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7590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包括:充电模块、点火模块、控制模块及保护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点火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点火模块点火;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所述点火模块,用于为所述点火模块充电;所述保护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用于保护所述充电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保护模块用于充电的电容进行限压保护,避免了电压过高时击穿电容出现短路的情况,对发动机点火起到了有效保护。护。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点火
,尤其涉及一种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运行必须用高压电点火,传统的方法是用触点开关的方式将点火线圈的磁电路接通或切断,使点火线圈两个初、次级线圈发生感应电动势而产生高压电。
[0003]在点火时通过发电线圈给电容充电来实现点火线圈的点火,当电压过高时会击穿电容出现短路,因此需要一种保护充电过程的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传统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缺乏充电过程保护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包括:
[0006]充电模块、点火模块、控制模块及保护模块;
[0007]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点火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点火模块点火;
[0008]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所述点火模块,用于为所述点火模块充电;
[0009]所述保护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用于保护所述充电模块。
[0010]可选地,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发电线圈L1、二极管D1、二极管D5、二极管D7及电容C1;
[001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发电线圈L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点火模块,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发电线圈L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所述发电线圈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接地。
[0012]可选地,所述保护模块包括电阻R2、电阻R4、稳压二极管DW1、电阻R10及晶闸管Q1;
[0013]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发电线圈L1的正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串联所述电阻R4后再连接至所述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闸管Q1的正极连接所述发电线圈L1的正极,所述晶闸管Q1的负极接地,所述晶闸管Q1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和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之间。
[0014]可选地,所述点火模块包括晶闸管Q2、点火线圈T1、电阻R3和火花塞,所述晶闸管Q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晶闸管Q2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点火线圈T1初级和所述点火线圈T1次级的一端,所述晶闸管的控制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点火线圈T1初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点火线圈T1次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火花塞。
[0015]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所述控制芯片U1的工作电压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时钟信号端连接所述电阻R3
的另一端。
[0016]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燃料开关S2、二极管D2及电容C6,所述燃料开关S2的一端接地,所述燃料开关S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一晶振端,所述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一晶振端,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
[0017]可选地,所述燃料开关S2采用三燃料切换开关。
[0018]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熄火开关S1、二极管D3及电容C8,所述熄火开关S1的一端接地,所述熄火开关S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二晶振端,所述电容C8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第二晶振端,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0019]可选地,还包括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包括稳压二极管DW2、稳压二极管DW3、滤波电容C4、三极管D6、电阻R5及电阻R1,所述稳压二极管DW2的正极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DW2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滤波电容C4的一端接地,所述滤波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稳压二极管DW2的负极和所述电阻R1之间,所述三极管D6的基极连接所述发电线圈L1的负极,所述三极管D6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D6的基极,所述三极管D6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W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W3的负极用于连接外部电源。
[0020]可选地,还包括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二极管D8、电阻R12、电阻R11、电容C7、电容C3、三极管Q3及电阻R9,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所述发电线圈L1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读数端,所述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读数端,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9的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技术中,包括充电模块、点火模块、控制模块及保护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点火模块点火,所述充电模块用于给所述点火模块充电,所述保护模块用于充电的电容进行限压保护,避免了电压过高时击穿电容出现短路的情况,对发动机点火起到了有效保护。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燃料开关的结构图。
[0026]附图标号说明:
[0027]100、充电模块;110、点火模块;120、控制模块;130、整流模块;140、采集模块;150、保护模块。
[0028]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参见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包括:
[0031]充电模块100、点火模块110、控制模块120及保护模块150;
[0032]所述控制模块120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控制模块1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点火模块110,用于控制所述点火模块110点火;
[0033]所述充电模块100连接所述点火模块110,用于为所述点火模块110充电;
[0034]所述保护模块150连接所述充电模块100,用于保护所述充电模块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模块、点火模块、控制模块及保护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点火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点火模块点火;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所述点火模块,用于为所述点火模块充电;所述保护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用于保护所述充电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发电线圈L1、二极管D1、二极管D5、二极管D7及电容C1;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发电线圈L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点火模块,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所述发电线圈L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所述发电线圈的负极,所述二极管D7的正极接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包括电阻R2、电阻R4、稳压二极管DW1、电阻R10及晶闸管Q1;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发电线圈L1的正极,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串联所述电阻R4后再连接至所述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晶闸管Q1的正极连接所述发电线圈L1的正极,所述晶闸管Q1的负极接地,所述晶闸管Q1的控制极连接于所述稳压二极管DW1的正极和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模块包括晶闸管Q2、点火线圈T1、电阻R3和火花塞,所述晶闸管Q2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晶闸管Q2的负极分别连接所述点火线圈T1初级和所述点火线圈T1次级的一端,所述晶闸管的控制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点火线圈T1初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点火线圈T1次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火花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所述控制芯片U1的工作电压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控制芯片U1的接地端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时钟信号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燃料点火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燃料开关S2、二极管D2及电容C6,所述燃料开关S2的一端接地,所述燃料开关S2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洪兵蒋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