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62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包括履带行走装置;设置于所述履带行走装置上的整车底盘框架;设置于整车底盘框架前端的摘穗及秸秆粉碎还田装置;设置在整车底盘框架上的动力及传动装置;从前至后依次相邻地设置在整车底盘框架上的驾驶操纵室、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和收集存储箱;以及倾斜穿过驾驶操纵室并设置在摘穗及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和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之间的果穗升运器;摘穗及秸秆粉碎还田装置的出口与果穗升运器的入口连通;果穗升运器的出口与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的入口连通;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籽粒收集装置;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的出口与收集存储箱的入口连通。装置的出口与收集存储箱的入口连通。装置的出口与收集存储箱的入口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收获机
,具体是关于一种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我国玉米收获机市场上存在多种形式玉米收获机,其中轮胎式玉米收获机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可以满足平原和山区旱地玉米收获作业需要。
[0003]近些年来,受到全球气候异常影响,我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北等比较干旱的地区也出现了降雨偏多、造成低洼玉米田地出现水涝等现象,轮胎式玉米收获机无法适应在低洼涝田作业,影响了低洼涝田地区玉米收获时限要求,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
[0004]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适合山区低洼涝田作业的玉米收获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能够满足在山区低洼涝田环境下作业的玉米果穗收获要求。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所述的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包括履带行走装置;设置于所述履带行走装置上的整车底盘框架;设置于整车底盘框架前端的摘穗及秸秆粉碎还田装置;设置在所述整车底盘框架上的动力及传动装置;从前至后依次相邻地设置在所述整车底盘框架上的驾驶操纵室、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和收集存储箱;以及倾斜穿过所述驾驶操纵室并设置在所述摘穗及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和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之间的果穗升运器;所述摘穗及秸秆粉碎还田装置的出口与所述果穗升运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果穗升运器的出口与所述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的入口连通;所述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籽粒收集装置;所述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的出口与所述收集存储箱的入口连通。
[0008]所述的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优选地,所述履带行走装置包括:承载底盘、行走履带、驱动轮、承重轮以及履带张紧机构;所述承载底盘为由两根横杆和两根纵杆组成的框体结构;两个所述行走履带分别绕对应的纵杆一周设置,且覆盖所述纵杆;两个所述驱动轮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纵杆的前端,用于驱动所述行走履带行走;两组所述承重轮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纵杆上,用于对所述行走履带进行承重,并在驱动轮的驱使下以使所述行走履带向前或向后行走;两个所述履带张紧机构分别设置于两个纵杆的后端,用于对所述行走履带进行张紧。
[0009]所述的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优选地,所述整车底盘框架包括由两根顺梁和至少三根横梁组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割台座架、柴油机座、剥皮机座架以及存储箱安装座架;所述割台座架用于安装所述摘穗及秸秆粉碎还田装置,所述柴油机座用于安装柴油发动机,所述剥皮机座架用于安装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所述存储箱安装座架用于安装所述收集存储箱。
[0010]所述的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优选地,所述动力及传动装置包括柴油发动机、蓄
电瓶、变速箱组件、HCT液压无级变速装置、转向油泵、驱动轴、柴油箱以及液压油箱;所述柴油发动机、柴油箱以及液压油箱安装在所述整车底盘框架上;所述蓄电瓶设置于所述柴油发动机的一侧,所述柴油发动机带有发电机,发电机为所述蓄电瓶充电,所述蓄电瓶为整车装置提供电力来源;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履带行走装置的驱动轮连接,所述变速箱组件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包括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所述变速箱组件包括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所述第一半轴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驱动轮连接,第一半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变速箱连接;所述第二半轴的一端与另一个驱动轮连接,第二半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变速箱连接;所述转向油泵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组件上,所述转向油泵用于通过操作其内部的左右油路通或不通,来控制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的转动或静止;所述HCT液压无级变速装置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组件上,用于接收所述柴油发动机传来的动力,并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以控制所述转向油泵。
[0011]所述的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优选地,所述摘穗及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包括分禾器、拨禾链、拉茎辊、果穗集中绞笼输送装置以及秸秆粉碎还田机;若干个所述分禾器并列间隔设置;每个所述分禾器的内部分别设置一组所述拨禾链;每个所述分禾器的下方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拉茎辊;所述果穗集中绞笼输送装置与所述分禾器的后端连接;所述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上端与所述果穗集中绞笼输送装置连接,其下端伸入至所述分禾器的下方。
[0012]所述的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优选地,所述果穗升运器包括果穗升运箱体、果穗升运链条及链耙板以及吸风排杂风机兼粉碎装置;所述果穗升运链条及链耙板设置于所述果穗升运箱体内,用于将果穗提升并传送至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的入口处;所述果穗升运箱体外表面设置有吸风排杂风机兼粉碎装置,用于将果穗升运链条及链耙板提升和输送果穗过程中的杂质吸出并进行粉碎。
[0013]所述的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优选地,所述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包括结构框架、星型轮轴、剥皮辊、排杂上风道以及正压排杂风机;若干组所述星型轮轴水平平行设置在所述结构框架的上层;若干对剥皮辊设置于所述结构框架上,并位于所述星型轮轴下方;所述排杂上风道设置于所述剥皮辊的上方;所述正压排杂风机设置于所述排杂上风道内。
[0014]所述的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优选地,所述籽粒收集装置包括苞叶绞龙排出机构、籽粒回收箱以及排杂下风道;所述苞叶绞龙排出机构设置于所述剥皮辊的下方;所述籽粒回收箱设置于所述苞叶绞龙排出机构的下方且与所述苞叶绞龙排出机构连接;所述籽粒回收箱内部形成所述排杂下风道。
[0015]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6](1)由于本技术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与轮胎相比,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远远大于轮胎的接触面积,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可以完全适应低洼涝田环境下的玉米果穗收获作业,解决了低洼涝田环境下玉米无法收获问题;
[0017](2)在果穗升运器中段上部设置了吸风排杂风机兼粉碎装置,对前期带入升运器的秸秆、玉米叶等杂物进行粉碎和排除,避免了大量杂物集中进入玉米果穗剥皮装置,最大限度避免大量杂物进入果穗剥皮装置影响果穗剥皮效果,使果穗箱内果穗更加清洁干净。
附图说明
[001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的履带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中的整车底盘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1中的动力及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1中的摘穗及秸秆粉碎还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图1中的果穗升运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图1中的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和籽粒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0027]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行走装置;设置于所述履带行走装置上的整车底盘框架;设置于整车底盘框架前端的摘穗及秸秆粉碎还田装置;设置在所述整车底盘框架上的动力及传动装置;从前至后依次相邻地设置在所述整车底盘框架上的驾驶操纵室、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和收集存储箱;以及倾斜穿过所述驾驶操纵室并设置在所述摘穗及秸秆粉碎还田装置和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之间的果穗升运器;所述摘穗及秸秆粉碎还田装置的出口与所述果穗升运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果穗升运器的出口与所述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的入口连通;所述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籽粒收集装置;所述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的出口与所述收集存储箱的入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行走装置包括:承载底盘、行走履带、驱动轮、承重轮以及履带张紧机构;所述承载底盘为由两根横杆和两根纵杆组成的框体结构;两个所述行走履带分别绕对应的纵杆一周设置,且覆盖所述纵杆;两个所述驱动轮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纵杆的前端,用于驱动所述行走履带行走;两组所述承重轮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两个纵杆上,用于对所述行走履带进行承重,并在驱动轮的驱使下以使所述行走履带向前或向后行走;两个所述履带张紧机构分别设置于两个纵杆的后端,用于对所述行走履带进行张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底盘框架包括由两根顺梁和至少三根横梁组成的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有割台座架、柴油机座、剥皮机座架以及存储箱安装座架;所述割台座架用于安装所述摘穗及秸秆粉碎还田装置,所述柴油机座用于安装柴油发动机,所述剥皮机座架用于安装果穗剥皮及风机排杂装置,所述存储箱安装座架用于安装所述收集存储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履带式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及传动装置包括柴油发动机、蓄电瓶、变速箱组件、HCT液压无级变速装置、转向油泵、驱动轴、柴油箱以及液压油箱;所述柴油发动机、柴油箱以及液压油箱安装在所述整车底盘框架上;所述蓄电瓶设置于所述柴油发动机的一侧,所述柴油发动机带有发电机,发电机为所述蓄电瓶充电,所述蓄电瓶为整车装置提供电力来源;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履带行走装置的驱动轮连接,所述变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松王东明付德有史怀宇
申请(专利权)人:敦化市方正农业机械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