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975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取泵装置。其中,取泵装置包括握持部件、连接部件、支持部件和夹持部件。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握持部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持部件与夹持部件的夹持部分的对侧连接,利用夹持部件的夹持部分夹持变量柱塞泵上表面的轴套;进而利用取泵装置将轴套连同变量柱塞泵从舵机壳体内拉出,实现变量柱塞泵的取出。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取泵装置,通过对取泵装置中夹持部件的合理设计以及取泵装置整体的巧妙构造,可实现变量柱塞泵从舵机壳体内的安全便捷取出,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变量柱塞泵取出后泵体和舵机的高质量,还可以有效避免取出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有效避免取出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有效避免取出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

A pump ta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量柱塞泵的取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量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它依靠柱塞在刚体中往复运动,使刚体的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进而实现吸油、压油过程。当柱塞外拉时,工作容腔内的压力降低,出口阀关闭,工作容腔内的压力低于进口压力时,进口阀打开,液体进入工作容腔;当柱塞内推时,工作容腔内的压力升高,进口阀关闭,工作容腔内的压力高于出口压力时,出口阀打开,液体从工作容腔排出。
[0003]在利用变量柱塞泵实现刚体内吸油和压油过程前的变量柱塞泵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多次变量柱塞泵的取泵过程。
[0004]由于变量柱塞泵装配并沉到舵机的刚体内部很难找到着力点,且变量柱塞泵沉到刚体内部时变量柱塞泵与刚体的相对部分为真空状态,同时变量柱塞泵与舵机的壳体之间还装有防挤压变形的密封圈和挡圈,导致将变量柱塞泵从舵机壳体内取出变得十分困难。
[0005]在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变量柱塞泵从舵机壳体内取出的取泵装置往往仅包含两把一字螺丝刀和支撑垫块。在实际操作时,一般需要将支撑垫块放置于舵机壳体上表面起防止划伤的作用,之后将两把一字螺丝刀放置在支撑垫块上并相对伸入变量柱塞泵的轴套下方,利用杠杆原理,将变量柱塞泵从舵机壳体内撬出。
[0006]然而,由于变量柱塞泵在舵机壳体内配合较紧,使得需要不止一人扶稳舵机且需要很大的力才能完成整个撬出过程。而且,尽管支撑垫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螺丝刀划伤舵机壳体表面,但在撬起过程中很难控制力度,进而很难避免在存在支撑垫块的情况下螺丝刀对舵机壳体的进一步划伤,且很难避免由于进一步划伤而产生的多余物。而且,更重要的是,若每次撬起过程中螺丝刀的受力点均不同,则会使得每次撬起过程对舵机壳体外表面的划伤程度不同,从而使得后续多次撬起时螺丝刀相对支撑垫块的倾斜角度和受力点均发生持续变化,极易打滑,进而易对产品整体造成损伤,并易发生安全事故。
[0007]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取泵装置,并不能实现变量柱塞泵从舵机壳体内的安全便捷取出,且现有即使实现了变量柱塞泵的取出,也很难保证取出后变量柱塞泵的高质量以及取出后舵机的高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取泵装置,通过对取泵装置中夹持部件的合理设计以及取泵装置整体的巧妙构造,可实现变量柱塞泵从舵机壳体内的安全便捷取出,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变量柱塞泵取出后泵体和舵机的高质量,还可以有效避免取出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取泵装置,包括:
[0011]握持部件、连接部件、支持部件和夹持部件;
[0012]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握持部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持部件与所述夹持部件的夹持部分的对侧连接,利用所述夹持部件的所述夹持部分夹持变量柱塞泵上表面的轴套;进而利用所述取泵装置将所述轴套连同所述变量柱塞泵从舵机壳体内拉出,实现所述变量柱塞泵的取出。
[0013]可选的,所述夹持部分包括夹持爪,夹持爪伸入所述变量柱塞泵与所述轴套之间的凹槽夹持所述轴套。
[0014]可选的,所述夹持爪为柔性材质且所述夹持爪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夹持爪彼此等间距环绕布置在所述夹持部分。
[0015]可选的,利用至少三个所述夹持爪夹持所述轴套时,所述夹持爪受所述轴套的外圆的挤压而变形撑大,使得变形撑大后的所述夹持爪经所述轴套的外圆进入所述轴套的下方,待所述夹持爪不再受所述轴套的外圆的挤压后,所述夹持爪恢复原状,完成对所述轴套的夹持。
[0016]可选的,所述夹持爪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持爪相对布置在所述夹持部分。
[0017]可选的,利用两个所述夹持爪夹持所述轴套时,先将所述夹持部分倾斜,使得两个所述夹持爪中的其中一个夹持爪进入所述轴套下方,将所述其中一个夹持爪推向对侧并相对于所述轴套放正,使得另一个夹持爪也进入所述轴套下方,后将所述夹持部分移动到相对于所述轴套的正中间,完成对所述轴套的夹持。
[0018]可选的,两个相对布置的所述夹持爪之间包括Φ40环形槽,用于对所述轴套进行定位。
[0019]可选的,所述夹持爪为柔性材质。
[0020]可选的,所述握持部件与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夹持部件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
[0021]可选的,所述握持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以及所述支持部件的材质包括金属材料。
[0022]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取泵装置,通过合理设计取泵装置中的夹持部件并且通过巧妙设计取泵装置,可基于取泵装置实现变量柱塞泵从舵机壳体内的安全便捷取出。而且:1)利用设计的特殊结构的夹持爪,通过倾斜方式即可轻松套入变量柱塞泵的轴套下,实现夹持爪与变量柱塞泵的稳妥抓勾;2)本技术利用到了变量柱塞泵的轴套与舵机壳体之间存在的凹槽(由于变量柱塞泵的外径略大于轴套外径而存在的外圆周间隙),并将该凹槽作为了防止夹持爪转动的结构,基于此,本技术在利用取泵装置取出变量柱塞泵时省去了防夹持爪转动的装置,简化了装置整体的工装,便于加工、装配及使用该取泵装置;
[0024]3)本技术不仅利用变量柱塞泵与轴套间存在的凹槽省去了防夹持爪转动的装置,简化了装置整体的工装,还利用该凹槽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夹持爪的厚度,即在防止夹持爪转动以实现变量柱塞泵从舵机壳体内安全便捷取出的同时,保证了取泵装置中夹持爪及装置整体的工装强度,提高了取泵装置整体的耐用性,间接降低了该取泵装置的维护成本,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变量柱塞泵压入到舵机壳体后的效果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中包括第一种夹持部件的第一种取泵装置的剖面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取泵装置中握持部件的主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取泵装置中连接部件的侧视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取泵装置中支持部件的剖面图及主视图;
[0031]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取泵装置中位于支持部件和夹持部件之间的盖板的剖面图及主视图;
[0032]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取泵装置中第一种夹持部件的主视图及剖面图;
[0033]图8为本技术中包括第二种夹持部件的第二种取泵装置的剖面图;
[0034]图9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取泵装置中握持部件的主视图;
[0035]图10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取泵装置中连接部件的侧视图;
[0036]图11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部件、连接部件、支持部件和夹持部件;其中,所述连接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握持部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持部件与所述夹持部件的夹持部分的对侧连接,利用所述夹持部件的所述夹持部分夹持变量柱塞泵上表面的轴套;进而利用所述取泵装置将所述轴套连同所述变量柱塞泵从舵机壳体内拉出,实现所述变量柱塞泵的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分包括夹持爪,所述夹持爪伸入所述变量柱塞泵与所述轴套之间的凹槽夹持所述轴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爪为柔性材质且所述夹持爪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夹持爪彼此等间距环绕布置在所述夹持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至少三个所述夹持爪夹持所述轴套时,所述夹持爪受所述轴套的外圆的挤压而变形撑大,使得变形撑大后的所述夹持爪经所述轴套的外圆进入所述轴套的下方,待所述夹持爪不再受所述轴套的外圆的挤压后,所述夹持爪恢复原状,完成对所述轴套的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江永彭清辉丁攀陈昌辉杨威苏顺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