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偏光片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08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形偏光片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支架、面检测部件、检测驱动部件及点检测部件,其中,上述检测支架架设在物料生产线一侧,检测支架的顶部形成支撑平面;上述面检测部件设置在检测支架顶部,并水平延伸至生产线上方;上述检测驱动部件设置于支撑平面上;上述点检测部件连接在检测驱动部件上,并经检测驱动部件沿纵向及横向方向直线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面检测与点检测相结合的检测方式,既能保证整面检测,同时通过位置可移动的点检测实现了不同位置检测,适应不同尺寸及形状物料表面检测,提高了检测尺寸范围及检测形状适应性。状适应性。状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偏光片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指一种异形偏光片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玻璃基材及偏光片是手机屏及电视屏等领域的生产组装过程中,最基础的组装物料,玻璃基材为载体,通过将偏光片贴附在玻璃基材表面以实现各种光学需求。根据玻璃基材的特性不同,又分为柔性屏或硬性屏,在显示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偏光片贴附至玻璃基材表面。随着显示屏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国外显示屏制造厂商已经逐步将自动化产线引入屏幕制造,国内屏幕制造厂商近几年也在加大投入,不断地进行产业改造升级,将传统的手工组装产线替换为自动化产线。
[0003]在偏光片贴合升级自动化产线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偏光片贴合工艺中涉及的物料包括玻璃基材及偏光片,贴片前需要保证表面质量,以提高后续贴片良品率,因此在贴片前需要解决玻璃基材的表面检测问题;另外,在玻璃基材贴附偏光片后,由于贴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位置偏差会导致偏光片贴附出现位置误差,因此还需要解决偏光片贴附位置精度检测问题;特别地,对于异形偏光片,由于其尺寸或者待检位置不规则,相比于传统检测难度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面检测与点检测相结合的检测方式,既能保证整面检测,同时通过位置可移动的点检测实现了不同位置检测,适应不同尺寸及形状物料表面检测,提高了检测尺寸范围及检测形状适应性的异形偏光片检测装置。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异形偏光片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支架、面检测部件、检测驱动部件及点检测部件,其中,上述检测支架架设在物料生产线一侧,检测支架的顶部形成支撑平面;上述面检测部件设置在检测支架顶部,并水平延伸至生产线上方;上述检测驱动部件设置于支撑平面上;上述点检测部件连接在检测驱动部件上,并经检测驱动部件沿纵向及横向方向直线运动。
[0006]优选的,所述的面检测部件包括面检测支架及面检测CCD,其中,上述面检测支架竖直设置在检测支架上,面检测支架的顶部设有水平延伸至生产线上方的支撑板;上述面检测CCD连接在支撑板上方,且镜头方向朝下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的检测驱动部件包括纵向驱动模组及横向驱动模组,其中,上述纵向驱动模组沿平行于检测支架侧边方向设置在支撑平面上;上述横向驱动模组沿垂直于纵向驱动模组方向连接在纵向驱动模组,且经纵向驱动模组驱动而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
[0008]优选的,所述的点检测部件包括点检测支架及点检测CCD,其中,上述点检测支架连接在横向驱动模组上,并经横向驱动模组驱动而沿横向方向直线运动,点检测支架的顶部设有水平延伸至横向驱动模组外侧的水平支板;上述点检测CCD竖直设置在水平支板上,
且镜头方向朝下设置。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采用面检测与点检测相结合的检测方式,既能保证整面检测,同时通过位置可移动的点检测实现了不同位置检测,适应不同尺寸及形状物料表面检测,提高了检测尺寸范围及检测形状适应性的异形偏光片检测装置。本技术针对偏光片贴附过程中涉及到的贴片前贴附表面位置检测问题,特别是针对不同尺寸和异形物料的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开发,以竖直架设于生产线侧部的检测支架作为承载部件,检测支架的顶部设有水平延伸至生产线上方的支撑平面;在检测之间侧边顶部竖直设有面检测支架,面检测之间的顶部形成水平延伸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有镜头朝下设置的面检测CCD,通过该面检测CCD实现对生产线上流过的物料整面检测,可适用在贴片前表面位置检测。同时,检测支架顶部支撑平面上平行于检测支架的侧边设有纵向驱动模组,纵向驱动模组驱动垂直于其设置的横向驱动模组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同时,横向驱动模组驱动连接于其上的点检测支架沿横向方向直线运动,在点检测支架上设置点检测CCD,通过上述纵向及横向方向驱动实现了点检测CCD在水平面内的位置实时调整,可针对特殊待检部位调整点检测CCD,同时还可根据异形物料的外边轮廓设置点检测CCD的运动路径,从而通过对异形物料外轮廓的精检,通过外轮廓处偏光片与玻璃基材是否对齐的拍摄图案检测判断偏光片贴附精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3]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5]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异形偏光片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支架141、面检测部件、检测驱动部件及点检测部件,其中,上述检测支架141架设在物料生产线一侧,检测支架141的顶部形成支撑平面;上述面检测部件设置在检测支架141顶部,并水平延伸至生产线上方;上述检测驱动部件设置于支撑平面上;上述点检测部件连接在检测驱动部件上,并经检测驱动部件沿纵向及横向方向直线运动。
[0016]面检测部件包括面检测支架142及面检测CCD143,其中,上述面检测支架142竖直设置在检测支架141上,面检测支架142的顶部设有水平延伸至生产线上方的支撑板;上述面检测CCD143连接在支撑板上方,且镜头方向朝下设置。
[0017]检测驱动部件包括纵向驱动模组144及横向驱动模组145,其中,上述纵向驱动模组144沿平行于检测支架141侧边方向设置在支撑平面上;上述横向驱动模组145沿垂直于纵向驱动模组144方向连接在纵向驱动模组144,且经纵向驱动模组144驱动而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
[0018]点检测部件包括点检测支架146及点检测CCD147,其中,上述点检测支架146连接在横向驱动模组145上,并经横向驱动模组145驱动而沿横向方向直线运动,点检测支架146
的顶部设有水平延伸至横向驱动模组145外侧的水平支板;上述点检测CCD147竖直设置在水平支板上,且镜头方向朝下设置。
[0019]进一步,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采用面检测与点检测相结合的检测方式,既能保证整面检测,同时通过位置可移动的点检测实现了不同位置检测,适应不同尺寸及形状物料表面检测,提高了检测尺寸范围及检测形状适应性的异形偏光片检测装置。本技术针对偏光片贴附过程中涉及到的贴片前贴附表面位置检测问题,特别是针对不同尺寸和异形物料的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开发,以竖直架设于生产线侧部的检测支架作为承载部件,检测支架的顶部设有水平延伸至生产线上方的支撑平面;在检测之间侧边顶部竖直设有面检测支架,面检测之间的顶部形成水平延伸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有镜头朝下设置的面检测CCD,通过该面检测CCD实现对生产线上流过的物料整面检测,可适用在贴片前表面位置检测。同时,检测支架顶部支撑平面上平行于检测支架的侧边设有纵向驱动模组,纵向驱动模组驱动垂直于其设置的横向驱动模组沿纵向方向直线运动,同时,横向驱动模组驱动连接于其上的点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偏光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支架(141)、面检测部件、检测驱动部件及点检测部件,其中,上述检测支架(141)架设在物料生产线一侧,检测支架(141)的顶部形成支撑平面;上述面检测部件设置在检测支架(141)顶部,并水平延伸至生产线上方;上述检测驱动部件设置于支撑平面上;上述点检测部件连接在检测驱动部件上,并经检测驱动部件沿纵向及横向方向直线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偏光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检测部件包括面检测支架(142)及面检测CCD(143),其中,上述面检测支架(142)竖直设置在检测支架(141)上,面检测支架(142)的顶部设有水平延伸至生产线上方的支撑板;上述面检测CCD(143)连接在支撑板上方,且镜头方向朝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形偏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鹏康宏刚吴天才高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天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