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输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47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输出机构,涉及割台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输出壳、输出杆、输出转杆、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输出壳呈长方体设置,输出转杆平行于输出壳的长边,输出杆转动设置在输出壳的中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处于输出杆的两侧,输出杆传动连接至输出转杆,输出转杆垂直于输出杆,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转动安装在一个输出座上,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顶部从输出座伸出,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顶部设置输出链轮,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下端处于输出壳内,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底部传动连接至输出转杆,本方案能够将输入动力均匀的分散传递至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中。至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中。至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输出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割台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动力输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农作物的收割过程中需要通过割台对其进行收割作业,例如玉米或者稻穗的收割设备中,会在收割机的前端设置一个割台,在割台上设置多组拨禾链来将农作物的果实部分送入设备中,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4402800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果穗收割割台及玉米收获机,该专利中在单个变速箱需要驱动单个拨禾链组,在整个设备中需要同时设置多个变速箱驱动多个拨禾链组进行收割作业,但是当相邻一个变速箱损坏后会导致其上的拨禾链组停止运行,此时与损坏变速箱相邻的拨禾链组会受到停止运行拨禾链组阻挡,从而造成拨禾链组的相互磨损,同时会增加变速箱的载荷压力,致使正常运行的变速箱损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动力输出机构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动力输出机构,包括输出壳、输出杆、输出转杆、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输出壳呈长方体设置,所述输出转杆平行于输出壳的长边,所述输出杆转动设置在输出壳的中部,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处于输出杆的两侧,所述输出杆传动连接至输出转杆,所述输出转杆垂直于输出杆,所述输出壳的顶部对称设置两个输出座,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分别转动安装在一个输出座上,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顶部从输出座伸出,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顶部设置输出链轮,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下端处于输出壳内,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底部传动连接至输出转杆,输出杆和第一输出轴的传动比例为0.7~1.3,所述输出杆和第二输出轴的传动比例为0.7~1.3。
[0004]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转杆上设置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和第三伞齿轮,所述输出杆的一端设置伞齿轮,输出杆中设置伞齿轮的一端处于输出壳内与第三伞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下端均设置伞齿轮,第一输出轴下端的伞齿轮处于输出壳内与第一伞齿轮相互啮合,第二输出轴下端的伞齿轮处于输出壳内与第二伞齿轮相互啮合。
[0005]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壳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所述输出转杆的两端安装在轴承中。
[0006]进一步的,所述输出壳为中空结构,所述输出转杆、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连接段均处于输出壳的内部,所述输出壳内注入润滑油,所述输出壳的顶部设置注油口,注油口连通至输出壳的内部。
[0007]进一步的,输出杆和第一输出轴的传动比例为0.7、0.8、0.9、1、1.1、1.2或者1.3,所述输出杆和第二输出轴的传动比例为0.7、0.8、0.9、1、1.1、1.2或者1.3。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09]本方案中输出杆运行通过第三伞齿轮将动力传递至输出转杆,通过输出转杆上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配合同步驱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在两个输出座上进行旋转,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上设置链轮,通过链轮配合链条将动力分别传递至两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动力输出机构的剖视图一;
[0011]图2为动力输出机构的剖视图二。
[0012]附图标记:输出杆21,输出壳22,输出转杆23,第一输出轴24,第二输出轴25,输出座26,第一伞齿轮51,第二伞齿轮52,第三伞齿轮53。
具体实施方式
[0013]结合附图1

2所示,动力输出机构包括输出壳22、输出杆21、输出转杆23、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所述输出壳22呈长方体设置,所述输出转杆23平行于输出壳22的长边,所述输出杆21转动设置在输出壳22的中部,所述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分别处于输出杆21的两侧,将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设置在输出杆21的两侧能够增加整体机构的对称性,从而提高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设备受力不均匀降低动力的传递效率,所述输出杆21传动连接至输出转杆23,所述输出转杆23垂直于输出杆21,所述输出壳22的顶部对称设置两个输出座26,所述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分别转动安装在一个输出座26上,所述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的顶部从输出座26伸出,所述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的顶部设置输出链轮,所述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的下端处于输出壳22内,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的底部传动连接至输出转杆23,所述输出转杆23上设置第一伞齿轮51、第二伞齿轮52和第三伞齿轮53,所述输出杆21的一端设置伞齿轮,输出杆21中设置伞齿轮的一端处于输出壳22内与第三伞齿轮53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的下端均设置伞齿轮,第一输出轴24下端的伞齿轮处于输出壳22内与第一伞齿轮51相互啮合,第二输出轴25下端的伞齿轮处于输出壳22内与第二伞齿轮52相互啮合;
[0014]动力输出机构运行过程中:输出杆21运行通过第三伞齿轮53将动力传递至输出转杆23,通过输出转杆23上的第一伞齿轮51和第二伞齿轮52配合同步驱动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在两个输出座26上进行旋转,在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上设置链轮,通过链轮配合链条将动力分别传递至两侧。
[0015]所述输出壳22的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轴承,所述输出转杆23的两端安装在轴承中,通过设置的轴承能够降低输出转杆23旋转过程中的摩擦力,从而保证设备的能够进行稳定、安静且高效的运行。
[0016]所述输出壳22为中空结构,所述输出转杆23、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的连接段均处于输出壳22的内部,所述输出壳22内注入润滑油,所述输出壳22的顶部设置注油口,注油口连通至输出壳22的内部,通过在输出壳22内部的润滑油能够对其内部运行的若干个伞齿轮进行润滑,从而降低机构运行过程中的摩擦力,防止设备内部的金属材料氧化生锈。
[0017]本方案中通过输出杆21将动力传递至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上,动力传递
比过大会导致伞齿轮的磨损,降低机构的使用寿命,动力传比过小会造成动力的流失浪费,同时降低设备的运行效率,对此进行多次测试计算出,输出杆21和第一输出轴24的传动比例为0.7~1.3,所述输出杆21和第二输出轴25的传动比例为0.7~1.3,输出杆21和第一输出轴24的传动比例为0.7、0.8、0.9、1、1.1、1.2或者1.3,所述输出杆21和第二输出轴25的传动比例为0.7、0.8、0.9、1、1.1、1.2或者1.3。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壳(22)、输出杆(21)、输出转杆(23)、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所述输出壳(22)呈长方体设置,所述输出转杆(23)平行于输出壳(22)的长边,所述输出杆(21)转动设置在输出壳(22)的中部,所述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分别处于输出杆(21)的两侧,所述输出杆(21)传动连接至输出转杆(23),所述输出转杆(23)垂直于输出杆(21),所述输出壳(22)的顶部对称设置两个输出座(26),所述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分别转动安装在一个输出座(26)上,所述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的顶部从输出座(26)伸出,所述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的顶部设置输出链轮,所述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的下端处于输出壳(22)内,第一输出轴(24)和第二输出轴(25)的底部传动连接至输出转杆(23),输出杆(21)和第一输出轴(24)的传动比例为0.7~1.3,所述输出杆(21)和第二输出轴(25)的传动比例为0.7~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转杆(23)上设置第一伞齿轮(51)、第二伞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衡李侠杨香林李元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