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1935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具体过程为:将以聚苯胺为壳、Fe3O4为核的核壳结构磁性纳米模板与负极材料、粘结剂、导电剂以及溶剂水混合均匀制得负极浆料,再将负极浆料涂敷在集流体表面,然后通过加载磁场使得磁性纳米Fe3O4在集流体表面定向组装,最后通过微波加热和磁回收装置将厚电极中磁性纳米Fe3O4回收循环利用,同时在厚电极中构筑具有高导电性的三维网络通道,用于有效提高电极的导电性,缩短离子和电子迁移路径,提供多维开放渗透通道,增强电解液的浸润性,减少电极迂曲度和产生梯度孔隙率,形成利于锂离子运输的分子级通道,促进锂离子的高速导通。导通。导通。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lithium battery cathode sheet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自放电小、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储备电源、航空领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和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0003]制备高涂布量的超厚极片是提升电池比能量的一个最为直接的办法。然而,厚电极在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也会给电池的性能带来负面影响。随着电极厚度的增加,电解液从隔膜和敷料层界面渗透到敷料层和集流体界面的难度变大,很容易造成电极未完全浸润,从而导致电池在高倍率满电态下析锂,降低电池的容量,甚至造成安全隐患。当电极厚度增加时,由于极片表面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距离增加使得电子传输的路径变长,容易产生较大的浓差极化,导致电化学反应速率的非均匀分布,电池容量无法正常发挥、倍率和循环性能变差等一系列问题。
[0004]因此,设计和优化厚电极的微观结构,解决厚电极浸润性差以及电子、离子迁移路径长的技术缺陷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基于外加磁场作用构筑了具有高导电性的三维网络通道,提高了电极的导电性,缩短了离子和电子迁移路径,提供了多维开放渗透通道,增强了电解液的浸润性,减少了电极迂曲度和产生梯度孔隙率,形成了利于锂离子运输的分子级通道,促进了锂离子的高速导通。该方法构筑的具有三维导电网络通道的厚电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在不牺牲活性材料利用率或容量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上述厚电极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充放电。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将以聚苯胺为壳、Fe3O4为核的核壳结构磁性纳米模板与负极材料、粘结剂、导电剂以及溶剂水混合均匀制得负极浆料,再将负极浆料涂敷在集流体表面,然后通过加载磁场使得磁性纳米Fe3O4在集流体表面定向组装,最后通过微波加热和磁回收装置将厚电极中磁性纳米Fe3O4回收循环利用,同时在厚电极中构筑具有高导电性的三维网络通道,用于有效提高电极的导电性,缩短离子和电子迁移路径,提供多维开放渗透通道,增强电解液的浸润性,减少电极迂曲度和产生梯度孔隙率,形成利于锂离子运输的分子级通道,促进锂离子的高速导通。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锂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S1:将FeCl3溶液和FeSO4溶液在氮气保护下经油浴60℃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NH3·
H2O调节混合体系pH至11,冷却至室温后,采用磁场分离出黑色的纳米Fe3O4粒子,用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洗涤数次后烘干得到纳米Fe3O4粒子;步骤S2:将步骤S1制备的纳米Fe3O4粒子与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和盐酸在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加入苯胺,之后在反应液中逐滴加入过硫酸铵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对溶液进行磁分离,将磁性粒子用硫酸和丙酮各洗三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脱液pH=7,得到以聚苯胺为壳、Fe3O4为核的核壳结构磁性纳米模板;步骤S3:按照负极材料:粘结剂CMC:导电剂SP的质量比为90%:5%:5%分别称取原料,将负极材料分散到醇溶液中得到含有负极材料的悬浮液,再将步骤S2制备的核壳结构磁性纳米模板添加到含有负极材料的悬浮液中并混合均匀,将其与粘结剂CMC、导电剂SP以及溶剂水混合均匀得到负极浆料;步骤S4:将步骤S3制备的负极浆料转移至底部放有集流体的模具中,采用刮刀调节涂布厚度为100~1000μm,加载磁场并通过调控磁场强度为50mT~7T,使磁性纳米Fe3O4在集流体表面定向组装,将模具转移至干燥箱内于40℃进行预干燥,使负极浆料成型,并撤出特定磁场,最终得到厚电极;步骤S5:采用微波加热和磁回收装置,将步骤S4制备的厚电极中的磁性纳米Fe3O4回收循环利用,基于微波加热和磁回收装置,使得磁性纳米Fe3O4能够迅速产生定向的迁移力,冲破聚苯胺外壳而被有效的回收利用,最后将厚电极转移至真空干燥箱内于80℃烘干得到锂电池负极片。
[0008]进一步限定,步骤S3中核壳结构磁性纳米模板占负极材料的质量比为0.2%

0.5%。
[0009]进一步限定,步骤S3中负极材料为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硅碳复合材料或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进一步限定,步骤S4中负极浆料的粘度为3000~9000mPa
·
s。
[0011]进一步限定,步骤S4中采用刮刀调节涂布厚度为150~300μm。
[0012]进一步限定,步骤S5中所述的微波加热温度为65

75℃,磁回收装置设置磁场强度为0.5~2T。
[0013]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锂电池负极片在制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采用盐酸作介质,当苯胺发生氧化聚合反应时,苯胺单体能高效的在磁性纳米粒子表面氧化聚合,达到良好包覆磁性纳米粒子的效果。另外,在酸性环境中,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容易带正电荷,因此在反应的同时它还会吸收一定量的带异种电荷离子。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苯胺单体不断地在磁性纳米粒子表面与其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既包括静电作用,也包括磁性纳米粒子表面聚苯胺分子链的氢键作用,从而确保聚苯胺与磁性纳米粒子发生强烈的键合作用促使苯胺单体氧化聚合过程中能稳定良好的包覆磁性纳米粒子。
[0015]2、DBSA不仅用作掺杂剂,提高聚苯胺的导电性,还在反应中用做表面修饰剂,使磁性粒子能均匀分散于酸性液相环境中。同时,DBSA有利于聚苯胺分子链的电荷离域化,可以很好地控制聚苯胺包覆磁性粒子的形态和尺寸。另外,采用与盐酸的协同作用可以使得聚苯胺的电导率进一步提高。
[0016]3、DBSA掺杂的导电聚苯胺,由于具有较大的侧基,分子链活动的空间大,链的转动所需的能量较小,极化速度较快,损耗角正切大,在短时间内吸收的微波能多,热稳定性好,升温速度较快。当磁回收装置在回收磁性纳米模板时,磁性纳米模板的外壳聚苯胺在微波场下会快速升温软化破裂。磁性Fe3O4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性质,在微波场照射条件下,可迅速产生热量,使局部温度升高,产生的热量进一步促进聚苯胺的软化破裂。基于微波加热和磁回收装置,可使磁性纳米模板粒子能够迅速产生定向的迁移力,冲破聚苯胺外壳而被有效的回收利用。
[0017]4、磁性纳米模板粒子在磁场作用下,其易磁化轴沿磁力线方向取向排列,同时,磁耦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粒子模板定向排列。通过调控磁场大小和方向,可制备具有多维组装的有序结构。核壳结构磁性纳米模板最多仅占负极材料质量比的0.5%,不会影响活性材料的利用率,进而不会影响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当磁性纳米模板回收后,软化破裂的聚苯胺,在电极干燥后,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将以聚苯胺为壳、Fe3O4为核的核壳结构磁性纳米模板与负极材料、粘结剂、导电剂以及溶剂水混合均匀制得负极浆料,再将负极浆料涂敷在集流体表面,然后通过加载磁场使得磁性纳米Fe3O4在集流体表面定向组装,最后通过微波加热和磁回收装置将厚电极中磁性纳米Fe3O4回收循环利用,最终制得锂电池负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S1:将FeCl3溶液和FeSO4溶液在氮气保护下经油浴60℃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NH3·
H2O调节混合体系pH至11,冷却至室温后,采用磁场分离出黑色的纳米Fe3O4粒子,用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洗涤数次后烘干得到纳米Fe3O4粒子;步骤S2:将步骤S1制备的纳米Fe3O4粒子与十二烷基苯磺酸和盐酸在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加入苯胺,之后在反应液中逐滴加入过硫酸铵溶液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对溶液进行磁分离,将磁性粒子用硫酸和丙酮各洗三次,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脱液pH=7,得到以聚苯胺为壳、Fe3O4为核的核壳结构磁性纳米模板;步骤S3:按照负极材料:粘结剂CMC:导电剂SP的质量比为90%:5%:5%分别称取原料,将负极材料分散到醇溶液中得到含有负极材料的悬浮液,再将步骤S2制备的核壳结构磁性纳米模板添加到含有负极材料的悬浮液中并混合均匀,将其与粘结剂CMC、导电剂SP以及溶剂水混合均匀得到负极浆料;步骤S4:将步骤S3制备的负极浆料转移至底部放有集流体的模具中,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红郑莉曹季坤刘琦王长磊李文梦白正宇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