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89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外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墙结构,包括外墙板、安装组件和密封组件,外墙板有多个且多个外墙板通过安装组件并排设置,密封组件设置在外墙板之间;外墙板包括上部中空层和下部中空层,上部中空层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上层通孔,下部中空层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下层通孔,上层通孔和下层通孔上下对应设置,相邻的上层通孔之间形成加强筋,相邻的下层通孔之间形成连接部,连接部设有贯穿外墙板上下端的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墙结构,结构强度高、隔音、隔热、减震效果好,安装方便快捷且能够保证安装效果,模块化的生产、安装,节省制造、施工成本。施工成本。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外墙
,具体涉及一种外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PVC外墙挂板外观采用仿木纹理设计,具有淳朴自然的美感,有多种不同的颜色及质感设计,PVC外墙挂板克服了传统建筑平面呆板和外墙瓷砖线条频密复杂的缺点,具有很多外墙瓷砖和涂料所不具备的功能和性能,性能价格比远远超过外墙瓷砖和外墙涂料。
[0003]现有的PVC外墙都是通过在在工厂中预制成型,现场安装,很大程度的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存在较多的优点,但是现有的外墙结构设计单一,设计强度不高,隔音、隔热、减震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相邻的外墙之间缺少定位结构,在安装过程中,由于无法实现对外墙的一体式的定位,则难以保证外墙端面的齐平度,进而会影响整个外墙的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外墙结构,结构强度高、隔音、隔热、减震效果好,安装方便快捷且能够保证安装效果,模块化的生产、安装,节省制造、施工成本。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外墙结构,包括外墙板、安装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外墙板有多个且多个外墙板通过安装组件并排设置,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外墙板之间;
[0007]所述外墙板包括上部中空层和下部中空层,所述上部中空层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上层通孔,所述下部中空层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下层通孔,所述上层通孔和下层通孔上下对应设置,相邻的上层通孔之间形成加强筋,相邻的下层通孔之间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贯穿外墙板上下端的连接孔;
[0008]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下连接条、上连接条和拉杆,所述拉杆有多根且分别贯穿相应的连接孔,所述外墙板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下安装位和上安装位,所述下连接条和上连接条分别设置在下安装位和上安装位处,所述拉杆伸出连接孔的两端分别与下连接条和上连接条固定连接。
[0009]由于相邻的上层通孔之间形成加强筋,相邻的下层通孔之间形成连接部,加强筋和连接部为一体式的设计,能够增加外墙板的结构强度;由于连接部设有贯穿外墙板上下端的连接孔,连接孔的设计方便实现外墙板与下连接条和上连接条的一体式的定位安装;由于外墙板包括上部中空层和下部中空层,上部中空层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上层通孔,下部中空层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下层通孔,多个并排设置的上层通孔和下层通孔的设计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能够提高隔音、隔热、减震效果。
[0010]由于多个外墙板通过安装组件并排设置,安装组件包括下连接条、上连接条和拉杆,通过拉杆贯穿连接孔,拉杆伸出连接孔的两端分别与下连接条和上连接条固定连接,由
于下连接条和上连接条位于同一水平面,将多个外墙板固定在下连接条和上连接条之间,则能够保证相邻外墙板端面的齐平度,从而保证外墙的装饰效果。
[0011]本外墙结构,可以预先将多块外墙板整体与下连接条和上连接条固定安装,现场施工过程中,仅需直接将下连接条与上连接条固定在安装好的铝合金龙骨上即可,模块化的生产、安装,施工效率高,节省制造、施工成本。
[0012]进一步的,为了达到外墙板的周向密封效果,所述密封组件包括A密封组件和B密封组件,所述外墙板为矩形外墙板,上下相邻的矩形外墙板之间设有A密封组件,左右相邻的矩形外墙板之间设有B密封组件。
[0013]由于现有的PVC外墙的结合缝处密封效果不好,外部水会从结合缝处浸入外墙内部,直接影响外墙整体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方案通过A密封组件和B密封组件的设置能够达到外墙板的周向密封效果。
[0014]此外,现有的外墙板之间的缝口部由于需要设置锚固件实现对外墙板的固定,这种安装方式使得相邻的外墙板之间存在缝口,缝口部存在严重的冷热桥的问题,不利于对墙体进行保温。因此,本技术方案通过A密封组件和B密封组件的设置使得在外墙板的周向缝口处形成周向密封缝口,能避免在相邻外墙板之间缝口处存在冷热桥现象的问题。
[0015]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对外墙板的安装以及外墙板上下端的密封效果,所述下连接条包括开口朝下的下安装槽,所述上连接条包括开口朝上的上安装槽,所述下安装槽和上安装槽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通孔位于下安装槽和上安装槽的槽底壁,拉杆伸出通孔的两端均不超出下安装槽和上安装槽,螺母位于下安装槽和上安装槽内,整体实现多个外墙板的隐形固定安装,提高了外墙板的装饰效果,所述外墙板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A密封组件包括与第一延伸部抵接的第一密封组件和与第二延伸部抵接的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位于下安装槽的右侧,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位于上安装槽的右侧,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密封连接。
[0016]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上下相邻的外墙板之间的密封效果,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上设有对接槽和第一密封胶条,所述第一密封胶条位于对接槽与下安装槽之间,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上设有对接凸起,所述对接凸起上安装有第二密封胶条,所述对接凸起、第二密封胶条与对接槽密封对接。
[0017]需要说明的是,安装状态下,由于第一密封组件上的对接槽的开口朝下,从而实现与对接凸起、第二密封胶条的密封对接,对接槽的位置设计能够避免该上下相邻的外墙板之间的缝口积水,从而达到更好的密封防水效果。
[0018]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左右相邻的外墙板之间的密封效果,所述外墙板的左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卡接部和第二密封卡接部,所述B密封组件包括与第一密封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三密封组件和与第二密封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四密封组件,所述第三密封组件和第四密封组件均包括多个连续的密封区,相邻的密封区之间相互垂直,相邻的密封区之间形成密封对接区或密封对接部,所述第三密封组件的密封对接区与第四密封组件的密封对接部密封对接,所述第三密封组件的密封对接部与第四密封组件的密封对接区密封对接。
[0019]由于多个连续的密封区的设置,相邻的密封区之间相互垂直,能够实现多面连续密封,更大程度的提高了外墙结合缝处的密封效果,从而延长外墙使用寿命;由于第三密封
组件的密封对接区与第四密封组件的密封对接部密封对接,所述第三密封组件的密封对接部与第四密封组件的密封对接区密封对接,第三密封组件和第四密封组件之间形成了互补性的密封对接方式,且此种设计,能够使得第三密封组件和第四密封组件在结构设计统一的情况下,能够与外墙板配合形成模块化的安装设计结构,方便模块化的生产、安装,节省制造、施工成本。
[0020]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实现安装状态下左右缝口处对接的外观效果以及方便第三密封组件和第四密封组件的安装,所述外墙板的左右侧分别设有开口朝向外侧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第一密封卡接部的上方,第二开口位于第二密封卡接部的上方。
[0021]此外,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对接之后在缝口处形成腔体,整体上也能够达到一定的隔热保温效果,结合第三密封组件和第四密封组件的设置,更好的解决了左右相邻外墙板之间缝口处存在冷热桥现象的问题。
[0022]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墙板、安装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外墙板有多个且多个外墙板通过安装组件并排设置,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外墙板之间;所述外墙板包括上部中空层和下部中空层,所述上部中空层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上层通孔,所述下部中空层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下层通孔,所述上层通孔和下层通孔上下对应设置,相邻的上层通孔之间形成加强筋,相邻的下层通孔之间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有贯穿外墙板上下端的连接孔;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下连接条、上连接条和拉杆,所述拉杆有多根且分别贯穿相应的连接孔,所述外墙板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下安装位和上安装位,所述下连接条和上连接条分别设置在下安装位和上安装位处,所述拉杆伸出连接孔的两端分别与下连接条和上连接条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A密封组件和B密封组件,所述外墙板为矩形外墙板,上下相邻的矩形外墙板之间设有A密封组件,左右相邻的矩形外墙板之间设有B密封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条包括开口朝下的下安装槽,所述上连接条包括开口朝上的上安装槽,所述下安装槽和上安装槽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通孔位于下安装槽和上安装槽的槽底壁,所述外墙板的下端和上端分别设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A密封组件包括与第一延伸部抵接的第一密封组件和与第二延伸部抵接的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位于下安装槽的右侧,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位于上安装槽的右侧,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上设有对接槽和第一密封胶条,所述第一密封胶条位于对接槽与下安装槽之间,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上设有对接凸起,所述对接凸起上安装有第二密封胶条,所述对接凸起、第二密封胶条与对接槽密封对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的左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卡接部和第二密封卡接部,所述B密封组件包括与第一密封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三密封组件和与第二密封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四密封组件,所述第三密封组件和第四密封组件均包括多个连续的密封区,相邻的密封区之间相互垂直,相邻的密封区之间形成密封对接区或密封对接部,所述第三密封组件的密封对接区与第四密封组件的密封对接部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江董盈赖雪梅杨桂槐太白蔡基昌覃建辉杨华春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思维奇电器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