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立后驱紧耦合式排气歧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852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8:19
一种直立后驱紧耦合式排气歧管,属于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技术领域。能够减少排气系统空间占用,能够防止气流紊乱,有效提高发动机功率和扭矩,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一缸排气歧管、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和四缸排气歧管依次与前法兰的进气孔连通,一缸排气歧管和四缸排气歧管的排气端汇总在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处,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和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与催化剂载体的入口连通,催化剂载体的出口与后法兰的排气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紧凑化布置,排气歧管在宽度及高度上进行压缩,减少排气系统空间占用,便于整机布置,适应多种机舱布置要求,同时能够防止气流紊乱,有效提高发动机功率和扭矩,实现节能减排的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立后驱紧耦合式排气歧管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排气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直立后驱紧耦合式排气歧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发动机机舱更加追求紧凑化设计,要求发动机在窄小机舱空间中布置并避让相应零件,同时要求发动机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此外,传统的进气管形式容易在缸盖出气口附近形成紊流现象影响废气的顺利排出,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
[0003]因此,从发动机本体出发,设计一种紧耦合式排气系统结构,满足性能及排放要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直立后驱紧耦合式排气歧管,能够减少排气系统空间占用,能够防止气流紊乱,有效提高发动机功率和扭矩,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0005]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立后驱紧耦合式排气歧管,包括一缸排气歧管、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四缸排气歧管、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催化剂载体、前法兰及后法兰;所述一缸排气歧管、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和四缸排气歧管依次与前法兰的进气孔连通,所述一缸排气歧管和四缸排气歧管的排气端汇总在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处,所述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和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与催化剂载体的入口连通,所述催化剂载体的出口与后法兰的排气孔连通。
[000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7]本技术通过紧凑化布置,排气歧管在宽度及高度上进行压缩,减少排气系统空间占用,便于整机布置,适应多种机舱布置要求,同时能够防止气流紊乱,有效提高发动机功率和扭矩,实现节能减排的目。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轴测图;
[0009]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技术缸盖排气侧气道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本技术缸盖排气侧法兰结构示意图;
[0012]其中:1、一缸排气歧管;2、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3、四缸排气歧管;4、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5、催化剂载体;6、排气歧管支架;7、EGR取气管;8、前法兰;9、后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4]本排气歧管匹配直立后驱四缸四冲程发动机,一





二缸的工作顺序使得二缸与三缸的排气冲程不相邻,从而保证二缸与三缸排出气体汇流后互不干扰,都有充足的排气时间,如图3所示,将二、三缸排气歧管集成到缸盖中,在有效避免排出气流互相干涉的前提下,冷车时排气歧管的高温可以很快地加热防冻液,大大减少热车时间,提高热效率。
[0015]四个缸的排气道在缸盖内处于同一平面可降低缸盖高度从而下降整车重心,故一、四缸排气歧管不在缸盖中集成,缸盖排气侧法兰如图4所示。
[0016]为满足汽车机舱紧凑的要求,催化剂载体5的位置要尽量靠近缸盖出气口,考虑到发动机排气系统各个零部件间的间隙配合要求以及装配要求,对直立后驱发动机,本技术采用紧耦合式排气歧管结构,如图1所示。
[0017]本技术的一种直立后驱紧耦合式排气歧管,包括一缸排气歧管1、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2、四缸排气歧管3、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4、催化剂载体5、前法兰8及后法兰9;所述一缸排气歧管1、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2和四缸排气歧管3依次与前法兰8的进气孔连通,所述一缸排气歧管1和四缸排气歧管3的排气端汇总在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4处,所述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4和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2与催化剂载体5的入口连通,所述催化剂载体5的出口与后法兰9的排气孔连通。
[0018]其中:催化剂载体5的入口设置在靠近一缸排气歧管1的一侧,所述四缸排气歧管3经过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2上方与一缸排气歧管1集成为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4。达到节省发动机空间的目的。
[0019]因为四缸四冲程发动机一、四缸之间的排气冲程不相邻,所以排出气体在图1所示集成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4中汇流后互不干扰,保证了发动机排气效率,提高功率和扭矩。
[0020]发动机二、三缸排气歧管在缸盖中集成,通过图3所示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2排出气体,同样满足空间和性能要求。
[0021]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2和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4中排出气体在催化剂载体5前端的端锥处再汇合,从而有效防止紊流,提高发动机功率和扭矩,满足汽车排放指标。
[0022]所述催化剂载体5的入口直接设置在其筒体上。相较于传统的催化剂载体5,本技术的催化剂载体5减少了入口与筒体连接的脖颈部,向下倾斜的角度更小,使排气歧管在宽度及高度上进行压缩,减小占用空间。
[0023]同时,催化剂载体5的出口端上安装有EGR取气管7。EGR取气管7参与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具有抑制爆震、降低泵气损失、提高燃油经济性等优点
[0024]催化剂载体5的出口端上安装有排气歧管支架6,排气歧管支架6可以有效起到支撑和固定排气歧管的作用。
[0025]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立后驱紧耦合式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缸排气歧管(1)、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2)、四缸排气歧管(3)、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4)、催化剂载体(5)、前法兰(8)及后法兰(9);所述一缸排气歧管(1)、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2)和四缸排气歧管(3)依次与前法兰(8)的进气孔连通,所述一缸排气歧管(1)和四缸排气歧管(3)的排气端汇总在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4)处,所述一四缸集成排气歧管(4)和二三缸集成排气歧管(2)与催化剂载体(5)的入口连通,所述催化剂载体(5)的出口与后法兰(9)的排气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立后驱紧耦合式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滕红王德春刘侠庞玉超夏特孙晓鹏杨文盼郭家玮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