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上风机运维的自供能跨介质无人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跨介质无人机,具体涉及一种可同时用于海上风机水上、水下立体监测和维护的自供能跨介质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陆上风电装机量的迅速增长,其“占地多、噪声大”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相比之下,海上风电对人类影响更小,可开发区域更广,更有潜力成为未来风电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0003]陆上风电场经常采用无人机来完成风机的全面监测与维护,以节约人力,降低成本。目前,由于海上交通的不便,海上风电场也依赖无人机来完成其日常维护工作。然而,传统无人机并没有进行水下监测维护的能力。因此,其实际使用效果十分有限。对此,提出了可用于水
‑
空两种介质作业的跨介质无人机来解决这一问题。
[0004]目前海上风电运维的需求及跨介质无人机发展不足,现有的跨介质无人机基本上使用蓄电池供能,通常作业时间较短,需要多次返回母船进行电池更换和数据回传,布放和回收成本较高。故目前缺乏一种不仅能全方面、多角度地监测海上风机的运行状态,而且可以节省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上风机运维的自供能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两个柔性机翼(2)、三个集成电机推进器(3)、若干蓄电池(5)和控制主板(6),机身(1)包括头部机身、中部机身和尾部机身,头部机身、中部机身和尾部机身不相连通;两个柔性机翼(2)分别安装在中部机身的左右对称两侧;中部机身分别在靠近头部机身和尾部机身的对称两侧朝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贯通的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均安装有一个集成电机推进器(3),另一个集成电机推进器(3)安装在中部机身的底部下方;各个蓄电池(5)和控制主板(6)均安装在两个安装槽之间的密封的中部机身内部;各个集成电机推进器(3)、控制主板(6)和各个蓄电池(5)之间互相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风机运维的自供能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集成电机推进器(3)包括电机壳体(8)和对转螺旋桨(9);电机壳体(8)为圆环柱状,对转螺旋桨(9)同轴安装在电机壳体(8)的中心;每个安装槽内部的集成电机推进器(3)的电机壳体(8)的径向方向与无人机的行进方向相同,中部机身的底部下方的集成电机推进器(3)的电机壳体(8)的径向方向垂直于无人机的行进方向相同;各个集成电机推进器(3)均不与中部机身相接触;所述的两个安装槽之间的中部机身的内部安装有三个伺服电机(4),每个伺服电机(4)分别靠近一个集成电机推进器(3),每个集成电机推进器(3)的电机壳体(8)的外侧面中部设有一个沿电机壳体(8)的径向方向并朝向靠近的一个伺服电机(4)的连接轴,每个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同轴并同步连接靠近的一个集成电机推进器(3)的连接轴,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旋转带动集成电机推进器(3)的绕自身的连接轴旋转;各个伺服电机(4)电连接控制主板(6),控制主板(6)控制各个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旋转,进而带动各个集成电机推进器(3)绕自身的连接轴旋转,调节各个集成电机推进器(3)的偏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风机运维的自供能跨介质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集成电机推进器(3)的对转螺旋桨(9)包括空用螺旋桨结构和水用螺旋桨结构,空用螺旋桨结构和水用螺旋桨结构的中心同轴铰接布置;空用螺旋桨结构包括空用螺旋桨(11)和螺旋桨外环架,螺旋桨外环架为圆环体,空用螺旋桨(11)同轴安装在螺旋桨外环架的中心,空用螺旋桨(11)的各个空用桨叶的顶端均与螺旋桨外环架连为一体;水用螺旋桨结构包括水用螺旋桨(12)和螺旋桨外环架,水用螺旋桨(12)同轴安装在螺旋桨外环架的中心,水用螺旋桨(12)的各个水用桨叶的顶端均与螺旋桨外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鹏,刘小栋,孙志伟,张大海,司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