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实耐高温型锰酸锂辊道炉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582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实耐高温型锰酸锂辊道炉自动上料装置,涉及锰酸锂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单锥料仓、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三支撑架,单锥料仓下侧卡接有绞龙上料组件,单锥料仓下侧设置有第一传输组件,第一传输组件一侧贴合有匣钵上料组件,第一传输组件另一侧贴合有称量组件,第一传输组件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上侧卡接有刮料气缸和扎眼气缸,扎眼气缸底侧弹性连接有扎眼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单锥料仓、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三支撑架,解决了锰酸锂上料装置不具有对大量匣钵上料的装置,难以准确分装称量,需要人工刮平原料,原料堆叠较厚易受热不均的问题。原料堆叠较厚易受热不均的问题。原料堆叠较厚易受热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实耐高温型锰酸锂辊道炉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锰酸锂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实耐高温型锰酸锂辊道炉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锰酸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相对于传统的正极材料,其具有成本低、无污染、安全性好、倍率性能好等优点,是未来理想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其用于制造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锂电池时,具有减少热效应、提高倍率性能、降低电池内阻、增加电池寿命等优点,因而被越来越多的电池厂商用于生产锂电池,而在锰酸锂的生产制备过程中,主要通过高温固相法、熔融浸渍法、微波合成法、溶胶凝胶法、乳化干燥法、共沉淀法等方式进行合成,其中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以EMD和碳酸锂为原料,配合相应的添加物,经过混料,烧成,后期处理等步骤而生产的,该生产工艺不产生废气废水,生产中的粉末能够回收利用,对环境较为友好,而在锰酸锂混料完成后,通常需要使用上料装置将大量原料分装于多个匣钵内,并将装有原料的匣钵通过传输装置送至烧结炉内进行高温烧结,在大量锰酸锂的生产过程汇总,上料装置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3]1、公开号为CN211914087U的技术公开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生产用上料筛选装置,筒体通过滑槽与振动给料机连接,振动给料机通过管道与磁体筛选机相连,磁体筛选机通过第一管路与气流粉碎机进料口相连,气流粉碎机通过管路与旋风分离器相连,旋风分离器通过管路与布袋收集器相连,上料装置大多具有对锰酸锂的筛选和除杂功能,保证原料的纯净,提高锰酸锂的生产效率,但在实际使用时,锰酸锂需要倒至匣钵内,并通过烧结炉进行高温烧结,由于锰酸锂的生产量较大,因此填装锰酸锂的匣钵通常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手动对匣钵进行移动和上料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由于原材料为粉末状,装置难以准确的将同质量的原料分装于每个匣钵内,可能导致烧结时每个匣钵内锰酸锂的受热程度不同,导致成品质量不统一;
[0004]2、上料装置在将原料分装于匣钵内时,其只具有分装功能,而匣钵的体积通常较大,分装后匣钵内不同位置原料深度不一,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刮平,且由于原料堆叠的厚度较大,直接烧结可能存在内侧内外原料受热不均,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实耐高温型锰酸锂辊道炉自动上料装置,通过单锥料仓、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三支撑架,解决了锰酸锂上料装置不具有对大量匣钵上料的装置,且原料为粉末状,难以准确称量,在上料后需要人工刮平匣钵内的原料,原料堆叠较厚易受热不均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高压实耐高温型锰酸锂辊道炉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单锥料仓、
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单锥料仓上侧设置有振动筛分组件,通过振动筛分组件能对原料进行筛分处理,单锥料仓内设置有除磁系统,通过除磁系统能够对原料进行进一步处理,保证原料的纯净,避免由于杂质导致成品质量不佳,所述单锥料仓下侧卡接有绞龙上料组件,所述单锥料仓下侧设置有第一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一侧贴合有匣钵上料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另一侧贴合有称量组件,通过绞龙上料组件能够调整上料的速度,避免由于上料过快或过慢导致每个匣钵中原料质量不一,通过称量组件能够对匣钵内分装的原料进行称量,并在达到相应质量后停止绞龙上料组件,进一步保证原料质量的统一,提高生产效率,工作人员能够一次在匣钵上料组件一侧堆叠放置多个匣钵,通过匣钵上料组件和第一传输组件能够对多个匣钵进行依次移动,提高本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支撑架内侧转动卡接有第二传输组件,所述第三支撑架上侧卡接有刮料气缸和扎眼气缸,所述扎眼气缸底侧弹性连接有扎眼针,通过刮料气缸能够带动刮板的上下移动,对匣钵内的原料进行自动刮平,通过扎眼气缸能够带动扎眼针的上下移动,对匣钵内的原料进行扎眼,增加原料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烧结过程中原料能够受热均匀,保证生产效率。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单锥料仓外周面卡接固定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侧卡接有振动弹簧,所述振动筛分组件卡接于振动弹簧上侧,所述振动筛分组件上侧卡接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筛分组件上侧贯穿卡接有进料管;
[0009]通过振动电机能够带动振动筛分组件在振动弹簧上侧进行振动,对原料进行振动筛分,振动筛分组件底端通过波纹管和单锥料仓上侧进行连接,使筛分后的原料能够直接进入单锥料仓内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绞龙上料组件一侧贯穿卡接有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绞龙上料组件卡接于第一支撑架一侧,所述绞龙上料组件外周面一侧底端贯穿焊接有分装管,所述分装管位于绞龙上料组件相对于单锥料仓另一端;
[0011]第一转动电机一端设置有绞龙叶片,绞龙叶片位于绞龙上料组件内侧,在进行原料的分装时,通过第一转动电机能够带动绞龙叶片的转动,能够将单锥料仓内侧底端的原料向分装管一侧进行运输,使原料通过分装管匀速进行出料,避免直接通过出料管和阀门控制出料,存在的难以控制原料出料速度的问题。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底侧卡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称量组件位于第二支撑架上侧一端,所述称量组件底侧卡接固定有防滑垫,所述称量组件两侧贴合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一端转动卡接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另一侧卡接有第二转动电机,所述传动组件底端卡接有第二移动气缸,所述第二移动气缸位于第二支撑架上侧,所述分装管悬垂于称量组件上侧;
[0013]在匣钵通过第一传输组件和转动辊移动至称量组件上侧后,第二移动气缸带动转动辊向下移动,使匣钵静置贴合于称量组件上侧并进行原料的稳定分装,通过称量组件能够对分装原料的质量进行称量,在达到指定质量后能够关闭绞龙上料组件,保证每个匣钵内原料质量基本一致,保证成品品质接近一致。
[0014]进一步地,所述匣钵上料组件上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匣钵上料组件上侧两端焊接固定有限位架,所述收纳槽位于限位架之间,所述收纳槽内侧滑动卡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卡接有第一移动气缸,所述第一移动气缸位于收纳槽内侧;
[0015]工作人员将堆叠的多个匣钵放置于匣钵上料组件上侧并插接于限位架之间,通过限位架进行位置的调整,在第一传输组件带动最底侧的匣钵进行移动时,限位架能够避免上侧的匣钵进行移动,第一移动气缸能够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对上侧的匣钵进行支撑,避免匣钵在向下移动时由于震动导致损坏,不需要手动将匣钵放置于第一传输组件上侧进行上料,提高本技术的自动化程度。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架内侧焊接固定有料斗,所述料斗底端贯穿焊接有出料管,所述料斗贴合于第二传输组件下侧;
[0017]通过料斗能够在刮料的过程中,对漏出的少量材料进行集中,并通过在出料管底端设置收料盒,能够对漏出的原料进行收集,避免原料直接撒漏于环境中难以回收利用,降低开支,提高资源利用率。
[0018]进一步地,所述刮料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实耐高温型锰酸锂辊道炉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单锥料仓(1)、第一传输组件(2)和第三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锥料仓(1)上侧设置有振动筛分组件(101),所述单锥料仓(1)下侧卡接有绞龙上料组件(102),所述单锥料仓(1)下侧设置有第一传输组件(2),所述第一传输组件(2)一侧贴合有匣钵上料组件(202),所述第一传输组件(2)另一侧贴合有称量组件(201),所述第一传输组件(2)一侧设置有第三支撑架(3),所述第三支撑架(3)内侧转动卡接有第二传输组件(301),所述第三支撑架(3)上侧卡接有刮料气缸(302)和扎眼气缸(303),所述扎眼气缸(303)底侧弹性连接有扎眼针(3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实耐高温型锰酸锂辊道炉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锥料仓(1)外周面卡接固定有第一支撑架(103),所述第一支撑架(103)上侧卡接有振动弹簧(105),所述振动筛分组件(101)卡接于振动弹簧(105)上侧,所述振动筛分组件(101)上侧卡接有振动电机(107),所述振动筛分组件(101)上侧贯穿卡接有进料管(1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实耐高温型锰酸锂辊道炉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上料组件(102)一侧贯穿卡接有第一转动电机(104),所述绞龙上料组件(102)卡接于第一支撑架(103)一侧,所述绞龙上料组件(102)外周面一侧底端贯穿焊接有分装管(108),所述分装管(108)位于绞龙上料组件(102)相对于单锥料仓(1)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实耐高温型锰酸锂辊道炉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2)底侧卡接有第二支撑架(203),所述称量组件(201)位于第二支撑架(203)上侧一端,所述称量组件(201)底侧卡接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磊曹季坤郑莉高莹李文梦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中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