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搬送及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133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搬送及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机构、第一检测组件及第二检测组件,其中,上述上料机构水平设置于中转平台的侧部,并沿机台侧边方向直线延伸;上述第一检测组件及第二检测组件间隔架设在上料机构上方,上料机构带动玻璃基材经过第一检测组件及第二检测组件,经第一检测组件拍摄检测玻璃基材边角位置,经第二检测组件检测玻璃基材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成有自动取料放料及玻璃基材表面检测功能,通过角检测与面检测结合,极好地提高了检测质量和适应检测尺寸范围。地提高了检测质量和适应检测尺寸范围。地提高了检测质量和适应检测尺寸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搬送及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指一种自动搬送及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玻璃基材及偏光片是手机屏及电视屏等领域的生产组装过程中,最基础的组装物料,玻璃基材为载体,通过将偏光片贴附在玻璃基材表面以实现各种光学需求。根据玻璃基材的特性不同,又分为柔性屏或硬性屏,在显示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偏光片贴附至玻璃基材表面。随着显示屏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国外显示屏制造厂商已经逐步将自动化产线引入屏幕制造,国内屏幕制造厂商近几年也在加大投入,不断地进行产业改造升级,将传统的手工组装产线替换为自动化产线。
[0003]在偏光片贴合升级自动化产线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由于偏光片贴合工艺中涉及的物料包括玻璃基材及偏光片,因此首先需要解决玻璃基材的自动上料、中转搬移问题;2、由于贴片前需要保证表面质量,以提高后续贴片良品率,因此在贴片前需要解决玻璃基材的表面检测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有自动取料放料、玻璃基材表面检测及清洁功能,通过角检测与面检测结合,极好地提高了检测质量和适应检测尺寸范围的自动搬送及检测装置。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搬送及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机构、第一检测组件及第二检测组件,其中,上述上料机构水平设置于中转平台的侧部,并沿机台侧边方向直线延伸;上述第一检测组件及第二检测组件间隔架设在上料机构上方,上料机构带动玻璃基材经过第一检测组件及第二检测组件,经第一检测组件拍摄检测玻璃基材边角位置,经第二检测组件检测玻璃基材表面。
[0006]优选的,所述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直线模组及上料组件,其中,上述上料直线模组水平设置;上述上料组件设置于上料直线模组的一侧,上料组件通过真空吸嘴吸附待贴合的玻璃基材。
[0007]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支架、第一检测模组、第一检测CCD、第二检测模组及第二检测CCD,其中,上述第一检测支架为U型架体结构,第一检测支架包括二个,两第一检测支架垂直设置,并架设于上料直线模组的上方。
[0008]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检测模组及第二检测模组分别设置于两第一检测支架的顶部,且相互垂直设置;上述第一检测CCD及第二检测CCD95分别设置在第一检测模组及第二检测模组上,分别经第一检测模组及第二检测模组驱动而直线运动,且镜头方向朝下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检测支架、第三检测CCD、检测平台及光源,其中,上述第二检测支架架设在上料直线模组的上方;上述第三检测CCD竖直设置于第二检测支架上,且镜头朝下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的检测平台连接于上料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上,经上料直线模组驱动而直线运动,上料组件将玻璃基材放置于检测平台上,经检测平台带动玻璃基材直线移动;上述光源包括二个,两光源分别通过支杆连接在第二检测支架上,并分别位于检测平台的上方两侧,且朝检测平台向下倾斜设置。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集成有自动取料放料及玻璃基材表面检测,通过角检测与面检测结合,极好地提高了检测质量和适应检测尺寸范围的自动搬送及检测装置。本技术集成有自动取放玻璃基材及玻璃基材表面检测功能。本技术以上料机构作为主体部分,上料机构的上料直线模组沿直线方向连接中转平台与贴片机构,形成玻璃基材物流路径。从上一工站流出至中转平台上的玻璃基材通过上料机构的上料组件取出至检测平台上后,检测平面带动玻璃基材朝贴片机构方向直线移动的过程中经过第一检测组件和第二检测组件从而实现了玻璃基材表面的自动检测。特别地,本技术针对玻璃基材表面检测同时集成了第一检测组件和面检测,由于玻璃基材的尺寸范围较大,如智能手表、手机、电脑、平板的尺寸较小,而电视屏幕的尺寸大,为适应不同尺寸的表面检测,对于大尺寸屏幕,通过第一检测组件仅仅检测矩形屏幕的边角位置即可判断屏幕的位置及角度放置情况,同时结合面检测对屏幕表面质量进行检测,从而覆盖了整体屏幕的检测需求,相比于现有技术极好地提高了检测质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5]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0016]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8]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搬送及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机构8、第一检测组件9及第二检测组件10,其中,上述上料机构8水平设置于中转平台7的侧部,并沿机台侧边方向直线延伸;上述第一检测组件9及第二检测组件间隔架设在上料机构8上方,上料机构8带动玻璃基材经过第一检测组件9及第二检测组件10,经第一检测组件9拍摄检测玻璃基材边角位置,经第二检测组件10检测玻璃基材表面。
[0019]上料机构8包括上料直线模组81及上料组件,其中,上述上料直线模组81水平设置;上述上料组件设置于上料直线模组81的一侧,上料组件通过真空吸嘴吸附待贴合的玻璃基材。
[0020]第一检测组件9包括第一检测支架91、第一检测模组92、第一检测CCD93、第二检测模组94及第二检测CCD95,其中,上述第一检测支架91为U型架体结构,第一检测支架91包括二个,两第一检测支架91垂直设置,并架设于上料直线模组81的上方。
[0021]第一检测模组92及第二检测模组94分别设置于两第一检测支架91的顶部,且相互垂直设置;上述第一检测CCD93及第二检测CCD95分别设置在第一检测模组92及第二检测模
组94上,分别经第一检测模组92及第二检测模组94驱动而直线运动,且镜头方向朝下设置。
[0022]第二检测组件10包括第二检测支架101、第三检测CCD102、检测平台103及光源,其中,上述第二检测支架101架设在上料直线模组81的上方;上述第三检测CCD102竖直设置于第二检测支架101上,且镜头朝下设置。
[0023]检测平台103连接于上料直线模组81的输出端上,经上料直线模组81驱动而直线运动,上料组件将玻璃基材放置于检测平台103上,经检测平台103带动玻璃基材直线移动;上述光源包括二个,两光源分别通过支杆连接在第二检测支架101上,并分别位于检测平台103的上方两侧,且朝检测平台103向下倾斜设置。
[0024]进一步,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集成有自动取料放料及玻璃基材表面检测,通过角检测与面检测结合,极好地提高了检测质量和适应检测尺寸范围的自动搬送及检测装置。本技术集成有自动取放玻璃基材及玻璃基材表面检测功能。本技术以上料机构作为主体部分,上料机构的上料直线模组沿直线方向连接中转平台与贴片机构,形成玻璃基材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搬送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8)、第一检测组件(9)及第二检测组件(10),其中,上述上料机构(8)水平设置于中转平台(7)的侧部,并沿机台侧边方向直线延伸;上述第一检测组件(9)及第二检测组件间隔架设在上料机构(8)上方,上料机构(8)带动玻璃基材经过第一检测组件(9)及第二检测组件(10),经第一检测组件(9)拍摄检测玻璃基材边角位置,经第二检测组件(10)检测玻璃基材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搬送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机构(8)包括上料直线模组(81)及上料组件,其中,上述上料直线模组(81)水平设置;上述上料组件设置于上料直线模组(81)的一侧,上料组件通过真空吸嘴吸附待贴合的玻璃基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搬送及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检测组件(9)包括第一检测支架(91)、第一检测模组(92)、第一检测CCD(93)、第二检测模组(94)及第二检测CCD(95),其中,上述第一检测支架(91)为U型架体结构,第一检测支架(91)包括二个,两第一检测支架(91)垂直设置,并架设于上料直线模组(81)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搬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鹏康宏刚吴天才高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天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