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棒加工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70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棒加工定位装置,包括座板,以及固定在座板一端的滑台,所述聚酰亚胺棒加工定位装置还包括:定段推料机构,设在滑台上,用于对聚酰亚胺材料进行定距离推送,所述定段推料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滑台顶部的移动台,移动台一侧侧边设置往复推送组件,用于往复推送移动台移动,往复推送组件包括固定设在移动台底部的齿轨,齿轨啮合连接两组对称分布的第一齿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聚酰亚胺棒加工定位装置,能够在聚酰亚胺材料加工成棒体的过程中,实现聚酰亚胺的定长输送,同时可以根据聚酰亚胺棒的加工要求长度进行相对应的输送长度调节,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快捷方便,在聚酰亚胺棒加工技术领域有可利用价值。利用价值。利用价值。

A kind of polyimide rod process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亚胺棒加工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聚酰亚胺棒加工
,具体为一种聚酰亚胺棒加工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酰亚胺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聚合物,其中以含有酞酰亚胺结构的聚合物最为重要,聚酰亚胺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近来,各国都在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
[0003]现有的聚酰亚胺棒加工生产切割多是采用人工拿持制作好的长度工装进行现场测量,然后再进行切割,使用较为麻烦,工作效率低,并且考虑工装测量误差,难免出现聚酰亚胺棒长度不合格的情况,同时加工长度要求更改时还要重新制作测量工装,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棒加工定位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座板,以及固定在座板一端的第一支板,第一支板顶部固定连接滑台,所述聚酰亚胺棒加工定位装置还包括:
[0006]定段推料机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棒加工定位装置,包括座板(7),以及固定在座板(7)一端的第一支板(3),第一支板(3)顶部固定连接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棒加工定位装置还包括:定段推料机构,设在滑台(1)上,用于对聚酰亚胺材料进行定距离推送,所述定段推料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滑台(1)顶部的移动台(22),移动台(22)一侧侧边设置往复推送组件,用于往复推送移动台(22)移动,往复推送组件包括固定设在移动台(22)底部的齿轨(28),齿轨(28)啮合连接两组对称分布的第一齿轮(4),两组所述第一齿轮(4)的转动杆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板(5)上,第二支板(5)固定在座板(7)上,两组所述第一齿轮(4)的转动杆穿过第二支板(5)固定连接有第二冠状齿轮(21),两组所述第二冠状齿轮(21)啮合连接第一冠状齿轮(6),两组对应分布的第一冠状齿轮(6)和第二冠状齿轮(21)设置有交替啮合模块,用于控制两组第一齿轮(4)交替反向转动;以及压料机构,设在移动台(22)的顶部两端,用于对聚酰亚胺进行压紧输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棒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机构包括固定设在移动台(22)顶部两端的支架(19),支架(19)内固定连接有伸缩件(18),伸缩件(18)为电动推杆,伸缩件(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垫座(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棒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啮合模块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冠状齿轮(6)远离第二冠状齿轮(21)一端的连接套(8),连接套(8)活动连接在第二齿轮(11)的转动杆上,连接套(8)和第二齿轮(11)的转动杆之间设有带转件,用于同步带动连接套(8)转动,所述第二齿轮(11)的转动杆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板(9)上,两组所述第二齿轮(11)相互啮合,任意一组所述第二齿轮(11)的转动杆设有驱动件(10),驱动件(10)为电机,所述连接套(8)中部转动连接卡接套(13),两组所述卡接套(13)分别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方成佘小平吴优佘福如吴方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亚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