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系统,风机组件包括:转轴、导流风叶组件和轴流风叶组件,所述导流风叶组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导流风叶组件能够被外部气流驱动转动而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轴流风叶组件也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以能被所述转轴驱动转动,从而通过所述轴流风叶组件朝室内或车内吹风、或对室内或车内吸风。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空气源吹动导风风叶使轴转动,从而带动同轴的风叶转动,达到冷凝风机的开启效果,无需使用自身所带的电机,节省能源。节省能源。节省能源。
A fan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风机
,具体涉及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列车空调系统可以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已经逐渐成为快速、高速列车的必备设备。空调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构成回路,对车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向车内乘客提供舒适的环境。
[0003]空调机组中,风机作为一个重要的元器件,通过叶片旋转带动空气与换热器强制对流换热,在空调机组使用过程中,风机需要一直在开启状态。现在高速列车时速达到350km/h,因此空调机组会面对很强的外界气流。
[0004]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列车空调机组存在长时间运行下,冷凝风机(电机)一直处于开启状态,比较费电等技术问题,因此本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列车空调机组存在功耗大,导致耗电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系统。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机组件,其包括:
[0007]转轴、导流风叶组件和轴流风叶组件,所述导流风叶组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导流风叶组件能够被外部气流驱动转动而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轴流风叶组件也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以能被所述转轴驱动转动,从而通过所述轴流风叶组件朝室内或车内吹风、或对室内或车内吸风。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风叶组件包括导流风叶和第一轮毂,所述导流风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轮毂上、另一端朝径向外侧延伸,所述导流风叶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风叶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轮毂上,所述第一轮毂具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流风叶组件包括轴流风叶和第二轮毂,所述轴流风叶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轮毂上、另一端朝径向外侧延伸,所述轴流风叶为多个,多个所述轴流风叶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轮毂上,所述第二轮毂具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风叶具有第一凹面和第一凸面,所述第一凹面与所述第一凸面相背,所述轴流风叶具有第二凹面和第二凸面,所述第二凹面与所述第二凸面相背,并且所述第一凹面朝向所述转轴的第一周向方向,所述第二凹面朝向所述转轴的第二周向方向,所述第一周向方向与所述第二周向方向相反。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所述导流风叶朝着所述轴流风叶的轴向方向看,所述第一周向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所述第二周向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流圈,所述导流圈具有圆柱形的内部空间,所述轴流
风叶组件位于所述圆柱形的内部空间的内部,沿着轴向方向上所述轴流风叶组件的轴向一端没有超出所述导流圈的轴向一侧端面,所述轴流风叶组件的轴向另一端没有超出所述导流圈的轴向另一侧端面。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风叶组件超出所述导流圈的轴向一侧端面,所述导流风叶的最低高度高于所述导流圈的最高平面。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风叶的端面形状为弧形形状,所述弧形形状的凹陷一面为所述第一凹面,所述弧形形状的凸出一面为所述第一凸面,所述第一凸面上还连接设置有加强筋。
[0015]本技术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风机组件。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系统为列车空调系统。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风机组件和空调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通过导流风叶组件的设置,使其套设于转轴上,能够通过导流风叶被外部的气流驱动转动,进而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轴流风叶组件转动,能够有效利用空气源作为动力,以驱动导流风叶进而带动轴流风叶产生吸风或吹风,能够无需开启电机,便能产生吸风或吹风的效果,节省能源,减小整机的功耗,减小耗电,通过在风机风叶上沿增加导风风叶,利用空气源吹动导风风叶使轴转动,从而带动同轴的风叶转动,达到冷凝风机的开启效果,无需使用自身所带的电机,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列车空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风机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风机组件的纵向内部结构图;
[0022]图4是本技术的风机组件的导流风叶组件的结构图。
[0023]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4]1、转轴;2、导流风叶组件;21、导流风叶;21a、第一凹面;21b、第一凸面;22、第一轮毂;3、轴流风叶组件;31、轴流风叶;31a、第二凹面;31b、第二凸面;32、第二轮毂;4、导流圈;5、加强筋;6、轴套;7、电机;100、风机组件;200、室内侧蒸发腔;300、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
‑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风机组件(空气动力源冷凝风机),其包括:
[0026]转轴1、导流风叶组件2和轴流风叶组件3,所述导流风叶组件2套设于所述转轴1上,所述导流风叶组件2能够被外部气流驱动转动而带动所述转轴 1转动,所述轴流风叶组件3也套设于所述转轴1上以能被所述转轴1驱动转动,从而通过所述轴流风叶组件3朝室内或车内吹风、或对室内或车内吸风。
[0027]本技术通过导流风叶组件的设置,使其套设于转轴上,能够通过导流风叶被外部的气流驱动转动,进而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轴流风叶组件转动,能够有效利用空气源作为动力,以驱动导流风叶进而带动轴流风叶产生吸风或吹风,能够无需开启电机,便能产生吸风或吹风的效果,节省能源,减小整机的功耗,减小耗电;本技术通过在风机风叶上沿增加导风风叶,利用空气源吹动导风风叶使轴转动,从而带动同轴的风叶
转动,达到冷凝风机的开启效果,无需使用自身所带的电机,节省能源。
[0028]本技术针对列车高速行驶条件下,具有较强的迎面气流的特点,通过改进风机形式,使风机可以利用空气源作为动力旋转做工,无需开启电机,节省能源。本技术就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利用较强的迎面气流作为动力源,来使室外侧冷凝器风叶旋转做功,无需开启电机,极大地节省了电能。
[0029]高速列车基本运行速度在300km/h以上,甚至达到350~400km/h,上面的列车空调表面会有高流速的气流通过。本技术就是在列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利用轴流风机顶部的导风叶片带动风叶转动,从而省却电机做工,节省电能。
[0030]1、本技术的轴流风机在常规风机的基础上,向上加长轴端,轴端设置有导风叶组件。当列车运行时,具有较大的迎面气流,气流吹动导风叶组件的风叶,使风叶旋转;导风叶组件与风机叶片同轴,因此也带动风机叶片转动,从而达到吸风作用,省却电机做工(图3)。通过导叶凹面与风叶凹面相反,这样才能保证风吹过时,电机轴正向旋转,风机风叶不会反转导致吸风量衰减(如图2)。避免轴流风叶反转而造成做功效果很低。
[0031]2、当列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1)、导流风叶组件(2)和轴流风叶组件(3),所述导流风叶组件(2)套设于所述转轴(1)上,所述导流风叶组件(2)能够被外部气流驱动转动而带动所述转轴(1)转动,所述轴流风叶组件(3)也套设于所述转轴(1)上以能被所述转轴(1)驱动转动,从而通过所述轴流风叶组件(3)朝室内或车内吹风、或对室内或车内吸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风叶组件(2)包括导流风叶(21)和第一轮毂(22),所述导流风叶(2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轮毂(22)上、另一端朝径向外侧延伸,所述导流风叶(21)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风叶(21)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轮毂(22)上,所述第一轮毂(22)具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套设在所述转轴(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叶组件(3)包括轴流风叶(31)和第二轮毂(32),所述轴流风叶(3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轮毂(32)上、另一端朝径向外侧延伸,所述轴流风叶(31)为多个,多个所述轴流风叶(31)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轮毂(32)上,所述第二轮毂(32)具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套设在所述转轴(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风叶(21)具有第一凹面(21a)和第一凸面(21b),所述第一凹面(21a)与所述第一凸面(21b)相背,所述轴流风叶(31)具有第二凹面(31a)和第二凸面(31b),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宗伟,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