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66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工装,包括底座、百分表检测组件、工件定位组件、工件压紧组件和拨叉组件;底座上设置有百分表检测组件、工件定位组件和工件压紧组件;工件定位组件贯穿形成有同轴设置的第一容纳孔与第二容纳孔,第一容纳孔与第二容纳孔之间具有开口部,开口部的开口方向沿垂直方向向上设置;工件压紧组件包括压紧环,压紧环位于第二容纳孔右侧,压紧环的轴心线与第二容纳孔的轴心线重合设置;拨叉组件包括有拨叉,拨叉具有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第一抵接部位于第一容纳孔左侧,第二抵接部伸入开口部并位于第一容纳孔右侧。这样就解决了现有组合件收口后其轴向间隙的检测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1、变量泵是液压伺服机构中重要的动力元件,其作用是向舵机提供所需压力的液压油,驱动液压缸工作。柱塞组合是变量泵中主要部件之一,主要由滑靴和柱塞配压(收口)而成,收口后其轴向间隙将影响滑靴与柱塞的相对滑动。若变量泵滑靴收口间隙过小,将会影响滑靴与柱塞之间的灵活性,若收口间隙过大则会导致运动冲击大、泄漏大等,进而造成柱塞粘铜甚至卡死在缸体柱塞孔内、滑靴副异常磨损、柱塞拉脱和回程盘断裂等。由于工件为组合件,且滑靴端面为镀银面,在收口过程中不能有划伤,目前仅依赖具有一定加工经验的操作人员对收口后的轴向间隙进行经验判断,难以准确保证轴向间隙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很难满足加工精度需求,也会埋下严重的质量隐患。

2、针对这类组合件收口后其轴向间隙的检测,通常加工方法是将组合件拉至最长或压至最短,采用数显卡尺进行检测轴向间隙。现在将活动端滑靴固定,通过抱胎的方式抱住柱塞外圆,再通过推拉柱塞外圆检测柱塞组合运动间隙,但是,这样加工后仍然存在检测难度大、检测效率低、检测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同时,也容易导致柱塞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装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沿从左向右的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所述第一容纳孔沿第一端面朝向第二端面所在侧延伸,所述第二容纳孔沿第二端面朝向第一端面所在侧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容纳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右侧,所述第一定位部的顶端朝向第二端面所在侧倾斜延伸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定位部的顶端至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顶端至所述第一容纳孔的底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定位部的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装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沿从左向右的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所述第一容纳孔沿第一端面朝向第二端面所在侧延伸,所述第二容纳孔沿第二端面朝向第一端面所在侧延伸,并与所述第一容纳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右侧,所述第一定位部的顶端朝向第二端面所在侧倾斜延伸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定位部的顶端至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顶端至所述第一容纳孔的底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定位部的顶端至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定位部的顶端至所述第一容纳孔的顶端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组件靠近所述工件定位组件所在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拨叉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拨叉形成第一接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还具有主体部及从主体部一侧向外凸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延伸部上,且均位于远离所述主体部所在侧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垂直方向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底座所在侧的端面沿垂直方向向下凹设有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燕尹学军刘平平刘冬儿周云兵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