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塑共挤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405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挤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塑共挤模具。包括模体,所述模体的一侧设有用于置入并夹持钢芯板的钢芯入口,且模体上还设有注塑端口,所述模体的内部设有与钢芯入口连通的挤压腔体,以及连通挤压腔体和注塑端口的注塑通道,所述挤压腔体用于容纳由钢芯入口置入的钢芯板,且置入的钢芯板与挤压腔体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在挤压腔体内设有若干芯棒,所述芯棒与挤压腔体的侧壁以及置入的钢芯板之间均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用于高效生产钢塑共挤型材,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型材的制作耗材,节省制造成本。节省制造成本。节省制造成本。

A steel plastic coextrusion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塑共挤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挤压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钢塑共挤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木塑,即木塑复合材料(Wood

Plastic Composites,WPC),是国内外近年蓬勃兴起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指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代替通常的树脂胶粘剂,与木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塑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将塑料和木质粉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热挤压成型的板材,称之为挤压木塑复合板材。当型材不要求具有连续片形结构或者是部件具有复杂的结构设计,木塑型材可以是通过注射成型或者是模压成型。木塑复合材料内含塑料,因而具有较好的弹性模量。此外,由于内含纤维并经与塑料充分混合,因而具有与硬木相当的抗压、抗弯曲等物理机械性能,并且其耐用性明显优于普通木质材料。
[0003]但在一些强度要求高、承载力较大的应用场合中,木塑型材还无法有效保证承力安全。为提高产品的强度,也有在木塑型材制作出来后再在木塑材料层内镶嵌金属套的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由于金属套不能完全贴合木塑材料层,易产生松动、变形,另一方面可能会由于金属套的变形较大,在镶嵌金属套时,对木塑材料层起到破坏作用,故实际应用效果不佳。因此,急需一种可实现钢塑共挤的模具来直接共挤形成相应的钢塑共挤型材,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塑共挤模具,其应用时,可以用于高效生产钢塑共挤型材,并且可以有效减少型材的制作耗材,节省制造成本。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钢塑共挤模具,包括模体,所述模体的一侧设有用于置入并夹持钢芯板的钢芯入口,且模体上还设有注塑端口,所述模体的内部设有与钢芯入口连通的挤压腔体,以及连通挤压腔体和注塑端口的注塑通道,所述挤压腔体用于容纳由钢芯入口置入的钢芯板,且置入的钢芯板与挤压腔体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在挤压腔体内设有若干芯棒,所述芯棒与挤压腔体的侧壁以及置入的钢芯板之间均留有间隙。
[0007]基于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钢芯入口可以将钢芯板置入模体内部的挤压腔体内,通过注塑端口和注塑通道可以向挤压腔体内注入熔融状态的木塑材料,通过钢芯板与挤压腔体侧壁之间的间隙设置,以及芯棒与挤压腔体侧壁和钢芯板之间的间隙设置,可以使木塑材料充填挤压腔体,将钢芯板和芯棒分别包覆,最后冷却形成钢塑共挤型材,将钢塑共挤型材从挤压腔体内取出,通过芯棒的作用,可以使钢塑共挤型材内部形成若干空腔,以在保证钢塑共挤型材抗压、抗弯曲物理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减少钢塑共挤型材的制作耗材,节省制造成本。
[0008]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钢芯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沟槽,所述钢芯入口的形状
与钢芯板的形状匹配,所述芯棒用于置于钢芯板的沟槽内。其应用时,通过在钢芯板的沟槽内设置芯棒,以使成型后的钢塑共挤型材内部空腔位于钢芯板的沟槽内,有效利用型材空间,节省制作耗材。
[0009]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钢芯板的两面均设有沟槽,且两面的沟槽交替设置,所述各芯棒用于一一对应置于钢芯板两面的沟槽内。其应用时,通过在钢芯板两面的沟槽内一一对应设置芯棒,使成型后的钢塑共挤型材内部空腔位于钢芯板两侧沟槽内,以进一步减少型材填料空间,节省制作耗材。
[0010]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棒在挤压腔体内并排平行设置。其应用时,通过在挤压腔体内并排平行设置芯棒,以节省挤压腔体的布设空间以及木塑用料,生成结构强度更高、更稳定的钢塑共挤型材。
[0011]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模体还包括依次可拆卸连接的过渡板、汇流板、口模、水套和尾水套,所述过渡板、汇流板、口模、水套和尾水套设于背离钢芯入口的一侧,所述注塑通道在过渡板内设有若干分支,各分支在汇流板内汇流,所述水套和尾水套内设有冷却水孔。其应用时,通过过渡板和汇流板进行分支汇流注塑,通过口模高效挤出成型型材,通过水套、尾水套以及冷却水孔,可以实现共挤过程的水冷作用。
[0012]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过渡板、汇流板、口模、水套和尾水套通过螺钉连接。其应用时,通过螺钉连接过渡板、汇流板、口模、水套和尾水套,便于过渡板、汇流板、口模、水套和尾水套的快速组装及拆卸。
[0013]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注塑端口为圆形端口,并呈漏斗状设计。其应用时,通过漏斗状设计的注塑端口,便于高效注入熔融状态的木塑材料,减少洒漏。
[0014]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模体采用H13模具钢制成。其应用时,通过H13模具钢制成的模体具有较高的淬透性和抗热裂能力,可予以水冷,并且耐磨耐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通过钢芯入口可以将钢芯板置入模体内部的挤压腔体内,通过注塑端口和注塑通道可以向挤压腔体内注入熔融状态的木塑材料,通过钢芯板与挤压腔体侧壁之间的间隙设置,以及芯棒与挤压腔体侧壁和钢芯板之间的间隙设置,可以使木塑材料充填挤压腔体,将钢芯板和芯棒分别包覆,最后冷却形成钢塑共挤型材,将钢塑共挤型材从挤压腔体内取出,通过芯棒的作用,可以使钢塑共挤型材内部形成若干空腔,以在保证钢塑共挤型材抗压、抗弯曲物理机械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减少钢塑共挤型材的制作耗材,节省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钢芯入口的设置示意图;
[0020]图3为挤压腔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模体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模体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模体;2、钢芯板;3、注塑端口;4、挤压腔体;5、注塑通道;6、芯棒;7、钢芯入
口;8、过渡板;9、汇流板;10、口模;11、水套;12、尾水套;13、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专利技术,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塑共挤模具,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模体1,所述模体1的一侧设有用于置入并夹持钢芯板2的钢芯入口7,且模体1上还设有注塑端口3,所述模体1的内部设有与钢芯入口7连通的挤压腔体4,以及连通挤压腔体4和注塑端口3的注塑通道5,所述挤压腔体4用于容纳由钢芯入口7置入的钢芯板2,且置入的钢芯板2与挤压腔体4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在挤压腔体4内设有若干芯棒6,所述芯棒6与挤压腔体4的侧壁以及置入的钢芯板2之间均留有间隙。
[0027]具体实施时,通过钢芯入口7可以将钢芯板2置入模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塑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体(1),所述模体(1)的一侧设有用于置入并夹持钢芯板(2)的钢芯入口(7),且模体(1)上还设有注塑端口(3),所述模体(1)的内部设有与钢芯入口(7)连通的挤压腔体(4),以及连通挤压腔体(4)和注塑端口(3)的注塑通道(5),所述挤压腔体(4)用于容纳由钢芯入口(7)置入的钢芯板(2),且置入的钢芯板(2)与挤压腔体(4)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在挤压腔体(4)内设有若干芯棒(6),所述芯棒(6)与挤压腔体(4)的侧壁以及置入的钢芯板(2)之间均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塑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芯板(2)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沟槽,所述钢芯入口(7)的形状与钢芯板(2)的形状匹配,所述芯棒(6)用于置于钢芯板(2)的沟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塑共挤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芯板(2)的两面均设有沟槽,且两面的沟槽交替设置,各芯棒(6)用于一一对应置于钢芯板(2)两面的沟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江董盈赖雪梅杨桂槐覃建辉太白杨华春常夏丽王绍丽杨珅申晓苏丹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思维奇电器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