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测速雷达监测的主动预警回旋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161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0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道路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测速雷达监测的主动预警回旋灯,包括底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柱形箱体,第一柱形箱体上设置有预警组件,预警组件包括第一预警系统,第一预警系统包括:与供电系统电连接的回旋灯;减震组件,设置在底座与第一柱形箱体之间,包括:第二柱形箱体;多个第二杆,第二杆垂直设置,其一端与第一柱形箱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板体,板体水平设置在第二柱形箱体内部,与第二柱形箱体滑动连接,第二柱形箱体的内顶面和板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震弹簧,第二柱形箱体的内底面和板体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减震系统,减少警示装置的颠簸,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An active warning gyrator based on velocity radar monito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测速雷达监测的主动预警回旋灯


[0001]本技术属于道路作业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测速雷达监测的主动预警回旋灯。

技术介绍

[0002]在高速公路的日常养护维修作业中,由于高速公路上车辆速度都非常快,所以需要人工在施工作业面前方进行来往车辆的预警,提醒后面的车辆此地危险,一般方式为设置一个警示装置,用以预警行驶车辆和区域工作人员,保证行驶车辆以及施工作业区域人员和车辆的安全。但是通常施工的时候需要经常更换施工作业的地点,此时警示装置也需要带走,但警示装置通常体积较大,并且一般移动的路上比较颠簸,所以长时间和多次数的移动会导致警示装置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测速雷达监测的主动预警回旋灯,通过增加减震系统,减少警示装置的颠簸,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底座,为空腔结构,其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柱形箱体,所述第一柱形箱体上设置有预警组件,所述预警组件包括:雷达检测系统,用于检测靠近车辆的车速和距离,包括:雷达,与供电系统电连接,所述雷达的输出端连接有CPU,所述CPU与供电系统电连接,其输出端连接有显控面板,所述显控面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柱形箱体的侧壁,与CPU和供电系统分别电连接;第一预警系统,设置在第一柱形箱体的上方,用于夜间预警,所述第一预警系统包括:回旋灯,通过第一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柱形箱体上方,与供电系统和CPU分别电连接;
[0006]减震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与第一柱形箱体之间,包括:第二柱形箱体;多个第二杆,所述第二杆垂直设置,其一端与第一柱形箱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板体,所述板体水平设置在第二柱形箱体内部,与第二柱形箱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柱形箱体的内顶面和板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二柱形箱体的内底面和板体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
[0007]优选的,所述预警组件还包括:
[0008]第二预警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柱形箱体的侧壁,用于白天预警,所述第二预警系统包括:蜂鸣器,与所述CPU电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柱形箱体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心。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第三杆,所述第三杆数量至少有3个且周向均布设置,所述第三杆的一端与板体底部中心处旋转连接,另一端固定有块体,所述块体卡装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第二柱形箱体的内底面,所述滑槽沿第二柱形箱体的半径方向开设,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块体与第二减震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减
震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柱形箱体的内壁连接。
[0011]优选的,还包括:多个减震气囊,设置在所述第二柱形箱体的顶部和板体之间。
[0012]优选的,所述供电系统包括:
[0013]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第一柱形箱体的侧壁,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外部设有一防护罩;
[0014]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布设置有不少于三个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带有锁止结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测速雷达监测的主动预警回旋灯,其有益效果是:
[0017]当需要更换施工作业的地点时,该装置由于增加了减震系统、缓冲组件和减震气囊,因此可以减少移动时地面对于警示装置的颠簸,从而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太阳能发电也节能环保,通过设置预警系统,使得工人和路过的车辆可以最大程度上观察到施工区域和车辆位置,从而最大程度避免惨案的发生,且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更方便移动,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1到图2,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2]实施例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测速雷达监测的主动预警回旋灯,下面结合图1到图2的结构示意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测速雷达监测的主动预警回旋灯,包括空腔结构的底座1,为了加强稳定性,空腔结构内设置有配重块,在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柱形箱体,第一柱形箱体上还设置有预警组件,其中预警组件包括:用于检测靠近车辆的车速和距离的雷达检测系统,雷达检测系统包括:与供电系统电连接的雷达10,雷达10的输出端连接有CPU,CPU与供电系统电连接,CPU的输出端还连接有显控面板11,其中显控面板11固定在第一柱形箱体的侧壁,与CPU和供电系统分别电连接;设置在第一柱形箱体的上方的第一预警系统,第
一预警系统用于夜间预警,包括:通过第一杆13设置在第一柱形箱体上方的回旋灯14,回旋灯14与供电系统和CPU电连接,预警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柱形箱体的侧壁的第二预警系统,第二预警系统用于白天预警,包括:蜂鸣器12,与CPU电连接,其中雷达检测系统检测靠近车辆的车速和距离,检测到数据后传送到CPU,CPU分析完毕后传送至显控面板11,当靠近车辆的车速或者距离中的一项超过设定的下阈值后,此时CPU发出控制指令分别给回旋灯14和蜂鸣器12,使得回旋灯14闪烁,蜂鸣器12发出警报声,提醒车辆注意减速。
[0025]为了减少挪动装置时受到的震动,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与第一柱形箱体之间的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第二柱形箱体2,其中为了加强稳定性,第二柱形箱体2设置在底座1的中心,还包括垂直设置的多个第二杆3,第二杆3的一端与第一柱形箱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板体,板体水平设置在第二柱形箱体2内部,板体与第二柱形箱体2滑动连接,第二柱形箱体2的内顶面和板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震弹簧5,当该装置受到震动时,板体会在第二柱形箱体2内来回上下移动,在板体上下移动时,第一减震弹簧5会减缓板体与第二柱形箱体2内顶面之间的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力,除此之外,第二柱形箱体2的内底面和板体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用于减缓板体与第二柱形箱体2内底面之间的碰撞所产生的冲击力。
[0026]进一步的,缓冲组件包括:多个第三杆6,第三杆6数量至少有3个且周向均布设置,其中第三杆6的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测速雷达监测的主动预警回旋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为空腔结构,其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柱形箱体,所述第一柱形箱体上设置有预警组件,所述预警组件包括:雷达检测系统,用于检测靠近车辆的车速和距离,包括:雷达(10),与供电系统电连接,所述雷达(10)的输出端连接有CPU,所述CPU与供电系统电连接,其输出端连接有显控面板(11),所述显控面板(11)固定在所述第一柱形箱体的侧壁,与CPU和供电系统分别电连接;第一预警系统,设置在第一柱形箱体的上方,用于夜间预警,所述第一预警系统包括:回旋灯(14),通过第一杆(13)设置在所述第一柱形箱体上方,与供电系统和CPU分别电连接;减震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1)与第一柱形箱体之间,包括:第二柱形箱体(2);多个第二杆(3),所述第二杆(3)垂直设置,其一端与第一柱形箱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板体,所述板体水平设置在第二柱形箱体(2)内部,与第二柱形箱体(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柱形箱体(2)的内顶面和板体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震弹簧(5),所述第二柱形箱体(2)的内底面和板体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测速雷达监测的主动预警回旋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组件还包括:第二预警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柱形箱体的侧壁,用于白天预警,所述第二预警系统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柯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易合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