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框及窗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9495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7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框及窗扇结构,所述的窗框及窗扇结构包括窗体部和框体部,其中,框体部设有若干个,窗体部的每个侧边各连接一框体部;框体部包括木塑外壳和嵌设于木塑外壳内的金属支撑框,木塑外壳的一侧面设有适配于金属支撑框的槽体,木塑外壳的另一侧面上设有适配于窗体部的连接结构。该窗框及窗扇结构中木塑外壳提供了更好的隔热、隔音性能,且其质感更好,可附着的颜色也更多,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金属支撑框既避免了各种添加剂的使用,又在强度、抗老化、防锈、防水等方面性能更优异,木塑与金属支撑框结合,使用寿命更长,安全性更好。解决了现有的窗框采用铝型材或塑钢型材的问题。型材或塑钢型材的问题。型材或塑钢型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窗框及窗扇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窗框及窗扇
,具体涉及一种窗框及窗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窗框是墙体与窗的过渡层,起一个固定以及防止周围墙体坍塌的作用。因为玻璃的形状是千奇百怪的,所以窗框质地经常是可塑性强的物质,比如说木头、塑料等等。
[0003]现有的窗框或窗扇主要包括以下两种,铝型材和塑钢型材,但二者在性能上各有缺陷,其中,铝型材的环保系数差,比如隔热差,且隔音也差;塑钢型材内会加入添加剂,例如石粉、钙粉等,长期使用后塑钢型材老化,此时窗框可能出现断裂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同时,现在高层建筑多,断裂的窗框掉落又形成了高空坠物,进一步增加了其危害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窗框及窗扇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窗框采用铝型材或塑钢型材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窗框及窗扇结构,包括窗体部和框体部,其中,框体部设有若干个,窗体部的每个侧边各连接一框体部;
[0007]框体部包括木塑外壳和嵌设于木塑外壳内的金属支撑框,木塑外壳的一侧面设有适配于金属支撑框的槽体,木塑外壳的另一侧面上设有适配于窗体部的连接结构。
[000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木塑外壳由PVC或PE木塑制成;金属支撑框由不锈钢制成。
[000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槽体与连接结构相对设置,且槽体位于木塑外壳的远窗体部侧,连接结构位于木塑外壳的近窗体部侧。
[00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组连接槽,相应地,每组连接槽各连接一窗体部;每组连接槽包括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第一槽体内放置有第一框体,第二槽体内放置有可抵接窗体部的抵接板;
[0011]当连接槽设有两组及以上时,相邻连接槽之间设有隔板部,隔板部的一个侧面上设有朝向其中一个窗体部的隔断槽和插接于隔断槽内的隔板本体,隔板本体抵接窗体部。
[00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窗体部包括窗体本体和若干个窗框,其中,窗体本体的每个侧边各连接一窗框;
[0013]窗框包括若干个外框和若干个内框,外框、内框和窗体本体的侧边一一对应设置,其中,外框一侧面设有适配于连接结构的副连接槽,副连接槽相对连接结构设置,且副连接槽内放置有第二框体;外框的另一侧面设有适配于内框的第三槽体,第三槽体与副连接槽相对设置;
[0014]内框的外侧通过若干个螺栓连接外框,内框的内侧连接窗体本体的侧边。
[00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内框的内侧设有适配于窗体本体的第四槽体,第四槽体内可安装有抵接条;
[0016]相邻内框的连接处设有折线形抵接条、L形抵接条和弧形抵接条中的一者。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窗体本体设置为两个时,两窗体本体相互平行设置;相应地,窗框还包括附加框,一个窗体本体连接于内框,另一个窗体本体连接于附加框,附加框通过若干个螺栓连接内框。
[00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外框的一侧还设有抵接块,抵接块的外端面紧贴抵接板的侧面;
[0019]附加框包括若干个子框体,窗体本体的侧边各连接一子框体,子框体两侧分别设有一外框,且两抵接块夹持一子框体。
[0020]有益效果:
[0021]木塑外壳以木塑为原料,提供了更好的隔热、隔音性能,且其质感更好,可附着的颜色也更多,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金属支撑框既避免了各种添加剂的使用,又在强度、抗老化、防锈、防水等方面性能更优异,木塑与金属支撑框结合,使用寿命更长,安全性更好。
[0022]此外,长期使用时也降低了框体部断裂的概率,提高了安全性,且断裂率降低也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在高层建筑中使用时的安全性也更好。
[0023]木塑外壳与墙体相互配合,使得金属支撑框处于封闭空间中,则避免了灰尘、雨水等的腐蚀,有效提高了金属支撑框的使用寿命。
[0024]通过连接结构的设置,增加了框体部与窗体部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助于提高窗体部连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一种窗框及窗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木塑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第一视角下,拆除顶部的框体部后窗框及窗扇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外框的等轴测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外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第二视角下,拆除顶部的框体部后窗框及窗扇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第三视角下,拆除顶部的框体部且顶部的外框透明时,窗框及窗扇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第四视角下,拆除顶部的框体部和外框后窗框及窗扇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
[0035]1、木塑外壳;101、槽体;102、连接槽;102a、第一槽体;102b、第二槽体;103、隔板部;104、第一框体;105、抵接板;2、金属支撑框;3、窗体本体;4、窗框;41、外框;42、内框;43、附加框;401、副连接槽;402、第三槽体;403、抵接块;404、第二框体;405、抵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实施例:
[0037]如图1

9所示,一种窗框及窗扇结构,包括窗体部和框体部,其中,框体部设有若干个,窗体部的每个侧边各连接一框体部;框体部包括木塑外壳1和嵌设于木塑外壳1内的金属支撑框2,木塑外壳1的一侧面设有适配于金属支撑框2的槽体101,木塑外壳1的另一侧面上设有适配于窗体部的连接结构。
[0038]现有的窗框4大多是铝型材或塑钢型材,这两种型材的缺陷已经在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本窗框及窗扇结构针对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对框体部进行了改进,其一,采用了木塑外壳1和金属支撑框2的组合,其中,木塑,即木塑复合材料,指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代替通常的树脂胶粘剂,与超过35%

70%以上的木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木塑外壳1以木塑为原料,提供了更好的隔热、隔音性能,且其质感更好,可附着的颜色也更多,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需求。
[0039]金属支撑框2既避免了各种添加剂的使用,又在强度、抗老化、防锈、防水等方面性能更优异,木塑与金属支撑框2结合,使用寿命更长,安全性更好。此外,长期使用时也降低了框体部断裂的概率,提高了安全性,且断裂率降低也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在高层建筑中使用时的安全性也更好。
[0040]其二,木塑外壳1与墙体相互配合,使得金属支撑框2处于封闭空间中,则避免了灰尘、雨水等的腐蚀,有效提高了金属支撑框2的使用寿命。
[0041]其三,通过连接结构的设置,增加了框体部与窗体部的接触面积,进而有助于提高窗体部连接的稳固性。
[0042]优选地,木塑外壳1由PVC木塑制成,木塑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框及窗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窗体部和框体部,其中,框体部设有若干个,窗体部的每个侧边各连接一框体部;框体部包括木塑外壳(1)和嵌设于木塑外壳(1)内的金属支撑框(2),木塑外壳(1)的一侧面设有适配于金属支撑框(2)的槽体(101),木塑外壳(1)的另一侧面上设有适配于窗体部的连接结构;槽体(101)与连接结构相对设置,且槽体(101)位于木塑外壳(1)的远窗体部侧,连接结构位于木塑外壳(1)的近窗体部侧;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组连接槽(102),相应地,每组连接槽(102)各连接一窗体部;每组连接槽(102)包括第一槽体(102a)和第二槽体(102b),第一槽体(102a)内放置有第一框体(104),第二槽体(102b)内放置有可抵接窗体部的抵接板(105);当连接槽(102)设有两组及以上时,相邻连接槽(102)之间设有隔板部(103),隔板部(103)的一个侧面上设有朝向其中一个窗体部的隔断槽和插接于隔断槽内的隔板本体,隔板本体抵接窗体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框及窗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木塑外壳(1)由PVC或PE木塑制成;金属支撑框(2)由不锈钢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框及窗扇结构,其特征在于,窗体部包括窗体本体(3)和若干个窗框(4),其中,窗体本体(3)的每个侧边各连接一窗框(4);窗框(4)包括若干个外框(41)和若干个内框(42),外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江董盈赖雪梅杨桂槐覃建辉太白杨华春常夏丽王绍丽王宇杨坤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思维奇电器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