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穗收割割台及玉米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277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果穗收割割台,包括绞龙,和安装在绞龙前端的摘穗机构,摘穗机构包括若干摘穗单元和摘穗板联合调节机构;摘穗单元包括摘穗支架,及设置于摘穗支架上端面的摘穗板,且摘穗板可相对摘穗支架上端面横向滑动;摘穗板联合调节机构包括伸缩机构、联动机构和若干运动驱动单元,伸缩机构传动连接联动机构,使其横向运动;联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若干运动驱动单元,使得运动驱动单元带动一对摘穗板相向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摘穗机构,可自动控制伸缩机构带动联动机构横向运动,进而带动主动摆动臂以转筒为中心转动,两个主动摆动臂与两个摘穗板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转筒的两侧,从而使得两个摘穗板相互靠近或相对远离,最终实现调节一对摘穗板之间间隙的自动调节。节。节。

An ear harvesting header and corn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穗收割割台及玉米收获机


[0001]本技术涉及玉米收获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穗收割割台及玉米收获机。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收获机是一种对玉米果穗进行采摘收集的农用机械,其利用位于车身前端的玉米果穗割台将玉米杆上的果穗采摘,并且将采摘的玉米果穗输送至大升运器。玉米果穗割台的摘穗机构为了可以根据实际工况,即待收割的玉米的种类,往往设置摘穗对辊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相应的,一对摘穗板之间的间隙也需要随之调节。此外,现有的玉米果穗割台的摘穗机构普遍采用左右两条拔禾长链进行玉米杆的拔禾喂入和将摘穗辊采摘的玉米果穗输送至大升运器的入口。
[0003]现有的玉米果穗割台的摘穗机构,一对摘穗板之间的间隙往往采取手动调节的方式,一来,每次调节都需要打开割台护罩,费时费力;二来,摘穗板之间间隙的调节需要停车并停止作业,无法根据待收割玉米的实时情况实现动态调节。此外,这种采用一组拔禾链条进行拔禾和输送的结构,拔禾和果穗输送速度相同,果穗的输送速度无法进一步提升,升运速度较慢,效率低;而且,拨禾链为金属链条,果穗输送过程中,拨禾链容易对果穗磕碰进而影响果穗质量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摘穗板间距、以及输送效果好,且能有效防止玉米果穗磕碰的果穗收割割台,成为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果穗收割割台,包括绞龙,和安装在所述绞龙前端的摘穗机构,所述摘穗机构包括若干摘穗单元和摘穗板联合调节机构;/>[0007]所述摘穗单元包括摘穗支架,及设置于摘穗支架上端面的摘穗板,且摘穗板可相对摘穗支架上端面横向滑动;
[0008]所述摘穗板联合调节机构包括伸缩机构、联动机构和若干运动驱动单元,所述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摘穗机构的侧端,所述联动机构横向贯穿所述摘穗机构,所述运动驱动单元的数量与摘穗单元的数量相等;
[0009]其中,所述伸缩机构传动连接联动机构,使其横向运动;所述联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若干运动驱动单元,使得运动驱动单元带动一对摘穗板相向运动。
[0010]优选的,所述摘穗板包括左摘穗板和右摘穗板;
[0011]所述运动驱动单元包括一对转动板、一对转筒和一对主动摆动臂;一对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联动机构上,另一端固定套接在一对所述转筒上;所述转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摘穗支架上;一对所述主动摆动臂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一对所述转筒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摘穗板和右摘穗板的底端上;
[0012]其中,一对所述主动摆动臂与左、右摘穗板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所述转筒的前、后
端。
[0013]优选的,所述摘穗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竖直轴,所述转筒与所述竖直轴可转动地套接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摘穗板联合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伸缩机构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机构。
[0015]优选的,所述主动摆动臂上开设有转筒连接孔,所述主动摆动臂通过转筒连接孔固定套接在所述转筒上;
[0016]所述主动摆动臂上与转筒连接孔相对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腰形孔,所述摘穗支架上开设有第二腰形孔,所述摘穗板上开设有圆孔,第一紧固件从上到下依次贯穿连接所述圆孔、第二腰形孔和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的直径分别与所述圆孔、第二腰形孔和第一腰形孔相匹配;
[0017]其中,所述第二腰形孔和第一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交叉设置。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紧固件的直径等于所述圆孔的直径,所述第一紧固件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腰形孔和第一腰形孔的横向宽度。
[0019]优选的,所述运动驱动单元还包括一对被动摆动臂,一对所述被动摆动臂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安装在所述摘穗支架的固定轴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摘穗板和右摘穗板的底端上;
[0020]其中,一对所述被动摆动臂与左、右摘穗板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轴的前、后端,且同一侧的所述主动摆动臂与被动摆动臂通过联结构件连接。
[0021]优选的,所述被动摆动臂和摘穗板的连接方式与主动摆动臂相同。
[0022]优选的,所述联结构件包括连接杆和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两端的连接环,所述连接杆两端通过所述连接环分别连接所述主动摆动臂和被动摆动臂;
[0023]其中,所述连接杆与主动摆动臂和被动摆动臂的连接点均位于所述连接孔的同一侧。
[0024]优选的,所述主动摆动臂和被动摆动臂上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环套接在所述连接柱上。
[0025]优选的,所述摘穗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三腰形孔,所述摘穗支架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圆孔,
[0026]其中,所述若干第三腰形孔与若干第二圆孔相匹配,第三紧固件贯穿连接所述第三腰形孔和第二圆孔。
[0027]优选的,所述摘穗支架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联动机构贯穿所述贯穿孔,且所述贯穿孔的尺寸与联动机构的尺寸相匹配。
[0028]优选的,所述摘穗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摘穗支架后端的变速箱;
[0029]设置于摘穗支架上端的拨禾链组;
[0030]其中,所述拨禾链组包括喂入链和橡胶输送链,所述喂入链位于橡胶输送链前端,且上下双层设置,所述橡胶输送链传动连接所述变速箱,所述喂入链传动连接所述橡胶输送链。
[0031]优选的,所述喂入链位于橡胶输送链上层,并通过从动拨禾轮传动连接。
[0032]优选的,所述橡胶输送链包括链本体,所述链本体的外周上间隔均布有向外伸出
的拨禾牙,所述拨禾牙的外端延伸至对面摘穗板边缘;所述链本体内周上间隔均布有向内伸出的啮合齿;
[0033]其中,所述链本体、拨禾牙和啮合齿一体成型,且由橡胶制成。
[0034]优选的,所述变速箱上端设置有主动拨禾轮,所述橡胶输送链通过啮合齿与所述主动拨禾轮及从动拨禾轮啮合连接;所述喂入链啮合连接所述从动拨禾轮。
[0035]优选的,所述从动拨禾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摘穗支架上端,且包括带轮部和链轮部,所述带轮部与所述橡胶输送链啮合连接,所述链轮部与所述喂入链啮合连接。
[0036]优选的,所述摘穗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摘穗支架下端的摘穗对辊,且所述摘穗对辊通过万向球铰传动连接在所述变速箱前端。
[0037]优选的,所述摘穗单元的数量为二、三、四、五、六、八、十或十二个。
[003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玉米收获机,用于茎穗兼收,包括上述的果穗收割割台和秸秆收割割台。
[0039]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40]本技术提供的摘穗机构,通过控制系统控制伸缩机构带动联动机构横向运动,带动转动板以转筒为中心转动,带动转筒自转,进而带动主动摆动臂以转筒为中心转动,且主动摆动臂转动方向相同,由于两个主动摆动臂与两个摘穗板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转筒的两侧,从而使得两个摘穗板相互靠近或相对远离,最终实现调节一对摘穗板之间间隙的自动调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穗收割割台,包括绞龙,和安装在所述绞龙前端的摘穗机构,所述摘穗机构包括若干摘穗单元和摘穗板联合调节机构;所述摘穗单元包括摘穗支架,及设置于摘穗支架上端面的摘穗板,且摘穗板可相对摘穗支架上端面横向滑动;所述摘穗板联合调节机构包括伸缩机构、联动机构和若干运动驱动单元,所述伸缩机构设置在所述摘穗机构的侧端,所述联动机构横向贯穿所述摘穗机构,所述运动驱动单元的数量与摘穗单元的数量相等;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传动连接联动机构,使其横向运动;所述联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若干运动驱动单元,使得运动驱动单元带动一对摘穗板相向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穗收割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摘穗板包括左摘穗板和右摘穗板;所述运动驱动单元包括一对转动板、一对转筒和一对主动摆动臂;一对所述转动板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联动机构上,另一端固定套接在一对所述转筒上;所述转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摘穗支架上;一对所述主动摆动臂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一对所述转筒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摘穗板和右摘穗板的底端上;其中,一对所述主动摆动臂与左、右摘穗板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所述转筒的前、后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穗收割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摘穗板联合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伸缩机构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联动机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果穗收割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摆动臂上开设有转筒连接孔,所述主动摆动臂通过转筒连接孔固定套接在所述转筒上;所述主动摆动臂上与转筒连接孔相对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腰形孔,所述摘穗支架上开设有第二腰形孔,所述摘穗板上开设有圆孔,第一紧固件从上到下依次贯穿连接所述圆孔、第二腰形孔和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的直径分别与所述圆孔、第二腰形孔和第一腰形孔相匹配;其中,所述第二腰形孔和第一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交叉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果穗收割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驱动单元还包括一对被动摆动臂,一对所述被动摆动臂的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安装在所述摘穗支架的固定轴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左摘穗板和右摘穗板的底端上;其中,一对所述被动摆动臂与左、右摘穗板的连接位置分别位于所述固定轴的前、后端,且同一侧的所述主动摆动臂与被动摆动臂通过联结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衡李侠杨香林张卜然裴颖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