展,各大零部件生产厂商大多配套自动化设备进行零部件的生产及加工,长期依赖人工的去毛刺工序也并列上了清单。目前国内自动化去毛刺自动化机床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解决零部件生产中去毛刺工序效率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采用带去毛刺主轴的机器人,双工位转台,配合周边设备,可以做到机器人加工完成零件后,托盘自动化交换到人工装卸区,机器人不停机,继续加工新零件,有效减少人工占用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包括去毛刺工作间,设置在去毛刺工作间中的去毛刺机器人、刀库,并列设置在去毛刺工作间前端的第一打磨工位、第二打磨工位,设置在设置在第一打磨工位、第二打磨工位中的清洗机构和设置在去毛刺工作间外侧的带水箱排屑器;
[0007]第一打磨工位包括第一打磨工位本体、设置在第一打磨工位本体中的第一打磨清洗工作台、设置在第一打磨工位本体前端的第一前端自动门、设置在第一前端自动门一侧的第一前端行程开关、设置在第一打磨工位本体后端的第一后端自动门和设置在第一后端自动门一侧的第一后端行程开关,第一后端自动门打开后第一打磨工位与去毛刺工作间连通,第一打磨清洗工作台可旋转至去毛刺机器人一侧;
[0008]第二打磨工位包括第二打磨工位本体、设置在第二打磨工位本体中的第二打磨清洗工作台、设置在第二打磨工位本体前端的第二前端自动门、设置在第二前端自动门一侧
的第二前端行程开关、设置在第二打磨工位本体后端的第二后端自动门和设置在第二后端自动门一侧的第二后端行程开关,第二后端自动门打开后第二打磨工位与去毛刺工作间连通,第二打磨清洗工作台可旋转至去毛刺机器人一侧;
[0009]第一前端自动门、第一后端自动门、第二前端自动门和第二后端自动门均为上下开合;
[0010]去毛刺机器人设置电动主轴和径向浮动主轴。
[001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作为优选方式,去毛刺机器人设置测距传感器。
[001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作为优选方式,去毛刺机器人的自由度为6轴。
[001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作为优选方式,刀库为6工位刀库。
[001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作为优选方式,第一打磨清洗工作台可旋转180
°

[001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作为优选方式,第一打磨清洗工作台设置压紧气缸和工件到位检测装置。
[001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作为优选方式,第一打磨工位还设置工位报警灯。
[001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作为优选方式,第二打磨清洗工作台可旋转180
°

[001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作为优选方式,第二打磨清洗工作台设置压紧气缸和工件到位检测装置。
[001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作为优选方式,第二打磨工位还设置工位报警灯。
[0020]使用旋转双工位转台结构,双工位转台可以围绕中心正反旋转180度,每个工位上可以安装需要去毛刺的零件。转台中间隔离板将去毛刺中心空间分为两个区域,去毛刺区域和上下料区域。当毛坯工件所在的工位1转入去毛刺区域时,已经完成去毛刺的工件所在的工位2转出去毛刺区域,转入上下料区域,机器人开始在去毛刺区域去毛刺,人可以在上下料区域给设备下料再上一个毛坯件,或由机器人在下料区域给设备下料再上一个毛坯件,从而实现打磨机器人处转台转动时间外不停机等待持续工作。
[002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具有两个的可独立进行放置去毛刺工件的工位。在自动化去毛刺过程中,在去毛刺中心外部工位处,上序机器人可将已完成去毛刺工件、未去毛刺工件进行交换,然后进行其他工序工作。去毛刺中心的交换工作台可进行自行交换,将完成工件与未去毛刺工件进行交换。其中转台的每个工位为伺服控制,可与机器人协作完成工件的去毛刺工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俯视图;
[0024]图2为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立体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1、去毛刺工作间;2、去毛刺机器人;3、刀库;4、第一打磨工位;41、第一打磨工位本体;42、第一打磨清洗工作台;43、第一前端自动门;44、第一前端行程开关;45、第一后端自动门;46、第一后端行程开关;51、第二打磨工位本体;52、第二打磨清洗工作台;53、第二前端自动门;54、第二前端行程开关;55、第二后端自动门;56、第二后端行程开关;6、清洗机构;7、带水箱排屑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2所示,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包括去毛刺工作间1,设置在去毛刺工作间1中的去毛刺机器人2、刀库3,并列设置在去毛刺工作间1前端的第一打磨工位4、第二打磨工位5,设置在设置在第一打磨工位4、第二打磨工位5中的清洗机构6和设置在去毛刺工作间1外侧的带水箱排屑器7;
[0030]第一打磨工位4包括第一打磨工位本体41、设置在第一打磨工位本体41中的第一打磨清洗工作台42、设置在第一打磨工位本体41前端的第一前端自动门43、设置在第一前端自动门43一侧的第一前端行程开关44、设置在第一打磨工位本体41后端的第一后端自动门45和设置在第一后端自动门45一侧的第一后端行程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毛刺双工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去毛刺工作间(1),设置在所述去毛刺工作间(1)中的去毛刺机器人(2)、刀库(3),并列设置在所述去毛刺工作间(1)前端的第一打磨工位(4)、第二打磨工位(5),设置在所述设置在所述第一打磨工位(4)、所述第二打磨工位(5)中的清洗机构(6)和设置在所述去毛刺工作间(1)外侧的带水箱排屑器(7);所述第一打磨工位(4)包括第一打磨工位本体(41)、设置在所述第一打磨工位本体(41)中的第一打磨清洗工作台(42)、设置在所述第一打磨工位本体(41)前端的第一前端自动门(43)、设置在所述第一前端自动门(43)一侧的第一前端行程开关(44)、设置在所述第一打磨工位本体(41)后端的第一后端自动门(45)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后端自动门(45)一侧的第一后端行程开关(46),所述第一后端自动门(45)打开后所述第一打磨工位(4)与所述去毛刺工作间(1)连通,所述第一打磨清洗工作台(42)可旋转至所述去毛刺机器人(2)一侧;所述第二打磨工位(5)包括第二打磨工位本体(51)、设置在所述第二打磨工位本体(51)中的第二打磨清洗工作台(52)、设置在所述第二打磨工位本体(51)前端的第二前端自动门(53)、设置在所述第二前端自动门(53)一侧的第二前端行程开关(54)、设置在所述第二打磨工位本体(51)后端的第二后端自动门(55)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后端自动门(55)一侧的第二后端行程开关(56),所述第二后端自动门(55)打开后所述第二打磨工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博郭强靳开轩宋明安郭红红麻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